微小RNA-23a-3p负调控Runx2基因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诱导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23a-3p通过调控Runx2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及正常的女性志愿者各30例,检测两组血清中miR-23a-3p表达水平。建立雌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后提取BMSCs,将miR-23a-3p inhibitor和miR-阴性对照(NC)分别转染入BMSCs,检测miR-23a-3p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成骨基因Runx2、骨钙素(OCN)、Ⅰ型胶原(Collagen Ⅰ)信使RNA(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培养HEK293细胞,将miR-23a-3p模拟物和miR-NC分别于野生型Runx2 3’端非编码区(3’UTR)(WT)或突变型Runx2 3’UTR(Mut)重组质粒共转染,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最后将miR-23a-3p inhibitor和miR-23a-3p inhibitor siRunx2分别转染入BMSCs,检测Runx2蛋白、OCN、Collagen Ⅰ mRNA含量及ALP含量,两样本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PMOP患者血清中miR-23a-3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872±0.307比0.382±0.183,t=7.514,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7-5p调控同源盒蛋白(HOXB13)的分子机制。方法从SD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和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和miR-17-5p的表达;细胞转染miR-17-5pmimics、anti-miR-17-5p和小干扰RNA(siRNA)-HOXB13寡核苷酸;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7-5p对靶基因的调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培养出VMSC
目的探讨环状RNA-7(circularRNA,ciRS)-7在食管鳞癌细胞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410和KYSE510构建ciRS-7敲降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和sh#1组、sh#2组)。不同剂量射线(2Gy组、4Gy组、8Gy组)照射上述细胞,收集各组细胞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比例。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ciRS-7与微小RNA(microRNA,miR)-7的调控关系;KYSE410细胞分正常组、ciRS-7敲降组,RT-qPCR检测miR-7表达
目的探讨沙门菌致病岛1(SPI1)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调控有氧糖酵解(即Warburg效应)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公用数据库,解析神经母细胞瘤中调控Warburg效应的候选关键转录因子SPI1;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敲低SPI1的SK-N-BE(2)细胞株,分为空载体对照(Mock)组、SPI1过表达(SPI1)组、随机干扰(sh-Scb)组、SPI1干扰(sh-SPI1)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
目的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对人膀胱癌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源膀胱癌细胞(J82、UMUC3与T24)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SV-HUC-1)VLDLR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iRNA)建立VLDLR敲低T24细胞模型,通过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活性;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激酶B(Akt)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蛋白含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V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相关的C型凝集素-1(Dectin-1)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6BL/6雄性小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组、生理盐水组、昆布多糖(LAM)低剂量组(20mg/kg)、LAM中剂量组(40mg/kg)、LAM高剂量组(80mg/kg)。采集小鼠血液标本,测定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量;定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究甲磺酸去铁胺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实验选择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设置对照组(A组)、甲磺酸去铁胺 对照组(B组)、氯化钴组(C组)、甲磺酸去铁胺 氯化钴组(D组)。C组和D组加入400μmol/L氯化钴,随后培养细胞24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氧化应激模型。B组和D组加入800μmol/L甲磺酸去铁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测定细胞存活和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十二烷硫酸钠(SDS)、丙二醛(mal
目的探讨参芪肝康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致肝功能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乙肝病毒模型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模型)、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处理)以及低、中和高剂量参芪肝康片组[分别将2.5、5.0和10.0mg/(kg·d)剂量参芪肝康片处理],每组均含有10只SD大鼠。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存活蛋白(Survivin)表达。采用实时荧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对脓毒症性脑病的影响,以及氢吗啡酮对脓毒症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的关系。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0只,8~10周龄,体重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0):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性脑病组(SAE)、脓毒症性脑病 氢吗啡酮组(SAE HP)、脓毒症性脑病 氢吗啡酮 mTOR激动剂MHY1485组(SAE HP MHY)。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SAE HP组于模型建立30min
目的观察WNT2B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在hMSCs中过表达WNT2B基因(实验组),以空慢病毒载体作为对照(对照组),并将hMSCs进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7d,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脂肪细胞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脂蛋白脂酶(LPL)和降脂素(Adipsin)的表达,在光镜下计数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的数目,并对油红O染色强度进行定量检测。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ney检验。结果在hMS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STM3TV2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微小RNA(miR)-597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集的126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癌旁和肝癌组织中GSTM3TV2和miR-597表达水平;在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lncRNA对照组和GSTM3TV2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