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32例分析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9~80(55.6±17.3)岁,体重37~78(55.7±9.7)kg,体表面积1.30~1.95(1.67±0.16)m2;合并心房颤动5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1例;二尖瓣风湿性病变1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其中采用Medtronic HancockⅡ人工生物瓣27例,Medtronic Mosaic生物瓣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未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左心室破裂.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所有患者人工二尖瓣功能良好,无瓣周漏发生.术后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6例.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而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 结论 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行,使用特殊类型生物瓣可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大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三尖瓣前瓣转移成形术在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三尖瓣隔瓣发育不良矫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部分
研究设计了一种RDX-CMDB低燃速高能量推进剂,该推进剂燃速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并在较大压力范围内实现了平台燃烧,推进剂的理论比冲217s,实测密度1.594 g/cm3也高于传统低燃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经验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52例行心外
本文基于零维内弹道模型对脉冲固体发动机内弹道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用CFD方法对侧喷管内流场进行了分析.内弹道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初步设计阶段零维内弹道模型对
欧洲自十一世纪古学复兴。人能之展群治之新。日以千里。数百年来众势所趋。遂演成二大潮流。一日由个人主义进而为国家主义。一日由政治竞争转而为经济竞争。个人主义。越法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有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成
分析了矿井主动隔爆的气体动力学特性,研究了使用惰性气体对爆轰波进行隔爆时的机理,得到如下结论:当爆轰波穿越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热量释放中止及爆轰波后稀疏波对透射冲击
会议
一 地的表面及近於表面的地层,受气候的影响,构成各种不同的土壤。这是生物所依赖以生长的资源。生物里面的人类,受土壤的养育;他们的生活当然也受土壤的影响。 黄河流域山陕
近几年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每次探测多数时候有2~3个,要用很大的工作量来进一步验证.如何对异常进行判别定性,找出真异常,剔除假异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
将某一对象属于或不属于某一集合的程度视为灰数灰度,本文在集合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隶属函数的灰数灰度规范化定义与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清晰地说明了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