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对邻苯二甲酸类塑化剂来说,由于在食品接触用纸中使用较多,因而频频发生各类安全问题。只有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才能消除消费者担忧,避免给企业与社会带来损失。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中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控方法。
  关键词:食品接触用纸;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风险管控
  邻苯二甲酯由邻苯二甲酸和4~15个碳的醇构成的酯,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在当前食品接触用纸中使用较多,可以提高其柔韧度和平滑度,达到耐磨耐用的目的。因为邻苯二甲酯与基体缺乏共价键作用,在废弃后由基体内迁移和扩散至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等环节中,并通过生物链富集与饮食逐步在人体中大量积累,将形成较强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尤其是对食品接触用纸中的邻苯二甲酸类塑化剂来说,易引起污染与安全事故,需要加强风险管控,做好检测工作,才能保证人体的安全与健康。
  1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分析
  随着邻苯二甲酸酯使用量的逐步增加,造成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食品接触用纸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更多,相比于其他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使用量极大,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存在极强的生殖毒性[1]。此外,越来越多的增塑剂也得到了开发与利用,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取代了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在食品接触用纸中的使用,这导致暴露水平不断增高。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暴露普遍存在,风险也更大[2]。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原料中也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这要求企业采购的原料必须达标,因食品接触用纸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会逐步迁移至食品中。
  2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方法
  2.1 不同材料风险等级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与使用条件,与迁移风险密切相关。结合行业正常使用情况、欧盟RASFF通报分析以及实验室检测数据经验,具体风险关注等级如表1所示。对企业来说,应该将注意点放在迁移风险高、中等级的食品接触用纸,用于接触高油脂、酒精食品以及高温、时间较长的情况。同时企业还要重视其他情况列出的特殊情形,加强风险管控,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2.2 法规要求
  当前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引发的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为了避免消费者健康受到威胁,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法规。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在使用品种上不一样,限值要求也有一定差异,需要结合产品接触的食品及使用条件,将相关实验条件确定下来。[3]在我国其测试条件比较固定,为了有效管控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价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需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4]。结合对各大企业调研掌握的数据信息,在新标准中不再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的许可使用,只有在限定材质中方可使用上述类型的邻苯二甲酸酯。如表2所示,上述4种类型的具体适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总量以及接触食品型要求等信息。
  2.3 常用检测方法
  现阶段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检测方法较多,技术上也很成熟。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常用方法有索氏提取法、溶出法和液液萃取法等。从仪器检测领域来看,常见的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以及其他先进的快速分析法,可以获得邻苯二甲酸含量,并进行迁移量测试以及各种类型食品中邻苯二甲酸含量测试[5]。由我国现行添加剂标准可知,必须选择许可范围内的邻苯二甲酯种类,若其他种类被检出,应结合毒性、暴露等因素,在安全风险方面作出准确评估,对非有意添加来源进行追溯,防止发生安全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邻苯二甲酯类型很多,需要重点关注其毒性,由于暴露水平高,必须严格控制最大的暴露源,如高油脂高醇食品内邻苯二甲酯的污染物含量。对生产企业与监管部门来说,需要在食品接触用纸中采取分级排查的措施,让邻苯二甲酯污染风险降低最低。现阶段我国塑化剂产品主要为邻苯二甲酯,非邻苯二甲酯的使用与关注上很少,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步升级,国内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加,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尽早加强防范,防止各种非邻苯二甲酯的滥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让食品接触用纸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温素素.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0,56(1):46-54.
  [2]肖亮,薛芳,宋业萍,等.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1种塑化剂[J].分析科学学报,2019,35(5):670-674.
  [3]白羽,杨丹,惠菊.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26(1):1-4.
  [4]范莉梅,岳琳,袁辉.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J].化学分析计量,2019,28(1):64-67.
  [5]陈满英,邹旭凤,刘杏宜,等.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测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4):1305-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基于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苹果、杏复合饮料工艺配方,并对复合饮料稳定剂进行选择。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结合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苹果、杏复合饮料的工艺配方。结果:复合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苹果汁与杏汁配比为4∶3,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12%。稳定剂最佳选择为:0.15%的CMC-Na。在此配方下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为8.76,离心沉淀率为0.55%,具有良好的组织状态及苹果、杏的
摘 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3-羟丙基去甲基他达拉非)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流动相A为磷酸三乙胺溶液-甲醇-乙腈(60∶20∶20),流动相B为磷酸三乙胺溶液-甲醇-乙腈(8∶46∶46),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结果:3-羟丙基去甲基他达拉非浓度在11.
摘 要:为了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黑皮鸡枞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黑皮鸡枞菌为研究对象,对水溶性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方式干燥的黑皮鸡枞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干燥后的水解氨基酸种类齐全,共18种;游离氨基酸中天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在两种干燥条件的样品中均未检测到,表明干燥方式对游离氨基酸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以食用油作为基质,采用极性溶剂乙腈提取,非极性溶剂正己烷萃取,得到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内标的回收率,确定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提取率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关系:在极性溶剂中,对于低lg Kow(lg Kow5)的PAEs(BMPP、DPP、DHXP、DCHP、DEHP、DNOP、DNP及其内标)由于其脂溶性较大,更易被非极性溶剂萃取。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极性;
摘 要:现行农业部1063号公告-6—2008,农业部1629号公告-1—2011,NY/T 3145—2017等检测标准都是使用外标法对饲料中的β-受体激动剂进行检测,而外标法在检测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时所测数值有一定的误差。基于此,课题组应用内标法对β-受体激动剂进行测试。内标法的优点是结果更准确,可以消除操作条件等变化引起的误差。对饲料中的β-受体激动剂提取液进行优化,克服了原提取液中盐酸易
摘 要:以茶叶渣为原料,通过共沉法制备铅离子吸附材料磁性茶叶渣(Magnetic Tea Leaf,MTL),用红外光谱对MTL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考察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吸附条件为铅离子初始浓度140 μg /mL,初始pH值5.5,吸附时间140 min,吸附反应温度40 ℃,此条件下吸附率为79.08%,吸附容量为2
摘 要: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结构关乎其未来的成长成就和潜质开发,科学合理的饮食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学前儿童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及其摄取。  关键词:学前儿童;饮食;营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担忧,逐渐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饮食的营养与安全方面[1]。在所有人群中,学前儿童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急剧增长,同时也带来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与食品微生物的污染密不可分。为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加强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正在使用的各类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以期能为接下来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进步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人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使部分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属污染,再加上部分不良商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加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结合当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对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关键词:食品;安全性;食品检测技术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作用  1.1 保持
摘 要:本文以核桃、红枣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核桃枣汁复合饮料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核桃枣汁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核桃仁浆添加量25%,红枣汁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1%,白砂糖添加量5%;以此条件得到的核桃枣汁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2分,此时核桃枣汁复合饮料的风味最佳,营养价值较高。  关键词:核桃;枣汁;饮料  核桃,又称羌桃,属胡桃科植物。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