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然而,中国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已出现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职业教育亟需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当今,行为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传入中国,并在一些职业教育院校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研究、实践领域。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对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脑、心、手并用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也用脑、心、手学习,但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书面应用,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会的目的。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主动地学习。此时,教师课前准备的着重点不再是教的过程,而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是主角,学生的学习是整个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围绕某个课题自主学习,动脑思考如何完成获取信息、制订计划等环节,用心投入整个学习过程,用手进行书面描述或实际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所有感觉器官都参加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使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联系更加紧密
例如,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奔驰公司开发的教学文件,通过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件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教学培训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适合各个专业提高阶段的能力培养。另外还有项目与迁移培训方案、四阶段教学法等。这些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与相关职业密切联系的培训与演练,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熟悉工作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以能力本位进行教学,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已向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适应岗位工作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指一个人的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方法能力一是指信息收集和筛选的能力;二是指掌握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接受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从失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經验教训。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为核心,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实施,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使教、学、做得到统一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重新分配,并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学的主持人;任务是辅助和促进作用,如提前准备、提供意见、帮助解决难题等;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多鼓励学生,不允许批评。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体;任务是依据课程设计完成自学;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自主学习和探索。采用这种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一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所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三是以团队形式组织学习,既发挥团队中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这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随着职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作者单位: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脑、心、手并用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也用脑、心、手学习,但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书面应用,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会的目的。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主动地学习。此时,教师课前准备的着重点不再是教的过程,而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是主角,学生的学习是整个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围绕某个课题自主学习,动脑思考如何完成获取信息、制订计划等环节,用心投入整个学习过程,用手进行书面描述或实际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所有感觉器官都参加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使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联系更加紧密
例如,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奔驰公司开发的教学文件,通过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件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教学培训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适合各个专业提高阶段的能力培养。另外还有项目与迁移培训方案、四阶段教学法等。这些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与相关职业密切联系的培训与演练,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熟悉工作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以能力本位进行教学,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已向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适应岗位工作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指一个人的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方法能力一是指信息收集和筛选的能力;二是指掌握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接受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从失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經验教训。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为核心,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实施,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使教、学、做得到统一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重新分配,并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学的主持人;任务是辅助和促进作用,如提前准备、提供意见、帮助解决难题等;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多鼓励学生,不允许批评。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体;任务是依据课程设计完成自学;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自主学习和探索。采用这种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一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所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三是以团队形式组织学习,既发挥团队中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这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随着职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作者单位: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