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ilov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一位家长朋友找我倾诉,她说自己特别有压力。
  “儿子东东上中班。这几天,他对自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表现出空前的好奇和热情。我很想理直气壮地指着肚子上的刀疤告诉儿子:从这里剖出来的!但遗憾的是,我是自然产,不是剖腹产。因为我受过教育,不会随便拿‘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是胳肢窝出来的’‘你是肚脐眼里出来的’之类的话随便蒙他。我知道一个谎言要动用更多的谎言去掩护,但我确实不知道如何以一种合适的方法告诉儿子他究竟从哪里来的,儿子这种追根究底的热情确实让我感到了很大压力。”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不知让多少妈妈感到难堪的问题。于是,大多数孩子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你是从外面捡来的”。我们无法想象类似这样的答案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多大的打击:原来他的生命来自一个如此悲惨的世界!所以,我要给这位家长一个赞。因为她没有想当然地给孩子一个“你是外面捡来的”之类的答案。压力正好显示了家长想要给孩子最恰当答案的一种渴望,而懂得寻求专业的咨询则显示了这位家长的智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敏感期,其中就有性的敏感期。
  身体认识阶段(0~4岁):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及区别等问题
  “为什么妈妈的乳房很大,爸爸的很小?”
  “为什么爸爸有小鸡鸡,妈妈没有?”
  “为什么男生女生要进不同的厕所?”
  生命起源阶段(4~8岁):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等问题
  “我是哪里来的?”
  “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生孩子是不是很疼”
  性知识阶段(8~12岁):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
  爱的教育阶段(12~16岁):大多询问一些与爱情、婚姻、性相关的问题。
  东东正处于“生命起源阶段”这个敏感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对自己的归属感非常敏感。“你是从外边捡来的”之类的答案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很大的打击:原来他是被遗弃的,他的生命来自一个悲惨的世界!所以对于这個问题,父母不能用谎言去应付,而应该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爸爸妈妈相爱结合生下来的。
  但是说来真是令人费解,我们始终很难坦坦荡荡地解答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迄今为止,我们的儿童性教育似乎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尽早地让孩子的心灵产生对性器官以及有关性问题的羞耻感、罪恶感。我们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特别不利于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5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因此,在学龄前期开展科学的性启蒙是非常重要的。
  对爸爸妈妈说:在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小朋友处于性敏感期的前两个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大多围绕“性器官”和“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两个问题。
  支招:
  ●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性器官,大人怎么办?
  孩子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并不觉得性器官与耳朵、脚趾有什么两样。父母应该像看待孩子的其他发现一样,为他的新发现而高兴,这有助于孩子对性器官形成一种轻松正常的心理。有些孩子对性器官有着不健康的特殊关注心理,这往往是大人对性器官的过于敏感、大惊小怪的态度造成的。
  ●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大人该怎么办?
  孩子最初玩弄性器官跟玩弄耳朵、脚趾一样,大人无需大惊小怪严加斥责,最好视而不见。一会儿,孩子自然而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如果视而不见行不通,我们可以用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记住:大人一定要处之泰然。如果一看见孩子玩自己的性器官就像着了火似的跳起来,那就麻烦得很——也许孩子就会由此染上玩弄性器官的习惯。
  ●孩子发现男女性器官的差别时,大人怎么办?
  男孩发现女孩没有小鸡鸡会觉得奇怪:她的小鸡鸡跑哪里去了?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鸡鸡也会惊奇:我怎么没有?丢了,还是藏起来了?此时大人应顺其自然,巧加引导。告诉他们:“你是男孩,长大了跟爸爸一样。”“你是女孩,长大了要当妈妈。”“能看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真聪明!”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知道“我是男孩”,“我是女孩”,这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精神面貌的基础。有些大人千方百计限制孩子的这一认识,既不开明,也不高明。
  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值得借鉴。
  宝宝: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我和你爸爸结婚在一起生活慢慢就有了你。
  宝宝:为什么呢?
  妈妈:你见过鸡蛋吗?由鸡蛋可以孵出小鸡来。妈妈的肚子里就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像蛋那样的东西,叫卵子。爸爸身体里有一种很小很小的东西,叫精子。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通过一个通道结合,就变成一个受精卵。它很小很小,就住在妈妈的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地方。”
  宝宝:那它怎么变大呢?
  妈妈:它会从妈妈的身体吸收各种营养,慢慢就长大了,经过10个月,妈妈的肚子就变得很大很大了,这颗小小的受精卵就变成一个小孩子,那就是你。(妈妈找出了一张怀孕时的照片给宝宝看)喏,你就在这里!
  宝宝:嗯,妈妈真辛苦!
  妈妈:到时候,妈妈的子宫开始收缩,宝宝就从妈妈身体里的一个通道生出来了。好孩子,你就是这样来的,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这样的回答充满爱意,没有欺骗,全是真话,没有涉及不必要让孩子知道的内容,一些细节又自然地放到了未来。性的神秘感没有了,又避免了一些歪曲的知识,实在值得家长借鉴。
  谈到难为情,那实在是大人“自作多情”,孩子的心里没那么多不健康的东西。心理卫生专家的忠告是:孩子询问有关性的问题,成人应坦然相告,既不回避,也不说谎,既要讲科学性,又能作适当变化,做到有问即答,不嘲笑,不斥责。小娃娃们所好奇的性,其实单纯得像花儿一样。
其他文献
孩子已经小学高年级了,对于新学期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还要家长做准备吗?不会自己做准备吗?  我以为,家长需要做以下几点准备:  学习环境的整理  开学前,与孩子一起明确固定摆放自己物品的位置。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小书橱,教会孩子将课本、工具书、故事书、练习本等分类放,指导孩子在柜子上方贴一些小标识(小动物、小花小草等),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
儿子的嘴今天磕破了,流了不少血,上下嘴唇和鼻尖都红肿了起来。  幼儿园有一架铁秋千,他是在从前面走过去时,被一个突然荡起秋千来的小朋友扫倒了,铁秋千撞伤了他。我跑过去保护他时已经晚了。小朋友的父亲很好,陪着我们一起去卫生所擦药。  看着儿子疼得哭,我很心疼,但又不好说什么,都是些小孩子,这种碰碰撞撞是常有的事情,再说撞到儿子的那个孩子又不是故意的。我便对这位父亲说:“没事,你们回家吧,孩子们都顽皮
问:女儿有些偏科,数学跟不上。我数学很好,便利用空闲时间给她补课。起初,女儿成绩提升很明显,可后来却越来越差,是什么原因呢?  答: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一般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孩子养成依赖习惯。有些中档题、次难题,孩子动脑思考可能会做出来,但有别人辅导,自己不再思考,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这样的辅导越多,孩子思维越懒惰。  二是缺乏必要的訓练。家长讲得多,孩子练得少,当时能听懂,但因缺少
近日网上流传一封家书,据说是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从“不要在外面吃饭”这类小事到“不要自私”这类普世价值观,每一条都细腻、感人,因此在父母圈中广为流传。  然而,也有父母表示,“名人家书”孩子早就读腻了;关于美德的道理,平时对孩子也没少说,“但说来说去,他就是不听你的呀!”这让父母有什么办法呢?  父母的无奈,折射出“名人家书”的局限性。这种读物,其中太多说教。如果要父母拿这些条条款款,每天要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