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提高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把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情感投入多少直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从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情感参与的实质入手,围绕实现学生情感参与的五种方法与途径,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以情为“酶”,能“活化”学生的情商,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情感参与;素质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今天,搞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如箭在弦上,势在必发。而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情感教学,学生情感投入就成为提高教学关键。学生情感投入的多少,直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学生的情感参与,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参与的实质
  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不同阶段的综合教学目标后,再把它详细分解成若干子目标,落实于每一堂课上,这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问题的核心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实施的措施,让学生认同并内化教师提供的目标。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情感参与决定着学习的过程、结果,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二、实现学生情感参与的方法
  1.准备性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参与的多少。在准备性的环节中,就是要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和情感投入上同步,为授新课铺垫。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图时,可让学生首先观察地图,找出所邻的国家,其次让学生找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最后,学生自然而然知道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眼、动手能力,也大大培养了动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举的培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为上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2.尝试性参与,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尝试使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不受教師的束缚,怎样想就怎样做。如教材提示的“想一想……该怎样计算?”“请你把这道题做完?”让学生尝试这些内容,是感性认识建立的阶段。由于学生的尝试往往能有所收获或取得成功,从而在“试”的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的乐趣,产生稳定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了中国气候,内外流域,中国三级阶梯之后,让学生正确区分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自己思考和差别的空间,从而产生“试”的体会,加强了学习的动机。通过思考,学生区分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按近2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内外流域分界线。这样,学生已经尝试性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3.理解性参与,让学生真情体验理解性参与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围绕教学重点,自我分析,思考问题,质疑、释疑问题,小结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知识。通过参与上述一系列理解性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在复习高原农业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农作物生长需要,哪些不可缺少的条件,然后联系本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将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讲清楚。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本区自然环境“高”和“寒”。这样学生就不难通过教师指导得出,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
  4.探索性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对学生中出现新的创意,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以具体的支持,并指导其完成小论文,在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中宣读或在地理板报书中张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如:在学习“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建设”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积极思考其地理位置、交通地位、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条件,结合当前我国国策,实施对外开放时的政策,思考很快发展现一些重要知识点。上海浦东新区开放是1990年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宣布开发的,这是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的大调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又一次从华南沿海转移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流流域,并由此辐射全国。
  三、情感参与的效果和积极意义
  实践证明,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以情为“酶”就能充分“活化”学生的情商,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实现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杨彩琴,论中学地理教学法[M],杭州:科技出版社2012.
  [2]中学地理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中学地理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654200)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研究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影响;探讨表面标记物分别为DLK1+/Sca1-、DLK1-/Sca1+两种DMSCs对创伤修复造成的影响之间的区别,为进一步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真皮干细胞的功能以及探讨伤口修复愈合过程中复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及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利用胶原酶Ⅲ
甜菜碱是植物在盐、干旱或其它胁迫下在细胞中迅速积累的一种相容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它在细胞中的积累与植物抗盐性的提高密切相关。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甘氨酸甜菜碱的合成需要两步反应。其中,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催化甜菜碱醛生成甘氨酸甜菜碱。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盐胁迫较敏感。稻田盐碱化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所以对水稻耐
本课题以四种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动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携氧一释氧动力学过程,初步建立Hb携氧动力学研究方法,并探讨Hb携氧动力学过程与动物生存环境问的关系。实验结
二氯甲烷(DCM)电生物脱氯在环保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由野生菌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菌株中克隆了DCM脱氯酶基因(dcm),并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菌E.coil BL21-pET28b(+)-dcm,在此基础上对DCM脱氯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亲和层析结合超滤离心的方法得到了高纯度相对较高的DCM脱氯酶,并采用脱卤素酶-甲醛脱氢酶偶联NADH显色
学位
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为研究地,设置五个大的采样点,每个采样点按“梅花五点式”采样法采集25个小样,每个小样按表层(0-5cm)、中层(5-15cm
几丁质是昆虫表皮和围食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昆虫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需要一定量的几丁质。几丁质代谢随昆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而变化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对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