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希望,我在路上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出差旅途中的一家酒店里,我把自己锁在房间,打开电脑,登录稿件系统,查询过去一年究竟写过什么稿。
  目的是回忆和梳理过去一年的经历和遭遇。我发现我去了全国13个省份,一年在外时间超过三分之一,接触了大量南来北往的人,感受着他们的激动、愤怒、高兴、失落和平静,也在奔波中收获别人的冷落、拒斥、质疑、理解与支持。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否通过查阅过往文章来完成对往昔的梳理与回忆?能否勾勒出过去一年里,自己接触的这些事所发生的共同逻辑?这样,让我更好提炼出2017年我所认为的关键词或年度表情。
  遗憾,这基本很难。我为此焦虑好几天。恍然间,突然觉得:这其实就是件很幸福的事!对新闻人而言,“没什么事儿”可能是非常可怕的事,但“No news is good news”对个体、家庭乃至对整个中国社会而言,这是个可以说得上幸福的年份。
  带着希望上路
  2017年1月,我的采访起步于广东,当时是做关于普通中国人对新一年期许和希望的选题。我采访了创业者、公司普通职员,我发现平静的年份更替背后,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潜存着一种暗示,那就是:不好的那些终于过去了,我又一次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人很奇怪,对自然界的自然更替和轮回,当被赋予“新年”时,一切就又让人自信满满、神清气爽,人们带着梦想和希望,乐观上路。
  不过,当新年逐渐远去,工作和生活的跌跌爬爬,又将人们拉回本位,让他们正视现实。这以后,他们开始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所有意外之事。
  比如广西河池市政府“变心”—市政府决定从金城江搬迁到宜州,这引发当地官民的关注,但和普通市民、商人的絮絮叨叨不一样,官方保持着公开姿态时的沉默。但不影响我在采访上的突破和对真实“官意”的了解与把握。
  所以,对这些向我倾心表达的人,我心存感激:他们或是我的校友,或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也因为如此,采访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从没有绝望过,我相信,一定有人会帮助我,如果没有人帮助我,那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对人,那个人或许正等待我前去采访呢?
  心怀这种信念,冥冥之中,感受和触摸到它的存在,所以我总能带着希望上路。这一点,和我所接触的诸多受访对象一样,即便他们暂时面临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顿,但片刻消沉后,他们说服自己,迎接挑战。他们也因此不断影响和激励着我—
  何芳是一位在深圳流水线作业的外来务工者。记得2017年年初,为采访外来工归途的困境,我从广州坐火车赶到深圳,然后打了个长途的士跑去采访她,但下车时已是凌晨12点30分。当时,她和她舅舅就这样在路边的一家大排档等我。

  风从大排档的帐篷外灌了进去。见到笑嘻嘻的何芳,以及那个倦意爬上眉眼的她的舅舅,我内心充满愧疚—“这得是个多大的采访呀?”内心里,我不断骂自己。但他们一笑置之,恬淡而轻松。可所有写在他们脸上的轻松,最终都成了刻在我内心里的一道道疤痕,很深,沉甸甸的。那一晚,我重新审视自我,检讨往昔,也重新审视底层社会。
  人民的主流
  曾一度,我对底层人有不一样的看法。这种突变,源于我所接触的底层社会和传统教育上灌输的“人民群众”的形象,有些出入。在教科书里,农民伯伯是淳朴的,是忠厚老实的。
  但从校园走出来后,我们接触到的,不完全是这样。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还是:多变、自私、嫉妒、市侩和滑头。
  因此,类似针对农民和小市民标签化的批评,逐渐出现在一些社会精英群体笔下。底层社会固然有些可恶的人,但精英群体类似情况也不少。从传播角度来说,人在接受信息时,倾向于倾听和认可刺耳批评声,认为这才是真理。
  当这种批评声反复出现在自己视野和耳边时,就使我们对一个群体形成可怕的思维定势。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站队,并加入到在语言和行为上,不断加害于某个群体中的一份子。
  后来,不断深入接触,我对社会底层有和过去不一样的认知,这种认知即便在我工作上遇到他们“不配合”,甚至“加害”时,我都没有愤怒。因为看问题还要全面,认识和评价一个群体,也得看整体。
  在这个问题上,对个别官员的看法,我并不认同。有个已经辞职的官员曾经说贫困户不懂感恩,有“我是穷人我怕谁”之类现象。
  我们知道,老百姓本就是复杂多元群体,现实中,一些老百姓确也呈现让人愤怒的一面,但如果把个别老百姓的劣根性在公开场合放大,他的下属还可以更好对待老百姓吗?
  高层一直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人民中还有些“不优秀、有缺点的人民”,而是因为如果领导不提出这样的主张,政策施行很可能被基层干部曲解和打折,进而误伤到绝大多数的好的人民。
  所以,“向人民学习、依靠人民、保护弱者”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都应该是社会精英所极力倡导和遵循的底线,只有这样,阶层之间的弥合力才会越来越强大,并最终形成力推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这样,大家才都是安全的,我们的社会、大家的子孙也才有幸福可言。
  收获幸福感
  过去一年,在广西、湖北、云南、山东、河南等13个省中行走、采访、书写,最大的收获是各地迥异的人文风情。但迥异的背后,也有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善良的民众。这和互联网上看到的一些戾气并不一样。
  我认为,互联网下的这种感觉更真实、可靠,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社会,存在于一个占绝大多数的中国里。
  身处舆论漩涡,有时,我也会搜寻些“热点”题材调查。但随着调查深入,我渐渐不敢开口说话,不敢动笔书写。因为,一个急剧变迁的行业中,自媒体公号四处开花,人心浮躁,以至于反转新闻不断。
  但稍微深入调查和核实,你就发现:很多极端事件的背后,大都是主要信息被隐瞒或削弱的结果。
  比如农民歌唱家朱之文,早前,他被描述成一个“因出名、富有,永不知足的村民天天喊着他捐款,且村民借了他一百多万元,无人归还”。这样,朱楼村村民,就在万千网民的唾沫中,长期浸泡着。
  我采访发现,借朱之文钱的,就是他哥哥、姐姐和堂兄弟,可他家族内部的烦恼却让他所在的整个朱楼村村民背黑锅—无论这是他有意还是无意的玩笑话,确也伤害到绝大多数村民。
  这事,采访前,我应有个常识:通常,他会四处借钱给村民吗?遗憾的是,我没有了这个常识,只在实地采访中,经村民指点,这个一度被情绪所掩盖的常识,才抬起头来,回到现实中。
  过去,我一度认为,强调常识主要是针对大众,但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强调常识不只针对普通人,有时候,常识对所谓的社会精英群体而言,是更为重要,因为人一旦离开他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与土壤,思維就容易短路,甚至使得精英不如大众的大概率事件得以出现。
  因为互联网是面哈哈镜,它放大我们对某个事件的感官,我们的感官也在这种放大中,被哈哈镜的先入为主占据了主体思维,挤占我们对现实的客观理性认知。
  当然,不断放大的互联网,也有好处:它让“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之地,也难以出现伤害民生的极端事件。采访中,面对那些拿智能手机联通上下的民众,我已经很难听到或看到因“天高皇帝远”才遭遇恶政的现象和抱怨了。这是可喜变化。
  但和乡村社会基层民众比,城市安全指数则成为很多中产最为焦虑的痛点,他们花高价钱,让孩子到贵族幼儿园上学。他们花高价雇请保姆,希望孩子得到更好呵护。但一起起极端案例的发生,终于迫使他们明白: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买来安全感……
  为此,他们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双眼睛,其中一双留在子女活动的场域里,可他们没有。所以,他们只能依赖幼儿园的视频监控,依赖电梯里的视频监控,依赖各种各样的“天眼”帮忙盯梢—而且,还要祈祷关键时刻,这些视频监控不会坏掉。
  走过2017,普通的老百姓有笑也有泪,辛苦劳作,忍受苦痛,也有了更多的欢乐,更多的获得感。在路上,我们怀抱希望。
其他文献
【美】欧逸文(Evan Osnos)著  潘勛 译  八旗文化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这本书奠基在作者长达8年的访谈,行文则侧重在不同领域打拼的男女,他们奋力想从某一领域推开一条路到另外的领域,不仅限于经济,也涉足政治、思想及性灵。包括异议艺术家艾未未、偶像作家兼赛车手韩寒,疯狂英语的创办人李阳、中国最大相亲网站的创办人龚海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追逐成功,与此同时也备感空虚,转投信仰
当2015年5月伊拉克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沦陷于“伊斯兰国”(IS)之手时,3月初伊拉克政府军、逊尼派部族武装与什叶派民兵组织,连同美国领导的空袭大军形成的“豪华”反恐阵容瞬间分崩离析。一些伊拉克逊尼派人士抱怨,逊尼派聚居的拉马迪失守,与政府不信任逊尼派而拒绝武装其民兵难脱干系。而此前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巴尔扎尼绕过阿巴迪领导的伊拉克政府,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索要军援,表明伊拉克权势历经短暂整合后再度
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  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  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和还没有的一切的关切。我们希望能够“保卫生活”,并探索它新的可能性。  经过这些年来社
成都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片区  James靠在椅背上,随手剥开一个橘子,讲起了刚来成都时的故事。James是个美国小伙儿,追随心爱的中国女友来到成都,并和她在这里完婚、定居。现在,他在一所私立国际学校当老师,教想要出国读书的中国孩子用西方人的思维通过测试。  问起这份工作是怎么找到的,James笑眯眯地望向身边的Daisy。这个伦敦女孩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和朋友们创办的“老外Here”已经帮助上百个
用“礼崩乐坏”来形容今天的世界固然是不合适的,但山雨欲来、风云变幻却是非常明显的,这预示着世界格局将要发生一个较大变化。“弄潮儿在风头立”,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并努力为这一动荡的世界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是当前中国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这一变动首先与美国霸权的衰落紧密相连。自从资本主义纵横天下、囊括四海以来,已经依次出现了三个全球性的霸权国家,先是荷兰,接着是英国,再后则是美国。美国称霸期间,虽然曾经
財政部长楼继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在全国人大评估通过后,财政部可能进行更多债务置换。  地方债务一度被视为中国经济的“定时炸弹”,而3月份推出的万亿债务置换计划则被赋予了“拆弹”的意义。但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  债务置换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利用中央政府的强大信用,让银行对地方进行暂时的“妥协”,但“妥协”必然会产生成本,那么谁是成本的承担者?金融界担心,市场将无法消化突然置换出来的万亿债券,而普通
用金融学的概念来分析婚姻,一直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之前,网络上一个常见的路数是“资产分析法”,即把金钱和女性对等起来。那个网友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美女希望嫁给最有钱的大佬,但一位华尔街精英不以为然,他指出,女人的姿色、身体会加速“折旧”,而男人的资产则会不断增值,所以两者会越来越严重地“错配”。  故事的结论是,金融大佬应该不断更换更年轻的配偶。同时,要请最好的民事律师,做财产和婚姻的分
汪晖1959年生,江苏扬州人,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清华大学中文系与历史系双聘教授,研究领域为思想史和当代思想文化,主要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死火重温》《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去政治化的政治》《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等。  改革开放已经跨过40年,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力格局,都和40年前别如霄壤。中国自身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
根据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介绍,云南白药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粉状药物,主要用于止血愈创,在长征期间是重要的军需物资。直到今天,云南白药包装瓶上关于用途的说明还提到适用于刀、枪、跌打诸伤。而今,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国企改革的样本。此前,一家私营企业对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增资253.7亿元,取得了白药控股50%的股权。该公司在2009年就试图收购白药控股一部分股权,但是为“防止国有资产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沙特籍记者卡舒吉遇害的故事,一直在发酵。在这场国际政治的博弈中,沙特和美国被解读为“盟友”。  按照通行的说法,沙特作为产油国组织OPEC(欧佩克)的领袖,曾带领这个组织确定用美元结算原油交易,从而奠定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国际货币,美国可以在全球“薅羊毛”,征收铸币税。作为回报,美国答应保护沙特王室,并支持其統治。  另外还有说法,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为何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