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氧化物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性能研究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乙二醇混合液为基液,加入Al_2O_3,MgO和ZnO纳米颗粒配制得到纳米流体。在自制对流传热性能测试平台上进行基液及纳米流体传热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同基液相比,随流体流速增大,Al_2O_3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变化不明显,MgO和ZnO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均有提高。层流状态下,随雷诺数增大,三种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都不断增大。当雷诺数为1400时,MgO纳米流体传热系数提高最大,达到了244.0%。良好的强化传热性能,使得氧化物纳米流体今后有望应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 Water / glycol mixture as the base fluid, adding Al 2 O 3, MgO and ZnO nanoparticles prepared nanofluids. The self-mad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esting platform for liquid and nano-flui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Al 2 O 3 nanofluids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uid velocity, and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both MgO and ZnO nanofluids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base liqui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ynolds number,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kinds of nanofluids are all increasing under the laminar flow condition. When the Reynolds number is 1400,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MgO nanofluids increases maximally to 244.0%. Goo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making the oxide nanofluids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其他文献
从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逐步实现了从"评教"到"评学"的转变。但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大角色,其教学和学习行为对教学质量影响都是不可
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
使用DNA指纹鉴定技术不仅可得到可靠的否定结论,还可以得到可靠的认定结论。PCR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生物检材的灵敏度。借助芯片技术可一次性对样品大量序列进行实时、灵敏
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与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优势明显。本文从热喷涂层接触疲劳失效形式出发,综述了传统无损检测技术在涂层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中的应用现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也就造成了城乡文化上的差异。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面临城乡文化差异时,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介绍了风俗习惯、教育环境、生活方式对
盒形拼版是包装盒形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盒形的后加工的效果。本文根据包装盒形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结合盒形拼版模式的自动拼版方法。并给出了4种盒形拼版模式,及计算相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
本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并从建设服务型政府、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