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创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xt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电脑应从娃娃抓起。”科学家钱学森对此也作了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小学教学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小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角色。小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在小学教学中启蒙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实力。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将它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意义的创新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中, 逐步引导与培养学生提前进入信息世界,养成正确认识与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与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三、信息技术与创新能力的整合
  有创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决心,敢于进取。同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健。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达,创造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思善问、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的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挖掘教材中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但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不能背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本意, 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课堂变成课件展示课
  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管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有不少优点,但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信息技术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三)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避免只重视信息技术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信息技术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四)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频度要适中
  因为年龄较小,课堂上对知识获取量相当有限,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知识消化训练时机。
  (五)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将很难改变,会使幼儿终身受其害。观照一些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追根溯源,无一例外都是由于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坏习惯日积月累最终酿成厂大患。因此,良好习惯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应最先培养最先形成,它是幼儿
期刊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遍及千家万户。对于我们家有儿女的人来说,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我们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超出我们的想象。电脑的应用对很多孩子来说更是如鱼得水,可是如果让孩子们天天拿起课本来看,恐怕远不及让他看电脑来得痛快。与其如此,不如投其所好,那就是让孩子们把学习同网络世界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对网络世界很感兴趣,而网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若是能将
期刊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人文气息  (一)通过绘画写生去认识与表现生活  美术是人生活情感抒发的一种体现。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程度相对要高,他们的情感体验都来自生活。小学美术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勾画出心中那份情感,增进对自然的热爱。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线条、色彩、空间、明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期刊
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幼儿园进行亲自然生态教育尤其重要。亲自然生态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種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幼儿园亲自然生态教育不局限于环境中孤立事实的认识,而要教给幼儿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观察的方法,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并与
期刊
新课程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可以看出,其核心是“学习者”——即“幼儿”。这种建立在幼儿本身的基础上,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相联系,强调幼儿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新课程观,都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发展
期刊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现今课堂上强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到课堂提问上,就表现为教师提问时随意性很大,提问时不讲原则与技巧,问得过多,变一讲到底为一问到底等等。从而使得课堂提问常常会走向一些误区。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一、当前课堂提问内容上存在的现象  (一)课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一些教师课堂问题太简单,所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说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及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只在音乐、美术科目中挖掘,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能够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
期刊
长期一来,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县里,每当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聚在一起谈论有关教学时,总想了解对方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大家普遍感到信息技术课不知道该怎么上为好。我为此一直以寻求答案为目的,经历了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育班学习与网络自我探究。现在我初步找到了其中一种解法,但由于自己现在不从事教学,偶尔一次的实践教学验证了我的想法是可行的。但这也不能代表我的思考不缺少实践经验。现在我要
期刊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这种交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游戏和课外活动中;其内容包含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行为知道、生活能力培养等,也包含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阐述观点等;其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一面,有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也有小组学生或全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教师课堂
期刊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社会、课程的综合要求,创设教育情景或是环境,使幼儿由动机、兴趣、需要站展开活动,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以幼儿发展为本。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园加大了课程力度改革,作为教师的我试图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