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寻常幸福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短暂的,一闪即逝。
  幸福也是私人的,难以言传。
  很多时候,幸福仅仅存在于内心的感受。
  你是不是有过这种体验:在别人看来的不如意,发生在你的身上,却恰恰是你一直追求的幸福。又或者,你认为的幸福,在外人看来却有些不可思议。有人甘愿深入穷乡僻壤支教,有人积极倡导献血,有人餐风露宿却只为片刻安宁……
  你会不会满足于那些寻常的幸福?
  人生不可能风景占尽
  心安定了,就会悠然自得,幸福感自然也会油然而生。
  口述|诺华集团(中国)总裁 徐海瑛
  你幸福吗?
  我不怎么喜欢这个问题,因为幸福这个词太大、太宏观,多少让人感觉无从答起。
  我从小是一个对自己期望特别高、追求完美的人,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当然也曾受过很多挫折,有过很多焦虑,也有特别多的收获。现在回想起这一切,我觉得都是美好的,不同阶段的得与失都是对生命的体验,享受生命过程的体验于我而言就是一种幸福。
  19岁,我考进北京大学,渴望已久的广阔而精彩的世界终于在我的眼前展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深深的自卑与焦虑。我们系九个高考状元,我们班就占了五个,而我则是班上唯一来自农村的女生。
  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忽然面对一个开阔的天地,有点不知所措。知识面、见识、谈吐甚至形象气质,似乎样样不如人……从小对自己有很高期许的我,真实体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滋味。还好,我展望到无限可能的未来,咬紧牙,像吸水的海绵一样在环境中寻找养料、让自己成长。压力之下,几乎每年的新年我都会暗自落泪,只因为时光飞逝,只因为自己进步的缓慢。
  毕业那年,在毕业纪念册“人生理想”的一栏,我写的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那时的我慢慢建立起了自信,青春洋溢,有太多的雄心与梦想,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事业有成。那时的我,觉得30岁还很遥远。
  真到了30岁,经过七年的打拼,我有了自己的小企业,也脱了贫。但发现自己又要当妈妈了,不再经得起奔波劳顿。思前想后,我决定放弃小有所成的事业,开始考研,重回北大读书,希望重返校园后能真正读懂经济学。
  再一次,我面临毕业选择:是做全职主妇还是重回职场?追问自己的内心深处,虽然享受陪伴孩子们长大的过程,可是对世事人情还懵懂着,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妈妈。而且,我不愿陷入庸常琐碎的生活的愿望依然强烈。
  进入不惑之年,我开始检视自己的生活,似乎花了太多的时间和心思在追逐成功,而成功是我们此生的目的吗?成功有它的好处。当我用人生的第一桶金给父母在城市买了房,看着父母快慰的笑容,我庆幸自己有了钱。可是疲惫的成功是可持续的吗?遥望生命的终点,怀揣着此时的成功,我们那时会安宁吗?
  一位藏传佛教的师傅曾对我说:人生就是一个游戏场,每个人在游乐场上游戏的时间是没有定数的。可能有的人是两个小时,有的人是三个小时……这些已经设定好的时间就是生命的全部旅程。很多人在游乐场玩着玩着,会忘了时间;而有人的贪念特别大,想玩遍所有项目,所以直到散场仍无法从痴恋的状态中清醒出来。但一个比较清醒,或者一个自知能力比较强的人,一定会选择好好享受一个自己喜欢的游戏。
  必须找些什么灌溉心灵。于是我更多地读经典、交益友,开始素食、练瑜伽、读佛经,慢慢培植内心的力量,让内心变得清净、安宁和光明。
  我很欣赏一句话: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现在的我已经安于接受所遇到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她的美好:少年的好奇与激情、青年的梦想与追寻,中年的担当与成熟,老年的睿智与自在。要警醒的只是别让懒散的懵懂裹挟着自己辜负了生命的赐予。
  活在当下,把心放在当下的每件事上,心安定了,就会悠然自在,幸福感也自然会油然而生。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越比越没有幸福感
  口述|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南
  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经因为罹患甲状腺癌动过一次切除手术。虽然医生明确告诉我,我很幸运,患的不过是癌症中最轻的一种,但在动手术之前,我还是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相关信息。那段时间,我真害怕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
  发现了自己的病后,我曾豁达地安慰自己:既使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也没什么,因为我的人生够精彩了。
  显然,这种安慰只是表面的。当躺在手术台上,在身体全麻后失去意识前,我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正与死神面对面。我的前半生在脑海中飞速回放,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所有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功名利禄都已经不重要了。对我来说,能健康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创造任何可能。
  手术成功后,我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后的日子无论怎么走,对我来说都是赚到了,所以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应该是幸福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现在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是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
  也许是有过这种特殊的经历,我特别不理解现在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纠结于讨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还是不幸福。
  我认为,幸福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就像非洲某国的一位总统说的:没有电视之前,他的国民很幸福,但有了电视之后,国民就从来没有幸福过。因为以前大家天天住草棚、吃玉米,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而有了电视,大家惊奇地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不一样,对比之后自然觉得不幸福。
  现在整个社会的不幸福感就是源自比较。跟比自己强、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比,没钱的人跟有钱的人比,有钱的人再跟更有钱的人比……比来比去,越比越郁闷,越比越没有幸福感。其实,幸福很简单,即只要你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把心态调整到幸福的状态就是幸福。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能想开的人确实不多。再加上这么多年,在中国衡量成功的标准过于单一,有钱、有权才是幸福。所以一些人热衷于财富排行,热衷于名利,害怕失去,终日生活在惶恐中。我觉得真没有必要这样。   人的确要往前看,看到走在你前面的、更成功的人,对自己是一种激励。但是,人生偶尔也需要向后看。看看后面的人,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
  其实,幸福不是惊涛骇浪,更多时候它是小水滴。遇到事情时你想开了,乐观了,结果一定是幸福。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那些年的家庭聚会
  口述|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董立均
  中国人讲天伦之乐,某种程度上是指那种合家大小欢聚一起的日子。尤其是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家庭聚会更是和睦、幸福的象征。
  由于从小参加长辈们的家庭聚会,他们创业、守业,做人、做事的方式以及恪守的原则在潜移默化中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影响。
  我们家族的航运公司是祖父董浩云1947年创办的,父亲董建华和叔叔董建成大学毕业不久也加入了家族公司。祖父去世后,公司由我父亲接管,直到1996年他进入香港政府工作。
  祖父创业初期,正值二战后香港重建。我那时还很小,只记得他经常出差,此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常请客吃饭,而且往往是通过家庭聚会的形式,将生意场上的伙伴、朋友请来。当时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家里人的聚餐,总是要请那么多亲戚、朋友。现在我知道了,因为祖父是希望借此为家族事业建立起一个广阔的人际网络。
  这种家庭聚会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春节。每到春节,家人、亲戚和很多商业上的朋友都会聚在祖父家。那几天,我会收到很多红包,还能吃到很多美味佳肴。厨房里不时传出烧菜声和客厅里大家热闹的聊天声,让我至今难忘。
  其实,聚会的意义不是吃吃喝喝,搭建关系。对于像我这样的小辈而言,从大人们的言谈话语中,慢慢就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遇事该如何处理。
  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可以聆听和学习父辈们的商业经验。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全球油价受到中东局势的影响,世界经济下滑,航运市场受到很大打击。东方海外也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当时我们虽然是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但同时也是负债率最高的航运公司之一,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深入了解航运市场后,公司把焦点放在集装箱运输业务上,卖掉了所有其他非集装箱运输业务,最终将公司拉回正轨。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家庭聚会中谈到的不单有父亲和叔叔渡过难关的决心,更多的则是如何扭转局面的办法。顺利也好,挫折也好,这种家庭聚会中的商业讨论,足以媲美任何会员制俱乐部内商业精英间的磋商。
  此外,小范围的家庭聚会则让我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孝顺爷爷奶奶的。父亲每天下班后,总会到我的祖父祖母那里去问好,坐一会儿,陪他们聊聊天。时间或长或短,有时候一起吃饭,有时候坐一会就回来,无论多忙,几乎每天都去。这种最不起眼的聚会,反映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孝顺、坚持,这些传统美德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却有效地搭建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架构。
  (采访|本刊记者 赵国瑞)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的模式不可持续,已是不争的结论。如何提升消费比重,这是整个经济学界长期讨论的课题。  然而,“调结构”意味着需快速将消费占比提升至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吗?在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看来,这是一种误解。现阶段应该更多考虑消费与投资的均衡发展,关键还要注重投资效率。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最终取决于改革。如果改革到位,未来中国仍将保持可观的持续增长速度。  潜在增长率升还是
期刊
当发审委刚刚一个月未审IPO,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声音见诸报端,何况管理层也未曾宣布停发新股。然而随着时间逐步推移,事态变得越发严重: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 600家,700家,800家。  排队公司叫苦,股民开始恐慌,PE退出无路,投行大量裁员。用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话讲,“现在排队发行企业数量太多,历史上从未有过。”更棘手的是,若放行IPO,本就脆弱的A股怕是会一泻千里;若不放,排队企业日夜累积,
期刊
从万达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始,外界对于万达集团(以下简称万达)资金链的质疑就从没停止过。而今年遭遇房地产严酷的调控,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万达的日子像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一样,注定不能平静。  全年计划开业18家万达广场,12家酒店,上半年却只开业1家万达广场,2家酒店,以执行力著称的万达,全年计划是否落空?  连续5年,万达的收入及资产规模增速都在40%以上,而今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却同比减少9
期刊
如果给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CEO马尔乔内穿上罗马宗教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天使和圣徒们所穿的白色长袍,这位长着一副典型意大利面孔、留着白色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将活脱脱变成一个传道者和先知的形象。  事实上,自2005年出任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对菲亚特和逐渐陷入衰退的欧洲汽车而言,的确就是传道者和先知。尽管,他总是以一件深蓝色套头毛衣示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尚未袭击汽车业,欧洲市场也一片祥和。
期刊
有危机感才有创新  推荐书:《创业的国度》  推荐人: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 陈宏  为什么占全球0.2%人口的以色列,会产生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只有700多万人口的以色列,居然有几千家高科技的创业公司?《创业的国度》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以色列人危机感非常强,因为它的地缘政治、它的末日情结、几千年的流亡历史,甚至在二战中都深受迫害。由于这惨痛教训,以色列人觉得如果没有自己的国家,不把自己
期刊
相对于摩托罗拉手机,摩托罗拉系统过去很像是一个“影子”,如影随形,却很少被提及。  没有手机业绩的跌宕起伏,没有轰动全球的收购与残酷的裁员,也少有聚光灯,摩托罗拉系统低调中透着神秘。  很少有人知道,在摩托罗拉“一分而二”的前夕,一边是摩托罗拉移动的持续亏损,一边是摩托罗拉系统在持续“补亏”;同样少为人知的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时创下的125亿美元纪录,还不及如今摩托罗拉系统的市值。  如何让摩
期刊
女博士泣血写下12万字的小说,记录与某高官的17次“卧谈会”;某地区区委书记赤身裸体面对镜头12秒;某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穿丁字裤举手发誓只爱小情人……  逝去的一年中,网络“娱乐”新闻最火的主角应该是被曝光的官员与他们的情人。一次又一次,网络与权力发生激烈碰撞,真真假假的“桃色事件”在“小三”的催化下不断升级,反复刺激着人们对权威与道德的期望底线。  有媒体统计显示,2012年大陆因贪腐被查处的
期刊
张朝阳最难忘的是大学食堂的饭菜,牛根生常提起的是创业时的烧饼。  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种难忘的滋味。  那种味道代表的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与心态。  每当吃到这个味道,你总能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或者,每次遇到类似的场景,都可以唤你想起曾经的味道。  人生的“滋味:,怎能轻易忘记。  炸酱面像青春的线索  口述|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 李亦非  铃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尚未结束,我和同学们已经飞奔向学校食堂
期刊
分享主人公: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茅忠群  最值得读的书  《论语》的管理学智慧  《论语》饱含智慧。若从企业管理角度讲,书中有一句话分量很重。它不仅可以作为儒家管理思想的总纲领,更值得今天的企业领导者品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大致意思是:用政令和刑法来管理百姓,人们会仅仅为了逃避惩罚而暂时忍着不去做坏事,却失去了廉耻之心。一旦有
期刊
赤、黄、蓝、绿、青、白,魔方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静止时,每一面都保持静态的统一,只要一转动,就很难再将其复原。  经济的发展就犹如转动的魔方,千丝万缕的头绪需要找寻规律的智慧才能厘清千丝万缕的头绪。以魔方为喻,以改变为题,由《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11月30日在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盛大召开。  2012,中国经济的这一年是艰难的,企业都面临不少困难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