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一度非常苛刻,意图就是彻底打击日本,使其再也不能威胁到自己。但是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的对日政策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转向扶持日本,这使得日本得以快速复苏。冷战无疑是美国对日政策大转变的最重要原因,美国需要日本成为东亚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前哨站,而日本也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
  关键词:美国;冷战;对日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的国力被消耗殆尽,战后日本的经济破败不堪。但在短短十数年之后,日本却完成了经济的重建,重新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这一切都和美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冷战前后的对日政策大相径庭,从极力压制日本到扶持日本,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战后美国对日政策
  1945年9月,杜鲁门签署了《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这个文件规定了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即“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威胁,使日本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并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念”。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文件中又对日本的领土范围、全面解除武装以及民主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指导。这份总体上对日态度强硬的文件基本上构成了美国战后初期对日占领与管制政策的总体框架。
  為了打击日本的军国主义,美国方面在这一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极为严厉的。1945年年底,在日本的战争赔款问题上,盟国赔偿委员会美国代表埃德·温鲍莱认为日本的工业设施“除维持最低限度的经济所必需者外,均应该被拆除”,而所谓最低限度是“不高于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生活水平”。为此,他还向总统提交了更为严厉的日本赔偿报告书,即“鲍莱赔偿计划”。其中涉及到剥夺日本海外资产,利用战争赔款问题摧毁日本财阀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主旋律就是压制日本,让这个曾经的劲敌再也无法构成自己的威胁。
  二、冷战爆发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
  1947年美国对日政策出现了巨大的转折。首先是对日方针文件的修改,从所谓的《鲍莱赔偿计划》,再到1948年4月26日的《约翰斯顿报告》,美国把一份本来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严厉的建议书慢慢变质为一纸振兴日本经济的计划书。这一时间以新中国的建立和朝鲜战争为转折,美国对日政策前后出现大幅度的逆转。政治上,盟军最高统帅部下令释放在押的战犯,,而将整肃的目标却对准了日共及其它左派。经济上,提出了旨在复兴日本经济“稳定日本经济九原则”和“道奇路线”,在该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日本经济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美国的庇护下,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不仅逃避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还得到美国最为有力的援助以及技术、资金和市场,而且依靠美国军事力量,减轻自己的军事负担,得以集全国之财力、物力重建经济。
  为了彻底把日本变为自己在远东地区对付共产主义阵营的“桥头堡”,1951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等曾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反对,单方面策划了对日媾和的《旧金山和约》。紧接着,双方又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两份条约,把日本纳入亚太地区遏制苏联势力的军事同盟中。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是战后美国对日关系的大事件,《旧金山和约》标志着美国军事占领日本的结束,日本重新恢复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日美安保条约》则意味着日本作为美国扶持下的保护国的开始。
  三.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冷战的大背景
  首先,冷战的爆发,使战时美苏同盟关系完全破裂,美国开始从共产主义威胁的角度来重新估价他的全球战略原则。其次,美国制定的亚洲战略是控制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以对付来自苏联和日本的威胁。但是,自1947年9月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下,国民党的军队溃不成军。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战略濒临崩溃。最后,东南亚地区熊熊燃起的革命烈火,以及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更使美国的亚洲战略雪上加霜。美国同时害怕日本会最终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种种原因最终使美国决定把日本作为盟国重新武装,让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基地。
  (二)当时日本的国内形势
  在美国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之下,日本国内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到1947年春天,“美国对日本占领的军事阶段已告完成,新的国会已然成立,新的宪法也已颁布,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基本改革也正在进行”。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严重恶化,表现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物资奇缺、黑市猖撅、失业加重以及罢工此起彼伏等状况。这些情况不仅已然危及美国占领军在日本的统治地位,而且让本来带着希望的日本民众逐渐产生对美抵制情绪。美国对日本国内改革的初步完成和日本国内经济状况的恶化也是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日本的对美策略
  美国因为冷战需要和巩固自身在日本的存在而扶持日本,日本同时也积极依靠美国来恢复元气。日本对美政策的核心就是一切事物以日美关系为基准,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冷战的国际格局,使日本成为冷战格局下受美国保护的非军事化通商国家。日本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只有完全倒向美国,把自己置于美国的经济体系之下,才能更快实现经济复苏。同时,日本的安全可以依靠美国保障,又能节省军费开支,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同时,日本还借冷战中的局部热战获利,如朝鲜战争中获得大量“特需”并恢复独立,越南战争中收回冲绳等。
  结语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是相当严苛的,大有让日本再也“站不起来”之势。但随着冷战的爆发,尤其是中国局势的失控和朝鲜战争的扩大化,使得美国不得不在东亚地区寻找一个新的桥头堡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日本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日本战前是亚太地区的强国,虽经过战争的极大消耗,此时国内破败不堪。但其因其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的原因,日本仍有巨大潜力,所以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复兴。对于日本来说,美国政策的转变使其绝处逢生。虽然日本出卖了自己的一部分主权,但是可以依靠美国的军事力量,节省国防开支,集中力量恢复发展经济。再加上美国提供的资金、技术、市场支持,日本的复苏才得以快速完成。
  事实上日本并不甘于一直作为美国的附庸而存在,他们沿用了德川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初期对殖民主义暂时隐忍,韬光养晦的战略。一旦其实力恢复,必将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前提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事实上日本也是这么做的。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世界市场上美国竞争激励,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有重整军备的趋势都说明了日本的野心。日美关系几十年来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层面,两国自上个世纪末到现在冲突频发。所以美国对日本数十年来扶持到最后是为自己培养出了一个劲敌。
  注释:
  1.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美国外交政策基本文件(1941-1949)》,1951年,第627一633页。
  2.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24页。
  3.张雅丽:《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4.于群:《美国对日政策研究(1945-1972)》,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5.冯昭奎:《日美关系:从战后到冷战后》,《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第7-20页。
  作者简介
  刘文瀚(1994-),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学生,历史学硕士在读,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籍测量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它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本文介绍了国土规划管理中城镇地籍测量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土地权属、土地的数量数据、质量标准、要求与精度不同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土规划;地籍测量;实施  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
期刊
摘 要: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一书描述了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弦弓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变化发展的历史。笔者通过梳理书中对开弦弓村女性群体在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中的变化,对比当今时代中国农村家庭中妇女的生活实际,以期探讨中国农村家庭中妇女在家庭两性分工、财产继承权利以及女性自我意识增强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农村家庭;妇女地位;婚姻生活  引言  本书作者费孝通先生在1936年对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庙
期刊
摘 要:本次调查是对本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社会认知度的调查,分为公众意愿调查和餐饮单位调查,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天水市公众、餐饮单位对餐厨垃圾处置相关政策规定、管理制度的了解及理解程度,掌握对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的支持度和相关建议意见,为推进天水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天水市;餐厨垃圾;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1、1调查问卷
期刊
摘 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随着我国假日经济的兴起,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将成为体育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要自身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去,促进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根据中国游客的需求
期刊
摘 要:所谓寻衅滋事罪,就是在公共尝试起哄闹事无事生非,横行霸道而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故意伤害罪则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九七年将寻衅滋事罪定为流氓罪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寻衅滋事罪这一独特的前身,使其难以摆脱“口袋罪”的命运。伴随着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深入人心,司法机关对寻衅滋事罪存在各种顾及,最终使得司法实务对寻衅滋事罪的应用不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交叉问题
期刊
摘 要:老龄化给我国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增加,给当代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透过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传统民居中的老年人的视角,分析研究当代社会的变化带给传统村落中居住的老年人的影响。  关键词:养老住宅;仫佬族;传统民居  一、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
期刊
摘 要:资格刑历史悠久,且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在中外刑法史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存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刑法学体系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其关于资格刑部分的研究却显得差强人意。一方面,刑法体系中资格刑的种类不完善;现行体系适用方式不多,缺少灵活性;适用对象宽泛,缺乏明确针对性;缺乏与资格刑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另一方面,其刑事思想落后,现代刑法讲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禁止“刑罚过剩”,讲究个别主义
期刊
摘 要:伴随通用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本文归纳了通航训练飞行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提出了保障通航训练飞行安全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通航产业;训练安全;保障  1 引言  伴随我们国家逐渐拓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范畴,低空领域所包含的巨大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通航事业正伴随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而迅猛发展。在我们国家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事业的
期刊
摘 要:一九二六年九月五日在四川万县发生的惨案(也称“九五惨案”),是北伐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帝国主义干涉和扼杀中国民主革命的大罪证,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又一次生动记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九五惨案”事件始末的梳理,不仅仅在于回顾历史,更是对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九五惨案”;历史启示  1925年因“五卅惨案”而引起的全国反帝运动,使英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受到严重
期刊
摘 要: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十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十个紧密联系的战斗生活场面。《长征组歌》是由作曲家们以肖华所创作的十二首情感真挚的的史诗中的十首为素材,经进一步加工所创作出来的。通过对组歌艺术创作的研究,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题材,演唱方式等方面进行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