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艺术创作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十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十个紧密联系的战斗生活场面。《长征组歌》是由作曲家们以肖华所创作的十二首情感真挚的的史诗中的十首为素材,经进一步加工所创作出来的。通过对组歌艺术创作的研究,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题材,演唱方式等方面进行宏观分析,论述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长征组歌;艺术创作;艺术价值
  前言
  《长征组歌》是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唐江指挥的一部红色经典史诗。它以简洁凝练的歌词、优美动人的曲调、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老百姓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歌颂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最终获取胜利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长征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长征组歌》音乐的创作背景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长征。红军们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越过雪山,踏过草地,历经了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为了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过长征的肖华于1965年回顾了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十二首情感真挚的史诗。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选择了其中的十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十个紧密相连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将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和我国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以巧妙的手法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形式独特、内容丰满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1965年8月1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在人民剧场成功举办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
  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鲜明的民族特性
  “音乐的民族性,即音乐的民族特点,体现了民族的特性,表现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它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它反映了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时文化影响等。在音乐的表现中,音乐的民族特点是通过具有民族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体现的。[1]《长征组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的创作曲调采用了大量的民歌,对发展民族特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具体的作品中,民族特点还表现在地方民歌题材和歌舞题材的运用以及戏曲元素加入。不同地区的民歌音调不仅能够表现当地的地域特色,也是地区的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
  (一)地方民歌题材和歌舞题材的运用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它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民族歌曲又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等。在《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四位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的民歌题材素材和歌舞题材,充分体现了音乐的民族特性。在作品《遵义会议放光芒》中,作曲家采用了民歌题材,选用了贵州苗族、侗族的音乐素材来表现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品《飞越大渡河》所使用的题材是船工号子、四川音调,表现了红军渡大渡河的英勇顽强;而在作品《四渡赤水出奇兵》中,作曲家采用了歌舞题材,使用云南的花灯音调表现了红军渡赤水的场面,同样,在作品《到吴起镇》中,作曲家也采用了歌舞题材,用陕北秧歌音调,表现了人民欢庆红军到达陕北的愉悦心情。
  (二)采用戏曲的元素
  一部经典的音乐史诗的表演形式是充满着多样性的,戏曲元素的加入会使得这部组歌增添光彩。在作品《告别》当中,作曲家采用了江西音调,引进了赣南采茶戏音乐素材,表现了百姓亲送红军的军民鱼水之情。江西的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一开始是茶农们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来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内容、唱腔等不断丰富,慢慢发展成了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曲调包括本调、小调,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是江西流行最普遍的地方戏曲,也隐含着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的本地色彩。[2]“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告别》这首作品既表现了老百姓朴实真切的情感,也表现了他们渴望看到长征取得胜利的场景。
  三《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艺术特点
  《长征组歌》作为一部史诗性的声乐套曲,整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贯穿始终,表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长征组歌》的歌词、演唱,每一点都极具特色。
  (一)歌词
  《长征组歌》的歌词是作者肖华在借鉴古诗词的基础上,采用了“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也就是每一段诗词采用四个三字句,八个七字句,一共十二行,由六十八个字组成。这种形式既有统一的格律便于朗诵和演唱,又比较自由,不受平仄、对仗等的限制。如第六首《过雪山草地》中的歌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整部作品使用叙事的方式,从中央红军自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三个方面军在陕北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整部组诗的文字精致凝练,情感真挚,为之后音乐创作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演唱
  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演唱有着重要特色。首先是音乐演唱形式多样,有重唱、合唱、领唱等。组曲的第一首《告别》由三部分组成,采用了混声合唱,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一定要胜利的坚定信心;第二首《突破封锁线》采用了二部合唱与轮唱,是反复二段体结构的进行歌曲;第三首《遵义会议放光芒》采用了女生二重唱、女生伴唱和混声合唱;第四首《四渡赤水出奇兵》通过领唱与合唱,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第六首《过雪山草地》通过男高音领唱与合唱,表现了官兵们同甘共苦的高尚的思想境界;第七首《到吴起镇》采用了齐唱与合唱,表现了欢庆、热烈的氛围。其次,《长征组歌》的用声是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不断变换的。如在《告别》中,混声合唱部分用美声唱法演唱,而中间有一段女生合唱,则采用了民族唱法;《四渡赤水出奇兵》使用的也是美声与民族相结合的唱法;《过雪山草地》是以美声唱法为主,《到吴起镇》又是以民族唱法为主。无论采用什么唱法,演唱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结语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红色经典史诗已经诞生了五十多个春秋,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它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路上艰辛的历程,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先进性本质。它不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功绩,也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组歌》中所包含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保证中华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2] 江宏.淺谈《长征组歌》中民族音乐语言与形式的运用[N].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推进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公安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构建了以数据标准体系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推动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实战为引领,打造平台、创新机制、建强队伍,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升级,提升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有力推动了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发展。本文就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机房的建设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期刊
摘 要:地籍测量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它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本文介绍了国土规划管理中城镇地籍测量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土地权属、土地的数量数据、质量标准、要求与精度不同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土规划;地籍测量;实施  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
期刊
摘 要: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一书描述了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弦弓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变化发展的历史。笔者通过梳理书中对开弦弓村女性群体在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中的变化,对比当今时代中国农村家庭中妇女的生活实际,以期探讨中国农村家庭中妇女在家庭两性分工、财产继承权利以及女性自我意识增强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农村家庭;妇女地位;婚姻生活  引言  本书作者费孝通先生在1936年对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庙
期刊
摘 要:本次调查是对本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社会认知度的调查,分为公众意愿调查和餐饮单位调查,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天水市公众、餐饮单位对餐厨垃圾处置相关政策规定、管理制度的了解及理解程度,掌握对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的支持度和相关建议意见,为推进天水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天水市;餐厨垃圾;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1、1调查问卷
期刊
摘 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随着我国假日经济的兴起,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将成为体育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要自身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去,促进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根据中国游客的需求
期刊
摘 要:所谓寻衅滋事罪,就是在公共尝试起哄闹事无事生非,横行霸道而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故意伤害罪则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九七年将寻衅滋事罪定为流氓罪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寻衅滋事罪这一独特的前身,使其难以摆脱“口袋罪”的命运。伴随着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深入人心,司法机关对寻衅滋事罪存在各种顾及,最终使得司法实务对寻衅滋事罪的应用不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交叉问题
期刊
摘 要:老龄化给我国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增加,给当代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透过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传统民居中的老年人的视角,分析研究当代社会的变化带给传统村落中居住的老年人的影响。  关键词:养老住宅;仫佬族;传统民居  一、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
期刊
摘 要:资格刑历史悠久,且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在中外刑法史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存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刑法学体系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其关于资格刑部分的研究却显得差强人意。一方面,刑法体系中资格刑的种类不完善;现行体系适用方式不多,缺少灵活性;适用对象宽泛,缺乏明确针对性;缺乏与资格刑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另一方面,其刑事思想落后,现代刑法讲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禁止“刑罚过剩”,讲究个别主义
期刊
摘 要:伴随通用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本文归纳了通航训练飞行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提出了保障通航训练飞行安全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通航产业;训练安全;保障  1 引言  伴随我们国家逐渐拓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范畴,低空领域所包含的巨大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通航事业正伴随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而迅猛发展。在我们国家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事业的
期刊
摘 要:一九二六年九月五日在四川万县发生的惨案(也称“九五惨案”),是北伐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帝国主义干涉和扼杀中国民主革命的大罪证,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又一次生动记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九五惨案”事件始末的梳理,不仅仅在于回顾历史,更是对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九五惨案”;历史启示  1925年因“五卅惨案”而引起的全国反帝运动,使英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受到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