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流场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 :木材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neru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螺杆转速和模具温度条件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采用旋转流变仪得到不同加工工艺流变参数.利用Polyflow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挤出工艺对挤出成型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压力场波动变化并明显提高,挤出口模的速度场和剪切速率场均明显提高,黏度场逐渐降低,螺杆转速为20 r/min时压力相对平稳;模具温度对速度场和剪切速率场影响较小,但模具温度越高压力场越小.挤出成型流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木材科学与超分子科学的发展,概述超分子科学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木材超分子科学”的概念,分别从定义、框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产业应用方面对木材超分子科学进行阐述,并对木材超分子科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环氧树脂填充微波膨化樟子松木材,探讨环氧树脂填充前后微波膨化樟子松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主要填充在微波膨化樟子松的宏观裂缝及其相邻的若干个细胞腔内,少量填充在晚材细胞腔内,并在微波膨化樟子松内部形成部分连通的高分子树脂骨架结构;微波膨化樟子松经环氧树脂填充后,体积增大1.61%,密度增加97.37%,热稳定性提高(T-5%分解温度提高了23.18℃,最大分解速率提高了11.08℃);环氧树脂填充微波膨化樟子松的硬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静曲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脲醛树脂(UF)为胶黏剂,竹加工剩余物制成的刨花制备模压托盘,采用正交试验对刨花含水率、施胶量、热压工艺等参数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一定压力范围内,热压压力越大,托盘的力学性能越好,但热压温度不宜过高.在利用MDI胶制备托盘时,建议控制施胶量,避免施胶过量出现溢胶的情况;利用UF胶制备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胶量利于托盘模压成型,提高表观性能.在刨花含水率10%左右,MDI添加量6%,热压压力21 MPa,热压温度125℃的优化工艺条件下,MDI胶制备的模压托盘满足GB/
本文在详细介绍了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对MDC在膜间距离、膜污染和膜结垢、基质、pH以及阴极电子受体等方面的性能优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MDC在海水淡化、废水脱氮、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其它废水处理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为实现实木椭圆榫接合家具节点的可拆装性,提出一种通过五金连接件改良椭圆榫节点的方法,测试T型构件的抗拔及抗弯力学性能,并分析节点加载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失效形式.结果发现,较对照椭圆榫节点,改良五金件连接节点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达到5614.61 N,提升了230%,但破坏弯矩降低了48.6%,刚性系数降低了45.6%.在保留实木椭圆榫外观及可拆装设计的前提下,本研究设计的可拆装式椭圆榫节点能满足多数木制品节点的使用强度要求,为后续实木可拆装式椭圆榫节点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及方法.
为探讨脱木素对木粉孔结构及对相变材料封装效率的影响及作用关系,以轻木木粉为封装基体,将木粉脱木质素处理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将聚乙二醇(PEG)封装于木粉中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分析了脱除木质素对其孔径结构及封装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后木粉介孔增多,孔结构得到改善,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提升至75.1%.熔融温度和潜热分别为53.3℃和137.8 J/g,且在热循环实验后表现出良好
为了高精度测量家具板件孔位,提出一种家具板件圆孔位置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方法,为圆形孔位在线测量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撑.图像经过像素值和距离相关滤波函数去噪处理、自适应二值化处理后,通过本文提出的二次孔定位算法进行处理,通过微调孔位逼近真实圆孔,解决常见畸变孔的位置提取.采用本文算法的试验结果表明,1022块家具板件上4056个圆孔位置检测5次的平均值为100.05 mm,重复标准差为0.041 mm;在±0.5 mm的误差范围内,孔心X坐标、Y坐标的人机测量相符度分别为99.8%、92.9%.
为提升商用车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以某四轮转向商用车为研究对象,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了四轮转向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差动制动控制策略.以横向载荷转移率为侧翻评价指标,建立了四轮转向+差动制动的防侧翻综合控制策略,利用TruckSim和MATLAB分别进行了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工况和鱼钩工况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四轮转向控制,综合控制策略使该商用车的横向载荷转移率最大值降低6.4%以上,质心侧偏角降低了41%,改善了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和道路跟随能力.
提出基于GAPSO-SVM模型的行驶工况识别算法,利用现有的标准工况数据,构建城市工况、郊区工况和高速工况数据库,提取样本特征参数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再采用GAPSO-SVM模型识别行驶工况.将优化后的GAPSO-SVM模型与K-CV-SVM模型、PSO-SV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PSO-SVM模型识别准确率为84.38%,比K-CV法SVM模型、PSO-SVM模型识别准确率分别高出5.59%、2.63%.
介绍了称重法三线摆的结构及原理,以长方块组合体为实验对象,设计了测试方案,通过测试及误差分析获得质心位置与惯性参数,将实验数据与UG理论数据对比,表明测试方案有较高的准确性.以某汽车动力总成为例,验证了实验平台的可重复性,并总结了通过四点测试、复测、增加测量点、增加测试姿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