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己一双慧眼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依笔者浅见,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则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梳理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因果关系。而“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更是从方法论的高度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向,提出有前瞻性、预见性的应对之策。下面笔者拟就这三方面的要求,从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拨云见日,剥茧抽丝
  
  自然奥妙无穷,世事纷繁复杂,人生云诡波谲,答案丰富多彩。对于莘莘学子来说,人世间的一切本已幻若走马灯,叫人眼花缭乱,更有那居心叵测之人、奸猾无耻之徒刻意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以图浑水摸鱼偷天换日,倘若我们一味本着善良的愿望偏听偏信,仅仅满足于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凡事不愿多质疑反诘,不肯多用心推敲探究,必将丧失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迷惑于表象甚至假象,“深刻”之说自然更无从谈起。要想使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我们必须高扬理性之剑拨开假象的迷雾,祭起千里眼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为此,我们就得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训练中不断擦亮自己的双眼,磨砺自己的思想,不轻信,不盲从,通过反复的质疑问难、比对辨析、演绎推理逐渐形成自己的经得起逻辑检验的独立见解。
  就具体的应试策略来说,无论命题人命制的是标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我们都可从“是什么”的角度对其作一番深入的思考探究。“是什么”的问题直接指向认识对象本身,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而深刻的认知是建构整篇作文思想情感大厦的基石。在这个审题构思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拨云见日、剥茧抽丝式等层层深入的思维方法,循着“是什么”的线路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本质原形毕露。动笔破题之后,进入申说、论证、演绎的阶段,我们还要还原自己的拷问过程,再现自己的心路历程,借助类比、对比等技法,进一步充实、丰富自己的认知,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服读者(判卷人)。以2008年高考江苏卷优秀高考作文为例,我们来探究一下考生在“是什么”的问题上是如何拨云见日,剥茧抽丝的。
  例文1好奇心(有删节)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怎样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社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地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面对着“好奇心”这样一个话题,聪明的考生没有满足于庸常的认知和解释,而是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探究和追问“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提出了“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和思考”的深刻论断,从而征服了判卷人。
  
  二、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世界不是各种事物的简单凑合,历史也不是无数事件的简单排列。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中最本质的联系就是因果关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揭示的就是这种关系。写作者作为思想者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在于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广大考生在深入探究“是什么”的问题之后,紧接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学会“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我们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分析一果多因(注意抓内因、抓主要原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互为因果等,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要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要多运用因果论证、假设反推等方法,善于运用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反问设问句、顶真逆序句等句式。请看2007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
  例文2民族之魂——汉语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因为,汉语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呢!它不仅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母辈、祖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丧失了语言载体的古老文明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时,在“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时,小学课堂内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这是前进中的市场化快餐,还是一个大国的浮躁,抑或是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
  母语——汉语教给我们的,怎又仅仅是与人沟通、交流。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的骨气与精髓!
  让我们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
  汉语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来就应向祖辈们许下的承诺,不要让昔日繁盛的古国衰落的故事重演。这庄重的承诺将是我们一生所肩负的重担,它让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珍贵的内核,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文章的作者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深刻揭示了楼兰古国、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明消亡的原因在于语言的覆灭,而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民族精魂的生生不息,实有赖汉语言这一有效载体。
  
  三、烛幽洞微,见机知兆
  
  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把握,对因果关系的有力揭示,虽然也可以带给读者以启示,但是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更有启发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是对事物发展走向和趋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预见,是具有明显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当事物本身的发展态势还处在酝酿、萌芽阶段,人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懵懂无知、浑然不觉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警言妙句该是何等令人惊喜和感激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磨砺从“小”中见出“大”、于“无”里看出“有”、翻“旧”而出“新”的慧眼。
  如例文2中,小作者面对“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却“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等国人熟视无睹的现象,敏锐地意识到对母语的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冷落极有可能导致“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真是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啊!为此,小作者还进一步从“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使命感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那就是“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见解是何等的深刻与独到!
  概而言之,“深刻”既是増分的利器,更是写作和思考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多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勇辩难,掌握思想分析的武器,操练文章写作的技法,许自己一双富有穿透力的慧眼,借“深刻”的翅膀飞向更为高远而自由的思想天空。
  责任编校彭琳
其他文献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同学们失分的高频地段。我总结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心态急躁深入不够,练习欠缺题型不清,方法陌生思考无序。  其实,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无外乎掌握一个观点——答案全在文章中。但是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目时有一个误区,觉得答案一定会是文章中的原句。这样导致同學们在做题时总会受这种思想的干扰,从而做出错误判断。所谓“答案在文章中”是指题目设置的信息可以从文中找到正确依据,或者可以从文本
原题呈现: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分析:  和往年一样,2017
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原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中部)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这所百年老校血脉相连,在历史风霜中经历着潮起潮落,曾有过惠州市乃至广东省办学体制改革范例的光环,也正在经历停滞不前的困扰。但是,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振兴惠高实验学校,擦亮惠高品牌,是惠阳人民的期望,也是每一个新惠实人的责任和义务。重新对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办学思路的科学谋划应是我校踏上新征程、走向新高度的第一步。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年初,我国爆发了一场牵动全国人心的重大疫情,导致了如今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的短缺。1月29日,美国工业巨头3M公司表示:3M在中国工厂和亚洲其他国家工厂,以及欧洲和美国都已经在增加产能,确保供应。在3M天猫和京东旗舰店脱销的3M口罩产品,我们正在进行全力补货。对于3M官方旗舰店
江南运河第一闸—镇江谏壁船闸  站在镇江谏壁船闸之上,京杭大运河航运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一艘艘运输物资的船舶穿梭不息,船上满载着水泥、黄沙、矿粉木材、成品油等物资。  江苏镇江,古称润州,居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大运河在镇江境内包括两个分支:一段是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另一段为苏南运河。  作为一座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城市格局及发展变迁与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两个管理学定律可以指导我们的高考作文训练和写作,其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会影响到评卷老师对作文的评价。  一是“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其核心内容为: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块。木桶效应在高考作文写作和评卷上有清晰的折射,由此可有两个推论:其一,你的作文整体和局部上都没有明显的问题,乃至都比较优秀才有可能得高分。其二,只要你的文章有一两个明显的缺陷,得分必定因此大打折扣,比如偏离题意、中心
历史教师思考教的方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这需建立在教师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任何学科的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会进行形式多样的跟踪了解。但这些跟踪了解多集中在同一学段内,较少关注跨学段的内容,而这一情况在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更加明显。不明差异,不知学情,很难高效教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什么是CIL教学模式  CIL教学模式,是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李艳燕教授等学者在结合5E[1]教学模式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后所形成的的一种新型的STEM[2]创新教学模式,在科学教育领域受到高度的关注。  CI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初探→讲解→深究→分享→评价→反思[3]。初探阶段是学生初步探索的阶段,作用在于明确主题、唤醒固有知识经验;讲解阶段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核心知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2016年7月12日,英国教育部决定,未来4年,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5400万美元。据介绍,这项改革涉及全英约一半小学。不仅如此,英国还建立了35所专业数学教学中心,作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  关于“中式教学”,争议由来已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为上的考核体系等,都动
【背景材料】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八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要加大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