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从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时间 汗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现在的课堂教学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在看中学,在想中学,在议中学,在演中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上不浪费一分钟,唯有如此,才能把学生从“时间 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一、让学生自学,找出困惑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大作家的小老师》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愉快的、轻松的气氛,提供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老师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生1:小老师是谁?(老师在“小老师”下打问号)
  生2:小老师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又在“小老师”下打问号)
  生3: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老师在“大作家“和“小老师”中间打问号)
  师: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怎样去解决呢?
  生4:读书。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读书吧,碰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书后的生字表,或者问老师、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在讨论交流环节,有的学生说,我知道小老师是小姑娘娜塔莎;有的学生说小姑娘可爱极了;还有的得意洋洋地说,我学会了几个生字……这正是我所要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质疑本身就是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过程。通过质疑,学生进行了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二、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展示学习成果
  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合作的基本手段。每个小组以前后桌四人为宜。小组中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教师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责任,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白自己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对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总结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读课文,读后想一想,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把小姑娘看做自己的老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组读课文,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引导)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个同学都要多读几遍课文,然后各小组统一意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老师收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生: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话,使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萧伯纳才会把小姑娘看做自己的老师。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一下他们两个人。(引导学生想象两人对话的有趣场景,在读中感受萧伯纳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不空讲道理。)
  高效课堂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学生动起来了,在同学面前讲出来,从观众变成了演员、当事人,构建了一种新的课堂秩序。
  三、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复述是拓展训练的一种方式。《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简洁,但结构完整,内涵丰富。指导复述的意图是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因此,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或者进行创造性复述,而是尽可能用课文中的词句复述。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主战场。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的目标。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我们要把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发知识的宝库,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有效、多向、高质量地互动。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强调了兴趣对学生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我们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想学语文,会学语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呢?    一、巧导激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趣味『生及激情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1.谜语、寓言、故事巧妙导入。低年级学生喜
提起感冒,无人不晓,但对“流感”、“感冒”的内涵有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此简述其区别,以帮助读者有效地预防。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结构有了巨大变迁,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产阶级群体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由于身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中产阶级开始关注自己身体,发现身体存在诸多
提起课堂创新,我们脑海中便会与“自主探索”、“质疑释疑”、“拓展运用”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词汇联系起来。然而,纵观我所听过的一些语文课,却发现有许多课堂片面追求创新,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放羊式”,忽视了最重要的“实效”。我以为,创新与有效并不矛盾,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为学生寻求更好的发展。    一、自主需有“统帅”  在课堂上,我们常喜欢让学生自主读文,提出问题,然后交流
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常因御寒不当而受凉,感冒咳嗽就成了常事。止咳祛痰糖浆因其服用方便。效果明显,自然就成了许多患者的首选。但选用糖浆来治病,千万别把方便当随便,若使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