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全唐诗选》的诗学理念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嘉靖年间,李默、邹守愚所编《全唐诗选》以儒家传统诗教为宗旨,强调诗歌的教化功用,倡导温柔敦厚、雍睦和平之风,重视诗歌对人性情的归正与涵养作用.其选诗以高棅《唐诗正声》为主要底本而参之以高棅《唐诗品汇》和杨士弘《唐音》,具体选诗体现出以李白五古为正宗,重视李商隐、张籍、王建等中晚唐诗人的鲜明特色.此选给予盛唐以下诗人,特别是晚唐诗人以高度关注,在明中期的诗歌复古思潮中弹出异响,客观上为中晚唐诗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剖析了国企安全生产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现实差距,提出了安全生产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路径措施:深化政治建设提升引领力,抓好有效覆盖提升组织力,促进深度融合提升推动力,加强群团作用提升凝聚力,强化监督考评提升驱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使“根”从基层扎牢、“魂”从堡垒筑强,就能本固基稳,扛起安全生产“泰山之重”的责任,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稳致远.
针对一种无人机甲烷泄漏巡检平台,设计测试该平台稳定性、指向性以及甲烷遥测仪性能的实验,对其总体性能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悬停模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悬停高度下最大漂移距离平均值小于1.08 m,且指向性较为准确,连续控制云台俯角下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不同控制云台俯角下最大漂移距离平均值小于2.02 m.甲烷遥测仪最远探测距离大于100 m,在悬停和巡航测试下对不同浓度甲烷标准气体具有较高灵敏度.
《文心雕龙》是文论,《史通》是史学,何以一部文论作品会对一部史学著作产生深刻影响?其具体影响又是什么呢?刘知幾在认真分析《文心雕龙》何以产生的基础上,第一次大量引用《文心雕龙》、并明确标注刘勰之名及其著作.实际上,并非《文心雕龙·史传》篇,而是刘勰对“文”的基本观念,使得刘知幾找到了史学的安身立命之所,找到了可以一显身手的天地.《文心雕龙》所谓“文之为德也大矣”的理念,被刘知幾贯彻到史学观念之中,其“远矣大矣”的“文”正相当于“史”;刘勰对晋宋以来“文体解散”的批判则成了刘知幾的理论武器,被他巧妙地运用到
明初自实行“海禁”政策后,海上走私活动一直零星存在,但到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则开始活跃.与以前主要为沿海卫所军卒不同,这时期形成了由普通商民、海防军官、沿海豪势、册封使节、权贵人物等多种势力参预走私贸易的复杂局面.虽然明政府通过增补新的条例打击走私,普通商民的走私活动被有所扼制,但闽粤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的走私活动却在抬头,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与权贵利用出使占城机会前往满剌加贸易不同,闽粤走私商人则多与来广东朝贡的番商交易,由此形成内商走私贸易与外商朝贡贸易相互依存的局面.
鼓吹节烈与批判节烈两种原本相互对立的话语在抗战时期重新激活、交错出现,并共同以民族救亡为旨,这一看似合理而又矛盾的现象值得深思.老舍信仰“国家至上”,创作了颂扬女性殉国的节烈剧本,丁玲则承接“五四”的批判精神,在小说中表达了鲜明的反节烈立场.两位作家都遭遇了现代性的困惑,老舍的救亡热情难以协调节烈书写,丁玲的启蒙理想也难以抵御道德偏见.在颂扬与抵抗之间,映射出传统节烈观的现代变奏以及启蒙与救亡话语在现代中国复杂的发展变化态势.
地方性是具有主体连带性、文化实践和价值导向意义,承载着情感内涵、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话语的文化体系.西方一元现代性的发展,以资本逻辑为宰制,将地方性肢解为碎片化的“文化乡愁”,文脉延续和身份认同出现危机.当下,宗祠的“礼俗化”重塑,正是旨在重建地方性的实践努力:塑造血缘文化共同体,强化身份认同;兴建宗祠博物馆,营造民俗文化空间;将祠堂改造为礼堂,打造新时代文化综合体.以此为鉴,要解决中国地方性的“现代性”问题,需要秉持守变结合、合力推动、文化自觉的原则,坚持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从而将文化遗产转化为适合并
陈彦的《喜剧》在生活与生命常态的表现中,融入戏剧性因素,形成了“不奇之奇”的风格.小说通过现实生活多层面的真实性表现,借助荒诞、魔幻手法,穿透日常经验,深入民族深层精神结构.通过时间维度上的“传统”和空间维度上的“乡村”,小说讲述不无矛盾又蕴含希望的繁复的中国故事.
近年来,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一直低于女性,且男女预期寿命呈拉大之势.这导致丧偶女性的晚年生活质量随之降低,也将导致国家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受损,亦不符合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鉴于个体是嵌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因此,男性预期寿命偏低的原因可从社会结构视角得到解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结构、职业结构、社会分层结构以及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等制约着男性预期寿命的提高,为提高中国男性的预期寿命,应从优化社会结构加以着手.具体而言:一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的民生保障水平;二是平衡地区发展,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
18世纪意大利主权性论战,是与欧洲理性主义和启蒙思想相并存的政治话语,不同于阿尔卑斯山以北欧洲地区的“主权”话语,意大利半岛的改革和论战呈现出“宗教-政治”特征,它与东方的“中国礼仪之争”共同构成了罗马教皇国扩张背景中的主权性叙事.意大利半岛“主权性”辩论是由受到启蒙运动影响、并在意大利完成范式转换的詹森主义者和其他君主主义者共同进行的,它是一个半岛内天主教启蒙和君主国家形态重塑的政治改革和思潮,具有“政治—宗教”特征.该论战,表现为“管辖权之争”的形态,即教廷对世俗统治的“篡权论”、君主的教会管辖权和世
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提出历史剧创作中“古今共通”的语言原则,既是对自己历史剧创作失败与成功的总结,也体现了在文艺大众化语境中的独特见解.相较于其他抗战历史剧,郭沫若对于《虎符》的修改主要集中在语言方面,可以从中探究其历史剧语言“古今共通”观念的形成,及相应的历史剧语言的创制和调整.一方面,在全面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中吸纳市民大众熟悉的“旧小说式的白话”,成功地营造了“古代的幻象”.另一方面,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转换中,郭沫若侧重历史剧语言的当代性和规范化,使之符合“今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