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下高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jg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调查访谈法等对广东省高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分析。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下高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举措。提出:构建政校行企联动互助、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增设基地和培训项目扩大服务区域范围,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服务质量;优化完善基地软硬件建设,培育基地精英师资团队;依托职业联盟共建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群等。
  关键词:政校行企 高职体育 技能培训 基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0(b)-0198-03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其中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運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双证毕业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使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也成为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部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可以说是高校学生毕业以后的上岗证,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择业中的拓展。随着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高校体育专业也在蓬勃发展。然而一方面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学生却岗位胜任力低下。这说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如何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与能力标准来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后的“人岗匹配”,实现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出口与企业人才入口之间的无缝对接。高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体育专业和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结合自己兴趣特点获取职业资格的平台,促进了体育行业与产业专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基于此,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下高职院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为高职院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提供可选择的思路、方向和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各地市15家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研究对象,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路进行深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中文数据平台等中文数据库,收集和分析了大量国内外高校有关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面专业研究论文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文献资料。
  1.2.2 调查访问法
  走访广东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东莞市体育局及基层镇区体委的领导和专家,省内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专业培训师和考评员,体育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等,调取了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近3年全省体育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鉴定数据统计表等。对广东省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和鉴定情况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情况分析
  2.1.1 广东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属性、培训项目及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据统计,广东现有体育技能培训基地51家。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组成的体育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包括:体育俱乐部类基地6家,体育各项行业协会类基地8家,体育企业类基地9家,体育场馆类基地5家。学校类基地23家。其中,高等院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共计15家,占广东体育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比重为29.4%。包括:本科院校类培训基地共9家。其中,高等体育专业院校1家;高职院校类培训基地共6家。其中,体育专业高职院校2家。高职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占广东体育技能培训基地比重为11.8%。
  目前,广东各高校培训基地已开展体育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项目共有游泳救生员、体育场地管理、体育经纪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4个特有职业(详见表1)。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包括8个工种:游泳、网球、武术、健美操、健身教练、跆拳道、潜水、体育舞蹈。由表1可看出,广东省高校体育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的培训鉴定项目以及分布区域和布局不够全面和完善。在全省21个地级市只有9个城市设立了高校体育培训基地,而且过于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其中,珠三角区域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共有11家。包括广州7家,珠海2家,东莞、惠州各1家。深圳、佛山、江门、中山和肇庆5个地级市均未成立和设置高校培训基地;粤东地区4个地级市中只有揭阳1家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汕头、潮州和汕尾3个地级市均未成立高校培训基地;粤西地区只有湛江1家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茂名和阳江2个地级市还未成立和设置高校培训基地;粤北地区有罗定和梅州2家高校体育培训基地。韶关、清远和河源3个主要地级市均未成立和设置高校培训基地。
  2.1.2 广东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培训鉴定工作成果分析
  调取近三年广东省体育技能培训计划和鉴定数据统计表,结果显示:2014—2016年全省51家体育技能培训基地鉴定的总人数共34205人。其中,高校基地鉴定人数达10873人,占全省基地鉴定总人数的31.8%。高校基地近三年鉴定人数分别是2706人(2014年)、3375人(2015年)、4792人(201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广东2016年的体育院校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47万人。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1.3 广东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主要问题分析
  经调查研究发现,广东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区域特点和项目需求较为明显,整体呈现各自为营,独立发展的态势。高校培训基地缺乏专业系统的宣传和途径,和地方体育行政管理基地以及体育产业和经营性体育团体基地之间未形成良性互动。生源主要是高校学生,培训对象单一,专业局限性较强,后续生源补充无法保障,培训生源和项目达不到系统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鉴定考试未通过而后期的专项辅导培训跟不上,造成培训对象“培后服务”不及时不到位。高校基地体育专项技术、技能和理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滞后,高校基地培训导师和鉴定专业考评员团队的缺乏等种种因素已经成为高校基地建设发展的短板,是阻碍高校培训基地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3 东莞职院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举措
  2011年6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体育系。2011年9月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现有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以及学前教育共计3个专业。体育系在校专业学生226人。2014年8月,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广东省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培训基地(编号:64003006049)。2015年10月,学院被东莞市体育局命名为“东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基地现有国家等级考评员2名;国家级培训导师2名;省级培训导师11名。目前,东莞市公办和民办普通高校共有10所。开设体育专业的有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院两所公办院校。东莞篮球、举重、网球、羽毛球和游泳等体育项目群众基础扎实。近几年参加基地体育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人员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退役运动员和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之外,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各行业欲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培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为东莞职院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储备了稳定的生源以及体育专业后备人才。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前景广阔。
  3.1 构建政府管控,学校服育,行业调配,企业供岗联动互助协同发展合作模式
  建立高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体育行业、产业和企业单位为主体的委员会专家,共同参与高校基地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建设并形成良性互动。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相关规定,加大持证上岗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从业人员职业要求。保障体育行业良性发展。每年通过对本地辖区内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统计工作,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日常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以及岗位供求情况。据此,可精确掌握需要持证上岗的体育特有工种岗位以及高危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配备标准及数量。例如:游泳救生员、游泳指导员、健身俱乐部、户外休闲体育高危险项目攀岩、潜水、滑降等等。根据本地本年度体育市场和相关产业对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各类职业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登记、分类、统计并梳理。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和岗位专业人才缺口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统一的部署,依此制订本地年度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岗位和专业人才需求培训计划。同时,对社会发布本地区相关体育产业特有工种岗位,特别是高危体育产业就业岗位必需持证上岗的政策和规定。加大宣传、监督和巡查力度,做到责任到岗,岗位定人。杜绝一证管多家,挂证人不在的混乱现象。政府推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明确的就业指导,使得参与培训和谋求就业岗位的专业人群具有明确学习目的和就业方向。使得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技能培训基地、体育各行业领域以及用人企业互为倚重,互补互助,均衡协同发展,使体育产业就业市场和人才配给良性循环。该模式能够全面统筹、科学规划、目标明确、有据可依、按需定培、扩大范围、均衡调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互赢。
  3.2 增设基地和培训项目扩大服务区域范围,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服务质量
  据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理科体育版)显示:截至2017年7月,广东省开设体育各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35所。包括普通高校19所,高职高专院校16所。经过统计显示,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2017年计划招生体育专业学生人数共计2658人(不包括自主招生和扩招等)。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普通高校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这些都促进了高职院校体育相关专业良性发展和不断壮大。高校体育专业人才、退役运动员和体育产业相关的社会从业人员,是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人才储备,也是体育行业和产业最为稳定的人力资源库。因此,增加高(职院)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数量,增加高(职院)校基地体育技能培训鉴定项目种类,提升培训基地的规模和服务质量,扩大基地的辐射区域和影响力,开发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训市场,是高职院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
  3.3 优化完善基地软硬件建设,培育基地精英师资团队
  依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评估考核标准》对高职基地软硬件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以评促建并逐步完善。针对高职体育技能培训基地的自身特点,评估培训基地软硬件等方面基础建设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基地现有培训项目的种类,统计培训生源的区域分布,同时根据所在区域体育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分析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消费特点,进一步明确高职培训基地的发展方向。灵活培训项目与课程的设置方向,增强体育行业职业技能人才的适应性。
  加强基地培训导师和专项考评员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构建基地高水平、高技能精英培训教学团队。定期进行专项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基地专项培训导师和考评员的学历、职称和岗位操作技能。招聘或引进紧缺项目的培训导师和考评员。同时,建立兼职培训教师人才库,加强高校基地之间培训导师和考评员的切磋交流。通过下企业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来提升基地培训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通过参与国内体育行业的各项技能竞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走出校园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体育理论指导以及专项技术、技能等服务工作,提升基地的服务质量。
  3.4 依托职业联盟共建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群
  借助政校行企协同发展的职业联盟,依托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共建校内外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群。扩大高校基地培训和鉴定人群的范围。促使基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和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吸引社会体育产业和企业从业人员来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和深造。利用走出去的机会为社会上体育产业和企业提供送培训、送技术、送人才以及上门鉴定等服务工作。为企业进行定向培训以及企业从业人员就业定制培训等。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关键时刻,呈现数量不足、分布区域不均且覆盖面较小,布局规划不合理以及项目不全的局面。各基地建设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
  建议构建政校行企联动互助、协同创新发展的合作模式;增设基地和培训项目扩大服务区域范围,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服务质量;优化完善基地软硬件建设,培育基地精英师资团队;依托职业联盟共建高校体育技能培训基地群等。与体育行业专项协会合作共建人才需求配给平台。利用互联网 研发体育职业社会就业需求和在线专业人才工作分配及管理APP软件,解决区域体育行业就业岗位和从业人员实时供需、调动和配给。利用大数据掌握、监控和调配人才与就业岗位的需求,并以此调整和加强需求人才的培训和输出。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理科体育版)[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77-379.
  [2] 胡立.浅析高尔夫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J].职业时空,2015,11(3):81-83.
  [3] 易军,唐清安.重庆市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3):38-40.
  [4] 吴筱珍.安徽省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现状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1(1):69-72.
  [5] 王步.江苏省体育院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5):70-72.
  [6] 王毅.普通高職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与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5):91-93.
其他文献
要点:  1.东亚各发展中国家,产出已普遍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一些国家的产出速度增长已接近危机之前;  2.随着产出缺口迅速的弥补和私人投资强劲的恢复,大多数东亚国家开始放松刺激经济的手段;  3.大笔资金流的重归,通胀压力风险的提升,不断攀升的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提出挑战;  4.经济正在稳步复苏,许多国家的注意力转到应对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上来。    一、经济持续恢复    与之20
一年又一年。像叶子一天又一天,望眼欲穿,重复着无尽的等待。风传来的任何一点好消息都会使你激动地战栗。你独自等到白首,却等不来那个温暖的胸膛。人生,是不是就此谢幕?你说,“不,我只是睡一会儿。谁敢保证,黄昏的时候,他不会来敲我的门?”你说,“他会带进来一阵风,在耳边,轻轻地唤醒我的幸福。”  于你,相爱、离别和想念是再自然不过的自然规律,扯动你全部的神经,耗尽你最美丽的青春。而你,并不沉沦。一个美好
两篇小说,花开两朵,显现了小说家徐衎的两幅手眼和两种好。一边是凡起笔作文者大抵难以遏制的冲动,塑造一个融会自我、他人的经验并加以虚构的“我”,在故事中倾注个人的情感与寄托;另外一边,是以观察者的姿态讲述他人的?故事。  我是在鲁迅文学院见到徐衎的。关于徐衎,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他善于也乐于聆听。他的眼睛焦灼、惶惑、诚恳地渴望着什么,他抬起头认真注视台上的讲授者,他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周遭的人与事。看着他
中国古代社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发展出两套平行的赈灾系统,一是官方赈灾系统,称“官赈”;一是民间赈灾系统,称“义赈”。到晚清时,随着一个既有财力、号召力,又有社会关怀的绅商群体加入义赈之列,义赈获得了空前的成绩和影响力。而同时,由于晚清吏治的腐败与官僚体制的僵化,官赈虽然在资金调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赈灾的效率与信誉,都远远落后于义赈。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徐海一带从四五月份开始
“鲸鱼的尸体在深海中,仍将滋养其它动物十五年。”这是来自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句,果壳网编辑E nt_ evo补充说,“这个是真的,这叫“鲸落”(Whalefall),当鯨在深海区死去的时候,尸骨落在两千米深的海底,可以维持其生态系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曹雪芹、鲁迅,乃至钱钟书、张爱玲,都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学界的“鲸落”,无数次级消费者依附他们而生存。在张爱玲被过度消费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读
[摘要] 民间融资活动作为资金周转的重要补充,对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民间投资同时也潜藏巨大的风险。本文以温州市苍南县的民间融资为例,分析了民间融资的主要去向,以及民间融资对苍南县经济金融的利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民间融资影响对策    近年来,由于苍南县没有上市企业,也没有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中小企业及个体
《雨果》是一个3D儿童片,改编自Brian Selznick的小说《造梦的雨果》(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表达的却是一份标准的影迷情怀。大概是因为除了导演和主创人员,就连小说的原作者自己也有着引人注目的“电影身份”—David O.Selznick是《乱世佳人》的制片人。而导演老马丁在尽量保持原著内容的基础上也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让2004年与他合作过《飞
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两会”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每年的全国两会,媒体版面上总是各种议题,各种热闹。房价问题、医疗问题、农民问题……年年两会话相似,而在热闹的话题之外,重新审视两会本身,有些你不得不知的政治常识。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了解了两会本身的历史与运转,也就更了解中国。  人大政协会议“形影相随”为哪般  两会虽同步举行,但使命
本刊讯4月1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传达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全局高度认识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抓好工作落实,全力搞好夏季粮油田间管理、春播春管、“菜篮子”产品生产等工作,千方百计夺取夏季粮油和全年农业生产丰收,促进农业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价格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青年的娱乐方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斯诺克运动就是这样一种适合年轻人运动的体育项目。随着丁俊晖在2005年分别夺得中国公开赛和英国锦标赛的冠军,斯诺克运动也在我国迅速刮起了一阵旋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斯诺克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剖析斯诺克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推动斯诺克运动的良好和谐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斯诺克运动 丁俊晖 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