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宽城一带新见早期长形圆首大刀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05724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们见到几枚比较特别的早期长形圆首大刀材料,对于重新认识刀币的种类与演变,探索其起源与归属均有帮助。现作简要报道,以飨读者。
  2006年 9月,见到一枚早期削刀,据说出自河北涞水白涧乡容终村一带(拓1,插一上图1)。通体绿锈,修长,厚重,脊背无郭。重66g。通长20.3,身长120,柄长60,环径26×24,孔径18×13,刀身上下宽18、中间宽16,柄上宽9、下宽8mm,刃薄无郭。柄与环交接处明显凸出(包住环)。刀身脊背至刀口从厚到薄,呈斜坡状。脊背与柄交接处宽6,往刀首方向逐渐变窄至1mm。首刃与刀刃相接处呈弧形。柄部面背有2条竖线,但不明显。
  


  2006年4月见到一枚早期大型原始刀币,据说出自河北涞水白涧乡容终村,是挖沙时发现的(拓2,插一上图2)。生坑绿锈,修长。重43.5g。柄厚实,面、背各有2条竖线。刀刃部无郭。刀脊背外郭线较凸出。刀身脊背下部与柄交接处宽5mm,往刀首方向逐渐变窄至1mm。通长194,身长120,柄长53,环径27×21,孔径15×10,刀身上宽18,下宽均15,柄上宽11,下宽9mm。首刃略有残缺。首刃与刀刃相接处呈弧形。
  2005年秋,见到两枚大小有别的大型刀币,据说出自河北宽城与辽宁建昌交界一带宽城一方的汤道河镇大石柱村,是挖坑栽树时发现的。
  


  大者重22.5g,修长(拓3,插一上图3)。柄薄平,面、背各有两条竖线。刀身与刀柄交界处有一条横线。刀刃部无郭。刀脊背外郭线较凸出。刀身脊背下部与柄交接处宽4mm,往刀首方向逐渐变窄至1mm。通长185,身长116,柄长50,环径25×20,孔径14×12,刀身上下宽均为17mm。柄上宽1,下宽8mm。首刃与刀刃相接处呈弧形。
  小者相对比较轻薄,刀身稍窄,修长。重18.2g(拓4,插一上图4)。柄比大者更薄,面、背各有两条竖线。刀身与刀柄交界处不见明显横线。刀刃部无郭。刀脊背薄。刀身脊背下部与柄交接处宽2.5mm,往刀首方向逐渐变窄至0.5mm。通长186,身长110,柄长56,环径25×20,孔径14×10,刀身上宽16,中部及下宽15,柄上宽10,下宽8mm。首刃与刀刃相接处呈弧形。
  这几枚刀与以前所见大宗刀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刀身修长,刀身上下宽度差别不大,刀首刃部与刀身刃部相交处呈弧形,刀身长,刀柄短,形制基本相近。从大到小, 演变有序;由重变轻,规律可寻。尤其是发现具有演变关系的这种样式的削刀。参照对中山国、赵国直刀首部特点的通行称谓,本文暂且称这种刀为“早期长形圆首大刀”。与这种刀样式接近者,以前我们见到过几枚:
  1.出自河北易县,通长约183、刀身长约113、柄长50、环经12×15mm,重28g(图1)。由于此刀与一般的削刀有明显区别,当时我们认为“易县发现的大刀,时代较早,比早期尖首刀还长还重,也当是早期尖首刀的一种类型,其与其它刀的关系如何,还有待新的发现和进一步研究”。
  2.出自易县与涞水交界一带,通长188、身长114、柄长53、环径23、孔径16、刀身上下宽均在16mm左右。柄上宽11、下宽9mm。重27.7g。
  


  3.涞源境内发现,背弧式削刀一件,背部弧度较大,体大修长,重88g。通长217、身长129、柄长65、环径31、孔径23mm。刀身上宽18、下宽20mm。刀柄上宽11、下宽10mm。柄下端衔环处凸出明显。
  4.出自延庆军都山所谓山戎墓地,其中III式削刀,大体属于本文报道这种样式刀。如标本YYM168∶8(玉皇庙),通长202mm(图2)。尖首刀币标本如YHM44∶5(葫芦沟),通长160mm,尖首最宽处32mm,属春秋晚期或者春战之际墓葬。报道者据此“推测燕国及其邻近地域最早出现的刀币——尖首刀,很可能源于山戎文化日常必备的生活用具青铜削刀”。
  新见的这种样式的刀,如果弧背变为直背,缩小若干,则与中山国和赵国的“成白”、“甘丹”等圆首直刀类似。很显然,圆首直刀的造型有可能是受到这种刀的影响。考虑到“成白”刀刀柄比“甘丹”刀等刀柄要长的特点,其与“成白”刀的关系更为接近,它们是否具有先后的渊源关系,因中间有缺环,还不敢确定。《中国钱币》2006年2期报道了在平山县蒲北村和灵寿县冈北村各发现一枚早期类似“成白”刀(图3)的中山国直刀(图4)。相信今后还会有新的发现,中间缺环似可弥补。
  过去我们将所见的原始刀或无字大刀划定为甲型I式,一般通长在163-177mm左
  右,重14.8-23.6g,推定为春秋中期。而本文报道出自涞水的原始刀币通长194mm,
  重达43.5g。出自宽城的大小二刀,通长185和186mm,重22.5和18.2g。因此,我们暂且将涞水重达43.5克的刀推定为春秋早期,将宽城的两枚刀推定为春秋中期,将削刀推定为春秋早期或稍早。准此,可将重28克出自易县的刀和重27.7克出自易县与涞水交界一带的刀定为春秋早期与中期之际。军都山玉皇庙通长202mm的削刀出自春秋晚期墓葬,削刀的年代可能早于墓葬的年代,似可推定为春秋中期。
  


  这种刀与怀来、盂县、灵寿等地所出宽大的尖首刀明显不同,族属或国别当不同,应属另一演变系统。是否一定属燕,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依据。其与直刀的关系,尤其是与“成白”刀的关系如何,都还有待深究。这类刀的发现地点,涞源、易县与涞水相距较近,但与宽城相距较远。宽城与承德较近。延庆与易县、宽城都有一定距离。这类刀的流通情况及相关问题,由于发现或报道的材料有限,目前还难以作出肯定性的结论。
  总之,这类刀的材料还不多见,是新发现的品类,为研究及追溯这类长形圆首刀的演变、流通、族属及年代提供了新的信息。
  这种刀的演变序列目前大致可排比如下:
  涞源削刀(重88g) → 涞水白涧削刀(66g)→白涧大刀(43.5g)→易县大刀(28g)→宽城大刀(22.5g)→宽城小刀(18.2g)••••→早期直刀→成白刀
  除此,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晚期一号墓出土有4把类似的削刀(图5),一件长192、宽17mm,属于文书工具,为削竹简之用。荆州一带楚墓也经常发现有这种样式的刀。如江陵望山M1出土两件铜削,分别长274和305mm。江陵九店东周墓出土有削刀10件,刀身弧形的一件长255mm,刀身较直的一件长332mm。看来,这种样式的削刀当时较为常见,但南北可能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南方的刀主要是文书工具,与刀币没有关系。北方的刀则演变为刀币。
  
  注释:
  ①见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289、309页,中华书局,2001年。
  ②田光 赵志鹏《记新见数枚削刀和原始刀币》,《中国钱币》2005年2期。
  ③田光 赵志鹏《记新见数枚削刀和原始刀币》,《中国钱币》2005年2期(图一:4)。
  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年8期4、29页,图版肆;5、33页,图版肆,34页。这批墓葬的族属有不同看法,可参考林沄《从张家口白庙墓地出土的尖首刀谈起》,陈平《从军都山戎族墓地的发现谈尖首刀的起源和国别问题》,二文具见《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⑤记得2001年在太原召开的先秦货币研讨会上,除我们发表了易县这枚刀以外,河北的石永世、张洪印先生提交了《易县出土燕国早期尖首刀化》一文,讲的就是这种刀币。尽管现在我们一时难以找到这篇论文,但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他们主张这种刀是“燕国早期尖首刀”。
  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11月。
  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106页、图七二:23、图版四二:1下,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256页,图一六八:12、13,图版八三:9、八四:6,科学出版社,1995年。
  (责任编辑 高聪明)
其他文献
香港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先生,早年在上海主集银币铜元。1944年已参加上海中国泉币学社活动,在第147次、148次及153次例会上,先后出示宣统大清己酉五文、民十六年陵墓面背各半银样币、广东番版三钱六分、银圆二钱、大清壹圆背文样版等。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曾参与鉴定一枚银币大珍“奉天库平一两”。据现任香港钱币研究会副会长郑宝鸿先生忆述:当年张氏与同好经常到银楼选购珍稀银币,收获不少。  当时银币售价
期刊
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途中,中国革命的金融工作者也同红军战士一样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他们除了行军打仗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还进行了大量的经济、金融工作,特别是利用有利时机适时发行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为迅速补充红军给养,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恢复做出了贡献。  在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以下简称国家银行)于1932年成立,下辖福建、江西两个分行。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时
期刊
严格说“农会会员证”不算一种“币”,但由于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以及和普通铜元的奇妙结合,在铜元界和徽章收藏界均受到重视。笔者同时发现的有多枚,均为20文型铜元改制,除编号不同之外,文字、图案完全一样。正面文字除了“会员证”三字之外,底下的六个字是“士敏县农会制”,多数笔画简略,难以辨认,加之“士敏县”目前已不存在,在历史上记载也很少,因此很多收藏者、研究者往往无法正确解读,多数人甚至误会为第一、二次国
期刊
在苏区货币史研究中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疑问,2001年11月在赣州参加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70周年的研讨会时,学会的老前辈吴自权先生问我:“所有苏区银行发行的钞票都没有骑缝章,为什么唯独你们上饶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发行的钞票有骑缝章”?我说我也注意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搞清楚。先生交代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为什么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发行的钞票有骑缝章,它的作用是什么?每一张钞票上都有两个半枚的骑
期刊
2006年7月26日,《金钱会及其铸币》一书在杭州赞成宾馆举行了首发式。全省各市钱币学会的秘书长参加了首发仪式。《金钱会及其铸币》是浙江省钱币学会的研究课题,并列入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研究课题。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多次到金钱会起义和活动地——浙江平阳、苍南、瑞安及福建省的福鼎等县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大量的史料,见证了许多“金钱义记”铸币实物,为研究和编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太平天国革命
期刊
李铁生教授的新著《古波斯币》已于2006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54页,另8页彩色图页。涉及阿契美尼德,帕提亚,萨珊三大王朝六十多位君王的典型币例约300幅。定价22元(包括邮资)。  这是李铁生教授继《古希腊罗马币鉴赏》,《拜占庭币》之后丝绸之路古国钱币的又一力作。  欲购者请与100011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号北京出版社科学生活中心廖琼女士联系。电话(010)5857 2288。  又
期刊
江西省钱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9月24日在南昌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高小琼,人行南昌中支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郭杰忠,江西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李和生,人民银行省内各市中心支行分管学会工作的行领导,驻昌金融机构、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团体会员代表和部分个人会员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江西
期刊
甘肃省钱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于11月24日在兰州召开。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陈有安、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黄锡全、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以及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领导,省内金融系统的领导,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及全省钱币研究与收藏专家的代表近百人出席大会。  大会审议通过了张志峰副会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所作的《甘肃省钱币学
期刊
由中国钱币学会主办、厦门市钱币学会承办的“中国历代货币发现与研究新收获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戴志强、庞则义、黄锡全,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厦门市钱币学会会长王妃嫣,亚洲钱币学会会长黄汉森,亚洲钱币学会学术顾问刘嘉斌,北京大学教授吴荣曾,复旦大学教授叶世昌,以及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金融界、文博界、大专院校等部门的专家、
期刊
2007年年初的一天,我们在报国寺的钱币市场上发现了一枚“武平”类方足布,当时甚感惊异,因此种类方足布以往从未发现过,我们三人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品种。经询问摊主后得知,此枚布币乃是去年六月在距报国寺市场不远处原义利食品厂施工工地出土的为数众多布币中的一枚,并且是刚从二、三十枚锈结在一起的一块布币疙瘩中新剥离出来的。我们仔细端详了这枚小布,此布整体上看去,绿色底锈间有红斑,锈色入骨,其外观斑驳陆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