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涂色,即为设计好的作品上色,它是一个涂鸦色彩的动态过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涂色教学无足轻重,只要教会学生设计作品,要求他们准备好上色工具,如彩色笔、蜡笔、水彩颜料等,学生们自然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还有的教师认为,涂色这么简单的美术实践工序,只要在低段的美术教学中,加以强调即可,不需要大费周章。事实上,涂色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它不仅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低段美术教学中,同时也活跃地穿插在各个年段的美术课堂中,对于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促进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搭配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探索,谈一谈如何以“想象与色彩”的翅膀,放飞学生们的创造力,激活小学美术涂色教学。
生活色彩,激发情感体验
涂色,简而言之就是涂上色彩,要让学生们学会涂色,学好涂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并且与色彩做朋友。对学生而言,色彩的来源应该是丰富又多元的,它不仅来自于我们的教科书、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多彩的教具甚至是范作,还应该从课堂回归到五彩斑斓的生活中,从具有生命力、说服力、感染力的生活色彩,引发他们对色彩的真实体验,丰富涂色教学的生活内涵,激发他们涂色的积极性,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教授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这一课时,在教学导入中,为了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们对日用品形象、色彩的关注与思考,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生们随处可见的日用品,如杯子、汤勺、碗筷、瓶子等。在直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联想,鼓励他们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并从颜色、外观、用处等角度向小组成员做介绍。在“热身”的基础上,笔者从“色彩——引发变化”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展开联想;然后,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同一样生活用品变换色彩,激发学生们不一样的体验,鼓励他们在涂色的过程中,更加大胆地尝试与创新。
色彩搭配,放飞想象空间
搭配是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学生的一块学习短板。但是就美术教学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恰是优势,正是由于小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的欠缺,他们的搭配更加随性,更加大胆,大部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们的色彩搭配中。在涂色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们的独特理解,如低段的学生对事物并没有恒定的色彩观念,在他们手中,一串葡萄也许会被涂得七彩斑斓。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们搭配的技巧,如色彩的冷暖感、大小感、轻重感等,帮助学生掌握搭配技巧,提高学生涂色的审美能力。
例如: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冷色》这一课,着重向学生们介绍了冷色的色彩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要求学生们能够以冷色调画出一副风景画,绘图方法主要采用水彩与点染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热情洋溢,他们对上节课所学的“暖色”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对“冷色”的表达与处理就显得有些生疏。因此,在教学示范过程中,笔者为学生们呈现一幅事先画好的风景画,首先先以“暖色”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涂色,呈现出春暖花开、喜气洋洋的景象;随后,又以“冷色”进行搭配,呈现出秋意阑珊、落叶纷飞、花儿枯萎的景象,通过一画双色的鲜明对比,帮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冷色与暖色”带来的不同体验,有效地放飞他们的想象空间。
涂鸦创新,促进个性表达
在不少教师看来,涂色不过是美术创造的扫尾部分,他们忽略了色彩在抒发情感、升华作品、个性表达中的“特异功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喜欢的涂鸦与涂色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创设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题涂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手中的色彩,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
例如:笔者在教授小学美术三年级《台历的设计》这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们展开了“我们家的台历”的主题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家里或者邻居朋友家里的台历,既可以是纸质台历,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电子台历,如电脑的台历屏幕、手机台历等,了解台历的构成要素等。随后,笔者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本小组的个性台历,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画笔、蜡笔、颜料等色彩,以涂色、喷画等形式,对台历进行个性涂鸦,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台历最“抢眼”。在这个以生活为素材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不仅强化了学生们对台历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以个性涂鸦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们的个性创造。在涂色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台历作品,而且以鲜明的色彩强化了学生们珍惜时间的潜在意识。
涂色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石,也是美术教学中绚丽而不可或缺的一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涂色教学的地位,通过丰富涂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插入涂色元素等方式,引发学生们的涂色热潮,让学生大胆地设计出更加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美术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生活色彩,激发情感体验
涂色,简而言之就是涂上色彩,要让学生们学会涂色,学好涂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并且与色彩做朋友。对学生而言,色彩的来源应该是丰富又多元的,它不仅来自于我们的教科书、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多彩的教具甚至是范作,还应该从课堂回归到五彩斑斓的生活中,从具有生命力、说服力、感染力的生活色彩,引发他们对色彩的真实体验,丰富涂色教学的生活内涵,激发他们涂色的积极性,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教授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这一课时,在教学导入中,为了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们对日用品形象、色彩的关注与思考,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生们随处可见的日用品,如杯子、汤勺、碗筷、瓶子等。在直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联想,鼓励他们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并从颜色、外观、用处等角度向小组成员做介绍。在“热身”的基础上,笔者从“色彩——引发变化”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展开联想;然后,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同一样生活用品变换色彩,激发学生们不一样的体验,鼓励他们在涂色的过程中,更加大胆地尝试与创新。
色彩搭配,放飞想象空间
搭配是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学生的一块学习短板。但是就美术教学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恰是优势,正是由于小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的欠缺,他们的搭配更加随性,更加大胆,大部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们的色彩搭配中。在涂色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们的独特理解,如低段的学生对事物并没有恒定的色彩观念,在他们手中,一串葡萄也许会被涂得七彩斑斓。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们搭配的技巧,如色彩的冷暖感、大小感、轻重感等,帮助学生掌握搭配技巧,提高学生涂色的审美能力。
例如: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冷色》这一课,着重向学生们介绍了冷色的色彩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要求学生们能够以冷色调画出一副风景画,绘图方法主要采用水彩与点染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热情洋溢,他们对上节课所学的“暖色”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对“冷色”的表达与处理就显得有些生疏。因此,在教学示范过程中,笔者为学生们呈现一幅事先画好的风景画,首先先以“暖色”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涂色,呈现出春暖花开、喜气洋洋的景象;随后,又以“冷色”进行搭配,呈现出秋意阑珊、落叶纷飞、花儿枯萎的景象,通过一画双色的鲜明对比,帮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冷色与暖色”带来的不同体验,有效地放飞他们的想象空间。
涂鸦创新,促进个性表达
在不少教师看来,涂色不过是美术创造的扫尾部分,他们忽略了色彩在抒发情感、升华作品、个性表达中的“特异功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喜欢的涂鸦与涂色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创设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题涂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手中的色彩,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
例如:笔者在教授小学美术三年级《台历的设计》这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们展开了“我们家的台历”的主题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家里或者邻居朋友家里的台历,既可以是纸质台历,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电子台历,如电脑的台历屏幕、手机台历等,了解台历的构成要素等。随后,笔者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本小组的个性台历,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画笔、蜡笔、颜料等色彩,以涂色、喷画等形式,对台历进行个性涂鸦,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台历最“抢眼”。在这个以生活为素材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不仅强化了学生们对台历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以个性涂鸦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们的个性创造。在涂色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台历作品,而且以鲜明的色彩强化了学生们珍惜时间的潜在意识。
涂色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石,也是美术教学中绚丽而不可或缺的一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涂色教学的地位,通过丰富涂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插入涂色元素等方式,引发学生们的涂色热潮,让学生大胆地设计出更加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美术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