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丸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急性肠胃炎病人,将患者随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2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5%的葡萄糖淹水500~1000ml静脉注射,并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藿香正气丸治疗,每粒3g,每次三粒,一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愈患者29例(70%),显效患者8例(19.5%),有效患者4例(9.5%),无效患者1例(1.5%),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患者治愈患者22例(52%),显效患者5例(12%),有效患者7例(16%),无效患者8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藿香正气丸在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时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症,无不良副作用,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藿香正气丸 急性肠胃炎 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88-01
  引言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急性肠胃炎属一种常见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还可伴随腹部痉挛、全身发热、出汗等,病情发展可进一步引发肛窦炎、肠息肉、便血等症状,严重患者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及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出现休克等。急性肠胃炎多发于夏秋季,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h,急性肠胃炎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方法很多,但不当的治疗措施可致急性患者病情迁延至慢性,加重病症的治疗难度,并引发更多的并发症。本文对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84例急性肠胃炎临床治疗患者,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0例;平均年龄38岁,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13岁,患者发病时长为1~3d,平均病程1.7d,起病1d的有25例,1~2d的有53例,超过2d的有6例;其中57例患者存在食用不洁食物史,27例患者无食用不洁食物史;患者呕吐次数均>3次,腹泻次数>5次/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腹痛或阵发性绞痛等现象,无患者出现黏液或脓血便等病症,有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而且所有患者都排除细菌性痢疾等特异性感染、心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等。随机将84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给予5%的葡萄糖淹水500~1000ml静脉注射,并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在一般性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42例患者口服藿香正气丸治疗,每粒3g,3粒/次,3次/日,3d为一疗程。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用药治疗期间呕吐次、腹痛次数、发热情况、大便次数、形状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经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每天排便次数、形状、数量恢复正常,各项检测结果均达到正常为治愈;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各项检测结果恢复良好,每天排便次数<3次,排便数量、形状接近正常;有效是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处于好转恢复期,各项检测结果均出现好转,每天排便次数减少为治疗前的一半左右,大便数量、形状较治疗前趋于恢复;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的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对选取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组间对比运用x2作检验,以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连续治疗3d后,统计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治愈患者29例(70%),显效患者8例(19.5%),有效患者4例(9.5%),无效患者1例(1.5%),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患者治愈患者22例(52%),显效患者5例(12%),有效患者7例(16%),无效患者8例(20%),总有效率80%。由此可见,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
  3 讨论
  由于不洁或不当饮食(饮水)导致细菌侵入,进而造成人体肠胃黏膜急性感染,使人体患上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是夏秋季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人群无性别差异,发病潜伏期12~36h。出现急性肠胃炎时,患者多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出现了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立即停止进食一切有刺激性的食物,尽可能的少食甚至是禁食,以缓解肠胃部负担,促进胃部休息及愈合,常以清淡易吸收、消化食物为主。患者腹部疼痛感强烈且疾病发展不能有效控制时应及时入院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治疗。
  藿香正气丸为中药制剂,具有解痉镇痛、解表化湿、抑菌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能增加胃肠动力,促进肠胃蠕动,并在短时间内修复受损的胃肠道黏膜,增进胃肠道黏膜对物质的有效吸收和消化,中医里功效显著。中医学认为急性肠胃炎属“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存在内伤饮食、外感六淫、湿邪等发病机制,在临床治疗中,服用藿香正气丸对于治疗急性肠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实验中,由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藿香正气丸,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仅给予一般治疗的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服用藿香正气丸能很好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使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减轻了患者病痛,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时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守忠,靳德军,张俊清,等. 广藿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2008(6)
  [2] 王朝晖,陈丹曼,杨忠奇.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
  作者简介:张晓庚,(1971,4-),男,汉,河南省南阳市社旗人,本科学历,中级。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举例介绍了用物理学中的重心原理、力的平衡原理、光路最短原理、势能最小原理等简捷地求解一些数学疑难问题的方法.
【摘 要】 目的:研究护士健康宣教对住院患者的焦虑感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以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60例住院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男性住院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接受护士健康宣教,对照组未进行护士健康宣教。在护士健康宣教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和比较。结果:护士健康宣教后住院患者焦虑比率小于护士健康宣教前(p<0.05)。
【摘 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期间,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根据抽签法平均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4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批判开始,如对现代教育总体性、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知识观中弊端的批判.要克服这些弊端,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