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鲜活方显佳作本色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德国〕贝多芬
  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机会,讲到这一点,我还要对千方百计诬陷我者表示无限的感谢!
  ——邹韬奋
  这些名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题记
  苦难与快乐是并肩齐行的。要快乐吗?我认为,你首先要经历苦难。挫折与坦途也是相提并论的,要想成功,一定要战胜挫折。成功法宝有三:一是努力,二是机遇,三是方法。【作文的开头立论的角度不是很巧妙,特别是最后点出“成功法宝有三”,使自己的立论泛化,观点不集中,从而影响了全篇的说服力。】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并潜心研究药物,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查询验方,用了近30年的時间,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四次参试均落第,后来他深入民间广集博采,终于写出了闻名世界的鸿篇巨著《聊斋志异》。【这一自然段全是事例的堆积,而且这些事例皆为陈旧素材,没有新鲜感;另外,没有确立相应分论点,让人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到底为了论证什么。】
  挫折常常会在你饱受磨难之后送给你一个丰厚的礼物。司马迁因遭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可他奋发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屈原如果没有被逐的苦难经历,也就不会有千古绝唱《离骚》的诞生。“奇迹总在厄运中出现”,培根的这句至理名言和孙子“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思想,异曲同工,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些事例跟上面的事例类同,可以合并,而且这些事例都是古代的,显得陈旧,让人读了味同嚼蜡。】
  黄舸,一个行程1.3万多公里去当面感谢恩人的奇人。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黄舸为了能当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黄舸的事例,明显侧重于“感恩”,并非“战胜挫折”,因此,最好将它删节】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没有列出分论点,从而让文章成为事例的叠加,而不是事例与观点的有机统一。】
  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最后没有画龙点睛的总论,显得首尾不圆合。】
  问题诊断
  1.作文材料陈旧。文章列举的名人的事例明显陈旧,缺少时代的气息,从而削弱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2.文章设立的总论点不明确,时而“苦难”,时而“挫折”,时而“成功的因素”。
  3.没有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混乱,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论证思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升格策略
  此篇习作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素材的运用,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素材呢?必须做到:
  一、“新”
  “新”,要求我们每天都有新知识、新发现、新思考。要想获得新的作文素材,必须做到:一要加强对现实生活热点的关注度;二要不断对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加强省察与思考;三要对美好的未来、灿烂的前景进行大胆的展望预测等。
  二、“奇”
  面对纷繁复杂的作文素材,我们应有所取舍。我们在选择运用素材时要能独辟蹊径,不同凡响,对于一个同样的作文素材,要敢于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收到“亏你想得出来”之效果。实际上就是鼓励大家在推理和想象上有超常之处,进行创造性思维,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选材独到而新颖,观点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从雾中,迷迷蒙蒙向我迎来的,真的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江南水巷吗?  水巷在江南的乌镇,在水乡柔情的怀中,穿过高桥,悠悠然拾级而上,展眼便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旷,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  清清的苕溪水,又名车溪,为乌镇的市河,从南至北纵贯市区,使整个市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姓乌的将军,为讨伐逆臣,力战而死,化为一株银杏
期刊
美是什么?  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是轻轻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还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安然与宁静?  或许都是。  看完这则材料,我感慨万分:与其忙忙碌碌重复编织,不如坐观云卷云舒。若老人仅仅以生产十万件草编为目标,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也便失去了心中的那份闲适,连草编也会黯然失色。或许草编于商人而言,是能从中发笔大财;实际上,草编的美,是精致,是闲暇时从容的见证,既非金钱,也非功利。  也许,我们有
期刊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将“立鸿鹄志”中的“鹄”念成“hào”,并发帖就念错字一事道歉,解释读错读音与其成长经历有关,并补充说明所有重要讲话都是自己写的,他还说自己不能保证今后不犯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林建华校长这种直面缺点、主动认错、不掩饰不矫情的态度值得点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能否虚心改正错误,是检
期刊
虽然已是初秋,但天气仍十分炎热。外面没有一点风,树木在烈日的炙烤下,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知了不停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教室里,空调正在发挥它的作用,极力让教室的温度降下来。沙龙还没开始,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大家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刚学过的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绰号“小喇叭”的赵晓说:“我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为什么呢?”正在翻看一本
期刊
就大学生的任务而言,养花种菜自然是“不务正业”,但我认为这未必就不是好事。  “不务正业”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业”,做好“正业”是一个人的责任,但人生不可能只有正业。工人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呆在车间里,科学家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呆在实验室里,大学生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呆在教室里。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养花种菜,最多就是一点业余爱好。这点爱好可能无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却可以缓解
期刊
【聚焦热点】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學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为题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林建华将“立鸿鹄志”中的“鹄”念成“hào”,引发广泛关注。  次日,北大未名BBS上,名为“pku”的注册用户发布了题为“致同学们”的帖子,署名“热爱你们的校长林建华”。当晚,北大未名BBS官方微信推送此帖全文,确认是校长本人的致歉信无疑。  林建华在帖子中就念错
期刊
有人说,茶是一首诗,“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钩”。你可闻到那缕缕清香?你可听到那悠悠心语?袅袅轻烟,是最美的思绪。还有人说,茶是有缘人静默的心语,“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缕缕清香浅浅飘散,“山间一壶茶,万缘皆放下”。  【茶之渊源】 古韵今旋风  神农时期,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恰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后的水微黄,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神农根据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于是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六句是某校高三年级张贴的标语,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刘向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  ——马克思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徐特立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  以上文字
期刊
网友“廖师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淡季某日,他用自己的账号查到酒店价格为380元,但发现用朋友的账号查询,显示的价格仅为300元。此外,他曾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一辆普通网约车,但来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以为被免费升级了,谁知查询过往记录发现,基本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的。他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了。无独有偶,北京某高校学生小李
期刊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题记  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啊,人生旅途中,不但常有失意、挫折和失败,而且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厄运。明智的人,会在这一次次的挫败和一个个逆境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从中获得一次次胜利和成功。战胜挫折,方能获得成功。【这里的总论点“战胜挫折,方能获得成功”立论的切口小、角度妙,而且符合客观实际。】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