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语境下设计基础教学的拓展

来源 :文学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文案是设计过程控制和成果展示中运用的技术型新兴应用文体,支撑着设计项目运作全流程.设计文案写作整合了图、文多元表达逻辑,是设计综合表现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文案研究顺应新文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知识整合,融汇生成新知识体系,助益设计学科发展.接口设计实践真实状态,开发设计文案课程,拓展了设计基础教学,助力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
其他文献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蕴藏着许多诗歌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多首爱情诗,如《关雎》《汉广》《蒹葭》等,在爱情诗中体现了诸多水意象.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韵味,在《诗经》爱情诗中合理运用水制造多种意象,赋予爱情诗独一无二的文化色彩.本文便围绕《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展开分析,探讨水意象的形成背景、主要特征,以及在爱情诗中的主要体现,供参考.
2020年12月中旬,我从海南回到武汉桂子山,同门师弟曹海东教授来访,送我新著《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版,以下简称《理论研究》).这部50万字的著作实在有点沉甸,他谈的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理论是我较为陌生的话题,我把这书随身带到海南,时时翻阅,不觉已近一年.
期刊
谢灵运山水诗的典故蕴含着情景里的哲学思考,翻译能否正确传递典故蕴含的哲思与理念,是能否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关键.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探究译者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话语建构性和跨文化话语性的基础上,从译者选择的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转换原则角度切入,在典故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从而创造出“生态优化”的译文,转化文化形象,重塑诗歌意境,传达谢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理念,带给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类似的审美体验.
《小妇人》是著名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塑造了马奇太太、梅格、乔、贝丝、艾美等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本文基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并思考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平衡发展对人格完善的重要作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对人格完善、个性独立等一系列有关子女的成长教育问题有启示意义.
散文是一种记述性的文学体裁,作者通过创作散文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情,释怀心中的苦闷,所以散文的体裁受到了诗人和作者的广泛喜爱.散文的文字优美,意境深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读者感受作者内心的波澜壮阔.本文主要以吴伯箫的散文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质朴美的文学世界.
本文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郭沫若原创诗歌为参照,和其译诗对比,使用WordSmith8.0的Keywords功能得出关键度较高的四个词——“之”“而”“汝”“兮”并从这四个字着手研究郭沫若译诗风格.研究发现,郭沫若在翻译诗歌时倾向于用凝练的语言传达诗歌内涵,在创作诗歌时更偏向于用过多的笔墨抒发情感.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也是舞台艺术.目前中学戏剧教学处于边缘化,出现了戏剧教学点模糊不清,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中学戏剧教学出现的问题,且戏剧这种文体在文学层面是情境文学,它与舞台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语境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一、基于学情,针对具体的戏剧文本,重新审视戏剧教学;二、在戏剧教学中进行任务情境创设,并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背景介绍、引入情境,对话交流、疑难情境等策略,希望以此来改进目前的戏剧教学,以便有效地进行戏剧教学.
在当前初中九年级文言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日益模式化,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学习效率难免降低.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在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基本把握后,以黄厚江老师语文本色教学主张为指导,针对部编本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新的教学启示.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该内容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支架式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搭建支架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对写作学习非常有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文章分析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使用支架式教学方式解决问题,以期为提高初中生记叙写作能力做出贡献.
2017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注高中生阅读鉴赏能力、重视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当下普遍的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关注点应放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审美感知上.增强高中生的诗词品鉴能力,重在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辅助诗词阅读理解.本文主要探析“五读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其中包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最优化的教学目标,“五读法”与多种教学模式、课型兼容,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