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象”,指的是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文学写作、艺术创作中,“意象”的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创作者的所感所想蕴含其中,升华作品的审美价值及艺术价值。以书法创作为例,其“意象”的塑造及表达,能够丰富书法创作的内涵,提升书法创作作品的价值。因此,本文在分析书法创作中“意象”的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书法创作中“意象”的认知及评价,并对书法创作中“意象”的塑造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对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有着更为深入的把握。
  【关键词】书法创作;“意象”;塑造方法
  引言
  基于文学艺术层面分析,书法创作为一种抽象性的文本艺术,是以“意象”作为基础,进而形成的造型艺术。而基于美学层面分析,可以将书法创作當作是人的一种“意识”表达方式,可以将人的某种文化、精神传递出来。所以,通过书法创作,能够将人的文人风骨、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信仰等体现出来。而在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则有助于书法创作的美学意义及价值的提升,丰富审美内涵。所以,从深入了解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层面分析,本文围绕“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进行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书法创作中“意象”的理论背景分析
  书法创作基于形式层面分析,其汉字创作的意象和文化含义突出。所以,基于分析书法创作意象的理论内涵过程中,需侧重对汉字的分析,了解汉字的本质、历史及演变等。对于我国的汉字来说,其最原始的形态是象形图示,也就是通过对线条的应用,对某类食物的形态进行简化。对于此类象形图示来说,在表达信息的同时,也使其“意象”的价值得到有效体现。
  在汉字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汉字在外形上,从最初的象形符号,变得越来越简化。从汉字的发展起源层面分析,不管是书法,还是汉字,均以自然基础为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其具有表象含义,同时也具有“意象”含义。通过汉字的排列组合,或以诗句的方式,或以词句的方式,或以对联的方式,均能够将艺术价值有效体现出来,而书法的“意象”价值正涵盖在其中。
  此外,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其“意象”的存在,使得书法创作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均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也展现出了我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2.书法创作中“意象”的认知及评价分析
  2.1“意象”的认知
  对于我国书法来说,其发展历程时间长,由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留下的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繁多。从观赏相关书法艺术作品可知,其表现出来的“意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对于书法创作中的“意象”,作为书法创作的理论内容之一,发展到现在,不能将其局限认定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或者传达形式,需将其和创作者的精神内核、人格意识关联起来,体会“意象”的美学价值及精神价值。所以,综合分析,书法创作中的“意象”,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书法创作美学价值及精神价值的体现。
  2.2“意象”的评价
  对于“意象”来说,为书法创作形式当中蕴含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同时也属于书法创作的一种规律,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意象”分析,可了解创作者的心境。但是,对于观赏者来说,对意象位置的定位,则不够精准。换而言之,可以感受其中的“意象”,但是对“意象”在何处的具体表达则不够准确。以卫夫人的《笔阵图》为例,其中对书法创作当中的一些规矩进行了阐述,此类通过言语进行某种技法进行讲述的方式,便能够将书法的“意象”进行具象化表达,比如针对书法当中“点”描述成“如高峰坠石”等。而对于我们阅读者来说,可以体会这种意象,但对意象在书法创作者当中的具体定位则不够明确,即其“意象”的应用广泛很广,在不同的汉字当中,“意象”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当然,在书法创作当中,对“点”的描述,还有“横折弯钩”、“劲弩筋节”等。基于外在形态层面分析,此类描述符合事物发展所具备的一些客观的规律。对于汉字来说,主要用来传达事物、表达感情。在书法作品中的汉字,则赋予了创作者的态度及情感,在《笔阵图》当中能够充分挖掘出书法汉字的艺术价值。当然,“意象”即是其艺术价值的一种表现范式。
  3.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方法分析
  如前所述,对书法创作中的“意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对于“意象”的评价,是客观的,不同的观赏者,对同一书法创作作品,其“意象”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这正是审美的不同,造就了对“意象”的判断及评价也有所不同。而从书法创作角度来看,其“意象”塑造是讲究一些技巧方法的。总结起来,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方法具体如下:
  3.1以具象研究为基础,实现到“意象”的有效转化
  书法创作是对事物、情感,在不断转换过程中的一种映射结果表现形式。基于“意象”塑造之前,对于书法创作者而言,有必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具象的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基于理论层面分析,具象为“意象”形成的基础条件,人的主观意识是一个具备“目标性”的动作过程,而非随机动作过程。所以,基于书法创作期间,需重视具象元素的捕捉,将其真实性、可感性体现出来,进而转换为可视的文字,将“意象”以一种艺术形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当然,不同的书法家对具象、“意象”的认知不同,所以在表达上可能存在差异。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在不能准确表达具象的条件下,便难以将“意象”艺术有效传达出来。
  所以,在上述理论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书法创作中“意象”的塑造,需加盖具象研究作为基础,进而实现到“意象”的有效转化。比如:在“永字八法”当中,每一笔画都展现出了独特的笔锋个性,其“意象”内涵丰富,而“意象”又可以进行具象定位,这个过程使得具象食物有效地转化成为“意象”。
  3.2以“意象”升华为核心,实现对具象的精准表达
  基于书法创作过程中,具象成果的转化,需要书法创作者具备很强的情感体验,可以结合“意象”形成的过程,在准确定位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将“意象”艺术以汉字的具象化表达出来。总结起来,即:可以将“意象”升华作为核心,实现对具象的精准表达。比如:“飞”字,在具象“鸟飞翔的姿态”进行意象提炼的基础上,可以整合出象征“翅膀”的两个点,然后通过对“飞翔姿态的飘逸及灵动”,在升华的基础上,使“飞”字“横弯钩”笔锋的拖曳用书法技巧展现出来,进而使活灵活现的飞鸟形态展现出来。显然,这其中,“意象”与具象表达关系密切,在使“意象”升华的基础上,实现了具象的精准表达。
  4.结语
  综上所述,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技巧。对于书法作品创作者,需在不断练习过程中,围绕:“以具象研究为基础,实现到‘意象’的有效转化;以‘意象’升华为核心,实现对具象的精准表达”两方面的塑造方法进行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书法创作造诣,进一步提升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卫震来.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J].戏剧之家,2020(31):173-174.
  [2]任建娥.浅议当代小楷书法的创作理念[J].书画艺术,2020(04):94-95.
  [3]王焱莹.浅谈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塑造[J].戏剧之家,2020(06):211+213.
  [4]冉令江.空间与机制:论当代书法场域中“书法家”身份的建构[J].艺术百家,2018,34(05):180-185+242.
  作者简介:冀梦珂(200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书法艺术研究。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其他文献
杜尚曾说:“我一生最好的作品可能就是我自己的生活”,而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也将他的这一观点表达的淋漓尽致。1917 年,马赛尔·杜尚将一件男用小便器作为艺术品并命名为《泉》在纽约展出,引起了艺术届的轩然大波。杜尚并没有对作品加以过多的修饰和美化,而是直接从他的生活中提取出艺术素材,直接将现成物品作为艺术品进行艺术表达。这种新潮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推翻了当下的传统艺术观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原则
期刊
【摘 要】物质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作为准确把握唯物史观逻辑内容的关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的研究角度较多,但较为分散。本文将基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上,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的形成研究、基本内容研究以及在当代的价值研究等方面归纳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的研究进展,并据此提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物质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学生最基础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由于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问题也需要从中学英语教学方面查找大学生不适应的原因,以便多方位地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为我国提供更多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大学英语;差异和衔接  1.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  (1) 英语教学观念上的滞后。如今的高
期刊
【摘 要】通过具体案例简要探讨了发明构思在创造性评述过程中的作用。准确理解发明构思是客观评价创造性的前提,创造性的评价也应当围绕发明构思进行,避免主观臆断,遵循整体原则,以期得到更为客观的审查结论。  【关键词】发明构思;创造性  发明构思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来源于发明创造的过程,是发明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做出的技术改进,通常可以认为是再现和还原发明形成的过程。发明构思是衡量发明对现有技术做出
期刊
【摘 要】大学就读期间参军入伍成为在校生的一个热门选择,通过军营生涯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身对挫折的应对能力,更有助于自身以后的发展。然而,许多大学生退伍复学后无法重新适应大学校园与大学生活,无法融入身边同学的圈子,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置,成为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又一难题。本文结合某一具体案例,针对这一难题展开分析,剖析蕴含的深层原因,并给出应对处置策略。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对教师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转型的策略,以期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促进未来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  引言  近年来,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不但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组建线上教学资源,实施线下课堂交互教学,完善学业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接触新事物、收集知识
期刊
【摘 要】在创作《围城》长篇小说中,作者主要就是描述抗战期知识分子们的人生,在写赵辛楣中,赵辛楣是一位具有独特性格和灵魂的知识分子。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从赵辛楣在连接知识分子群体、对比以及衬托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并且突出其人格特征等很多方面的形象塑造作用。  【关键词】围城;赵辛楣;形象;塑造  引言  在《围城》中,赵辛楣的个人活动并没有很突出,同时也缺乏细致上的描写。不过,赵辛楣的形象却让人特别的
期刊
【摘 要】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封闭和隔离限制了正常的线下购物,妨碍了生产生活有序进行,而带货直播却以其便捷性和互动性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发起多场公益性的带货直播活动,不仅助力了疫情时期的复工复产,也响应了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号召,在全社会形成巨大影响力。直播带货的核心就在于直播间各主体间的互动,因而符合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表现形式。本文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作用,探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介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并进行反思总结,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引言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高校的重视。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由理论向应用过渡的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