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过年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之时,微观个体的生活方式也将跟着重新规划。从某种程度来看,“云上”过年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生命力。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考验着不同国家的治理能力,也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往,每逢过年,那首《常回家看看》就会唱响祖国大地。为了生计在外地奔波、劳碌的打工人,和父母分隔两地生活的子女,也会在这个时间节点踏上回家的路。今年春节,为了疫情防控,切实减少流动性风险,“就地过年”成为不少人的主动选择。
  朋友小郭称,她在宁生活了15年,今年是第一次没有回老家山东临沂过年。平时因为工作、孩子读书,一家人难得回一趟老家,就等着每年过年来个大团聚。“今年我们和父母虽然分隔两地过春节,但是网络弥补了我们一家人不能实地相聚的遗憾。”虽然不免有些失落感,但是小郭觉得过个“云上”的春节也很独特。
  小郭记得在家乡读书的时候,每年到农历十二月初,父母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吃的、用的、穿的一样样来置办。她来南京安家落户之后,父母还是会按照传统习俗准备不少东西,过年吃吃喝喝之余,还让小家庭带上不少土特产回南京。“光是土鸡蛋,我父亲早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两百多个,一个一个擦拭干净,然后用纸包好,再装箱,怕路上颠坏。”每年过年,父母累得不轻,小郭年年劝说,告诉他们网上什么都有,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吃啥,不需要二老再操劳了,但她的话语年年被父母直接无视,原因就是“习惯”二字。
  今年,“云上”购年货,可以让小郭的父母不再这么劳累了。得知今年要在南京过年之后,小郭第一时间就通过淘宝把父母和自己小家庭的吃、穿、用品准备妥当了。一键下单,直接寄到家,方便又省心,她的父母也一改忙年传统,轻松悠闲地等着过年。像小郭一样,网购年货寄回家、快递礼品送祝福,开拓“云上拜年”新姿势的人有许多。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首日,淘宝上“年货”的搜索量激增240%。
  年货置办好了,除夕的年夜饭,小郭也有了安排,通过“年夜饭外卖”一并解决。美团数据显示,1月15日以来,美团外卖平台上关于“年夜饭”的搜索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0%。饿了么也表示,2月的头3天里,饿了么外卖平台上“年夜饭”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3倍。2月4日,美团宣布,即日起到2月21日,美团外卖联合百万商家推出“外卖不打烊,啥都送到家”活动,提供外卖年夜饭、酒水零食、生鲜百货、滋补藥品等千万商品,并有千万春节外卖红包。对小郭而言,有了平台、商家、餐饮业全方位助力,“云上”的年味也相当浓郁。
  空间上的距离影响不了人们相聚的心情,虽然无法和父母面对面接触,但这段时间,小郭一到下班就和父母来个视频通话,大脸直接对着镜头,双方看得都很真切,开着手机、聊聊家常,天涯那一刻也变成咫尺。这一切的背后有赖于国家强大的产业信息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兴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就。
  小郭的过年经历仅仅是一个缩影,城市生活的人群中,像小郭一样采取“云上”过年的人不计其数,每个人的生活都映射着时代车轮的运行轨迹。当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之时,微观个体的生活方式也将跟着重新规划。从某种程度来看,“云上”过年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生命力。正如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传统“是被发明出来的”。人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文化风俗的演进历程,“云上”过年的这段历程也会被载入史册,而书写者正是像小郭一样,平凡普通的你和我。
其他文献
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路径之一是将平台嵌入到农业产业链中,通过平台赋能引领要素聚集和产业升级。  当下,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农业产业的升级问题,并且以此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然而,对于如何升级、升级什么,大家看法各异。笔者认为,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路径之一是将平台嵌入到农业产业链中,通过平台赋能引领要素聚集和产业升级。升级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平台改造现有的流通模式以及生产经营模式,从而让农业生
期刊
一个个围绕“美”字展开的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江苏大地上精彩演绎。  一犁新雨破春耕。春之气息在田间地头无限回荡,暖阳落在田间、树梢、屋顶,柔软的春风拂过山村人家,河塘碧波荡漾,不时有鱼儿从水中冒出,成群的土鸭土鹅嬉戏其间;远处的水田中央,农民正在撒播稻种……绿色在江苏大地上晕染,活力在乡间田野里迸发。在这片迷人的土地上,一场生态循环农业的革命,正推动着乡村的“绿色蝶变”。一个个围绕“美”字展开的乡
期刊
企业家要抓住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积极投身到创业发展中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首次将农业农村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预示着一个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期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又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聚焦“三农”、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期刊
无论是智慧农场还是数字化养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同地区都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新气象。  春意渐浓,春耕备耕工作在江苏大地有序展开。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意识到智慧农业的重要性。目前,全省上百万台农业机械活跃在春耕播种一线,不但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减少了人群密集生产容易引发疫情传播的机會。  在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湖滨村
期刊
品牌对农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技术、新消费模式赋能田间,也让消费者与农产品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夏天的时候,下单买些西山杨梅和枇杷,还有解暑的东台西瓜、鲜香的盱眙小龙虾,当然也少不了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的阳山水蜜桃。”  “秋天,再来些泗洪大枣,还有河鲜上市时,肉质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  ……  未來,会有越来越多“出自名门”的农产品品牌丰富我们的消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化与升级。  农业是国之基业,“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今年
期刊
这张“月塘名片”,使这里的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内涵。  乍暖还寒时,树木枝头已经有点点新绿。走在仪征市四庄村蜿蜒村道上,多彩的民居壁画、整齐的瓜果竹栏、宽阔平坦的村道……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让人恍如走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对久居都市的人而言,月容四庄·青谷里是他们对诗意田园的想象;在江苏青谷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青谷里)的蓝图中,月容四庄·青谷里是
期刊
看世界农业格局,观今日中国农业。我们在不断地学习美国大规模农业模式、效仿日本的精致农业、发展欧洲的家庭农场模式中前行,面对供给侧改革,中国农业企业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  随着5G时代的推进,有人说我们的农业也即将进入4.0时代。不可否认,大众对于农业的认知正在改变,农业领域现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业浪潮,推动着农业4.0的进程。仔细回顾,我国农业从1.0到4.0究竟是如何演进的呢?
期刊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营销是什么?  网络还未普及,大家还蹲坐在电视机前时,人们认为营销就是广告。还记得耳熟能详的脑白金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还有让人无法忘却的声音—— “羊羊羊”(恒源祥)。营销在普通人看来与销售无异,都是卖吆喝的,谁的声音大,谁喊的口号响亮,谁就知名度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开始被这条无形的线链接在一起。正如一句十分煽情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