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研究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区地理位置特殊,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如何将藏区特色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促进藏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有关产业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探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总结相关经验与措施,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抓规划,构建特色体系
  文旅局于2011年对《甘孜州文化产业规划》进行了修编完善充实,得到了州政府批准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完善了布局、突出了重点,构建起了“一园三区”(以康定情歌文化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康东多元文化、康北格萨尔文化、康南香格里拉文化三大产业区)文化产业布局和"6+1”(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影视制作业、印刷复制出版业、网络动漫创意业、民族手工艺产业及户外体育)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业态,提出了“县县一特一品一台一队一中心”(即:每个县要积极开发一项具有本县特色、市场开发潜力大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打造包装推出一个具有本县优势和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品牌;创作编排一台能反映本地文化特色和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文艺节目;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创建一支面向基层、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文艺演出队伍结合本县实际,建设一个具有本县风情和特色的演艺中心)的“五个一”文化产业体系。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州级各类项目库项目达127个,完成了《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从条件较成熟的县入手,梯度推进,督促各县分批分年度逐步完成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规划》,目前全州己完成了12个县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规划,其他各县完成了文化旅游融合规划。
  (二)抓实体,培育市场主体
  不断探索创新文化市场。增强企业(项目)在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我州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主体的各类文化企业不断涌现,原有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州外一批文化企业落户我州,州内一批民族特色文化企业得到重点扶持。引进了华侨城集团投资我州文化产业,成立了甘孜州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甘孜州奥视同翔文化发展公司、甘孜州全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德格麦宿南派藏医产业园区等文化企业落户甘孜州,目前,全州共有各类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00余家。依托资源优势,编制《甘孜州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利用重点项目洽谈会、西博会、文博会等商务节庆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州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实体进一步增多,产业发展有了量的突破。
  (三)抓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积极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和本州自己策划举办系列节庆活动,形成了“康定国际情歌音乐节”、“格萨尔故里”、“嘉绒文化中心”“康巴文化发祥地”等文化品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孜州委、州府《关于加快民族民间手工艺业发展的决定》,促进传统手工艺实现产业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成立了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业协会。指导各县结合民族特色,结合旅游,开发了各种文化旅游工艺品和宣传品。目前,“阿西土陶”、“白玉河坡藏刀”、“道孚木雕”、“新龙药泥面具”、“炉霍郎卡杰唐卡”、“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工艺品”等康巴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抓交流,促进产品推介
  近年,加大产品对外营销宣传工作,积极参加了州外香港、台湾等地的文化活动,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完成了圣洁甘孜——走进北京、广东、杭州系列文化活动,参加四川西博会、陕西西部(藏羌彝)文化产业博覽会等活动,通过市场的手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推荐,展促销成效显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双赢,各企业代表充满了发展的信心,州内充分利用“康定国际情歌音乐节”、“丹巴嘉绒风情节”、“巴塘央乃节”“国际户外挑战赛”、“泸定樱桃节”、“石渠藏蓬节”、“九龙伍须游海节”、“道孚安巴农耕文化节”、“雅江松茸美食节”“理塘仓央嘉措诗歌节”等重要节日和传统节庆,常年举办各类展演活动100余场。通过州内外的不断交流推广,甘孜藏区民族特色文化“走出去”的广度、深度、高度取得新突破,藏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之路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五)抓保护,夯实基础工作
  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保单位60处,州保单位221处,县保单位869处。圆满地完成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验收工作,我州新增不可移动文物达3954处。近年来,我州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加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时机,乘势而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了:保护工作有力度、保护范围有宽度、保护对象有广度、保护内容有深度、保护宣传有强度的“五个有”工作实效。进一步夯实了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十二五”以来,通过州县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戏”、“格萨尔”、“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3个项目,同时,还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3个,省级项目62个,州级项目138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5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95人,扶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数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启动了“甘孜州歌舞数据库”建设工程。
  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藏区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在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存在较大差距。未能充分有效利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规模和总量偏小、新兴产业门类发展不快、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低、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活力等全国、全省的共性问题外,制约藏区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性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认识上还有差距。很多人对文化产业认识不清,概念模糊,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混为一谈,对发展文化产业存在顾虑,缺乏文化经济意识。政府与市场,事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厘清。基于行政事业的局限无法真正进入市场、把握市场,导致文化产业思路不清,主体不明,角色混淆。二是一些传统的发展优势正在弱化。藏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依托的现有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设施和人才“跳槽”和“外流”三个传统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在弱化,已远不如过去那么突出。三是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叫好不叫座”仍是困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现有的文化企业数量少,呈散、小、弱状态,处于浅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发展水平,并且各自为战,“有品牌、无产品”“有产品、无品牌”现象并存,严重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没有形成集群发展合力。四是缺乏市场经济与文化经营的文化产业经营者。我州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知识面较窄,知识更新不够,年龄结构不合理,对现代企业管理,资产经营知识掌握较少,习惯于以传统的管理手段来经营文化,致使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中介机构的严重缺乏成为目前我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五是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工作缺乏力度。目前,藏区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储备规模小,缺乏带动项目:选择项目局限性和制约性都相当大,缺乏明显的市场效益;项目的编制、推介等方面都还需提升质量,完善细节,加大前期投入。六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度低。景观的打造的民族文化元素缺失比较重,在众多的景区看不到民族文化的内容,风景缺少文化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景观留不住游客的心。   三、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藏区民族特色文旅融合发展
  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注重挖掘和注入文化内涵,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中提炼具有地域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文化元素,明确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丰富其文化内容。力求“游有看点”、“购有商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提升形象,塑造藏区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品牌优势。组织民族文学艺术家为每个景区编辑导游解说词,让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有故事,组织培训导游,让民族文化的灵魂感染游客,留住游客,并宣传藏区特色文化。
  (二)加强藏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完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民族特色文化企业进入园区,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甘孜噶玛博秀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德格麦宿文化产业园、天堂色达文化旅游博览园、郎卡杰唐卡生产基地、乡城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康定、丹巴、稻城、海螺沟民族特色文化演艺中心、稻城非遗主题公园、灌顶雪泉康定之珠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三)创新研发民族特色文化产品
  做大做强我州文化旅游产品的精细化、精品化,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多方需求。利用我州丰富的非遗文化艺术资源,研发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搭建高端营销平台,创建知名文化品牌。加快建立特色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加工中心,策划一批鉴赏、摄影、雕塑、雕刻、编织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旅游项目,生产加工一批地域特色突出、做工精细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继续抓好唐卡、陶艺、金属手工艺品、牛毛绒手工艺品、藏纸雕版印刷工艺品等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
  (四)推进影视制作和创意产品开发
  着力提升文化产业中影视拍摄和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过硬的根植于地方特色的影响力强的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藏区有潜在的世界级文化资源优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香巴拉民族心理文化、雪山草地红色文化和富集多样的民族文化。推动影视摄影基地建设和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繁荣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动漫与服务,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影视作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提升甘孜州文化旅游外宣工作与市场竞争力。
  (五)传承传统民俗节庆文化活動
  积极支持各县策划文娱(节庆)活动,在活动主题、时间、内容上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强化营销的合力,扩大知名度,打造节庆品牌,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节庆娱乐需求。办好康定国际情歌音乐节、康定四月八转山会、泸定红樱桃节、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稻城登秋节、雅江松茸节、海螺沟景区民俗风情节、康巴·白玉原生态锅庄文化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传统民俗节庆的文化内涵、扩大文化旅游的集聚消费,提升我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加强藏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制定文化人才开发工作规划,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目前文化管理定向培养工作已经开始,要各类民族文化管理部门给足岗位,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突出抓好各类文化经营管理及各项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小学抓起,加强双语教学,从民族文化经典中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校本教材,让藏戏音乐舞蹈唐卡进校园,乐器民族用品制作等传统技艺进教材,真善美的文化入脑入心,使藏区民族特色文化事业后继有人,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民族特色文化事业。
  (作者供职于中共甘孜州委党校)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是确保现代社会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社会治理精细化指的是一种系统化的治理机制。当前我国经济市场愈发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将会面临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在此形势下,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思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精细化的社会治理工作至关重要,以便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治理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性期待,为实现社会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的第一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个振兴的首要任务。通过调研,当前山地乡村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现实情况依然存在。尽管人们千方百计进行了种种尝试,但面对各地树立的产业典型,大多反应是“典型确实好,但我们学不了”。本文以某地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思考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山地乡村产业。  一、现状情况  (一)乡村产业振兴初见成效  1.乡
期刊
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热点。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目前一些较为重大的体育运动可以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起到帮助作用,同时,也可以指出心理研究在体育运动这一方面的不足和发展方向。关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当前科学界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意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而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体育活动。  人类
期刊
数百万年前,位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正处于火山活跃的地质区域,随着大量的火山爆发,喷吐的熔岩和火山灰逐渐堆积,造就了一片似乎不应属于人类的土地。历经风雨和岁月的雕琢,更赋予了这片独特的地貌更多的生动和奇幻。这一地区便是今日土耳其的旅游胜地“卡帕多西亚”。  卡帕多西亚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一站,没来之前那种奇特的地貌及飘浮在空中绝美的热气球,就足以吸足我们的眼光。  从安塔利
期刊
本文主要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的特点。从多元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切入,分析当前教育中存在偏重知识、保守倾向、重视模仿忽视创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结合儿童多元教育整合意义,提出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世界各国教育家对于多元文化均有不同回答。普遍认为多元教育是帮助儿童欣赏、了解并尊重其他种族、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性别及语言,让儿童能够正确认识到世界中存在不同文化
期刊
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上的切实要求是学院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广泛全面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着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培养方案体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河套学
期刊
“家、校、社”一体化教学是促进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多媒体教育可以为“家、校、社”一体化教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教育的出现为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没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意识,或者根本管不了:学校与家长之间存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很多家长不清楚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
期刊
高职院校不仅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技能为主,更要强化人文素养的教育,这关系到新时代中国未来的整体国民素质,而要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质的提升,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就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党的十九大之后社会挑战说起,提出了解决高职大学生人文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这一关键要素,强调在21世纪的今天,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工匠精神”,更要有职业素养。  我国正在面临新时代挑战,高职院校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
期刊
教师技能大赛,能够有效带动教学改革,不断落实课程机制创新,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取得显著突破。本文通过参与教师技能大赛的整个过程分析与酒店管理教学联系起来,从机构保障及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进措施。  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大赛近年来得到了各个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安排优秀的教师前去参加比赛,展现自己的综合实力。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的内容设置与专业课程学习项目紧密结合,并且在比赛中所涉
期刊
“透视概论”作为透视课程的绪论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透视学的发展史及应用;掌握透视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让学生对“透视”这一科目有一个总的认识。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掌握透视学中的基本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对透视学中基本概念及名词的理解,教学的关键是:学生需要理解透视的科学性,建立起三维空间的意识及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  “透视概论”课,经过多年级高职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