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课堂上的深入使用方面,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应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毋庸质疑,但是从实际的、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至今,课堂教学中还尚未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反,有些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表象而已(突出地表现在公开课上),“花拳秀腿”,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的教师在处理该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要么搞些同步导练就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获得真正的英语交际能力。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主导角色,或者充当总指挥,总导演与裁判员的作用,构思,编排,组织和评价课堂练习活动,或者“传道,授业,解惑”,充当英语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者,或者充当“划船水手”的作用,与学生平等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等。
  二、不应滥用教学教具
  新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时代感强。因此,若能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就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若能将媒体使用恰当,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准确模仿与交际,而且,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示其直观性与化繁难为简易的最优功能。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
  这里的“别墅”指代班级中的优等生,“难民营”指代后进生。我们承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等生是班级学生的楷模,是引领班级前进的一股积极力量,教师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本无可厚非。但是,后进生与优等生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课堂上,教师应考虑到后进生实际情况而因材施教;生活与学习中,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心理上,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追逐并且尽快赶上优等生。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新教材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应试教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课堂上便以自我为中心,搞纯粹的个人才艺展示,忽略了教育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可塑“资源”的白白浪费。
  四、应合理使用设问
  合理使用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设问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创造性地设问,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在对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应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问,尽力创设语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师生思维互动的局面;另外,教师应会问,并且问而有度,问时应做到典型、精确、灵活与巧妙。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满堂问、浮浅、简单问和一节课反复不停地问,依靠问多而统领整节课,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给人的感觉是教师口若悬河,累得要命,而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极度紧张,课堂教学并无新义,一问一哄,形式热闹,实则无效。
  五、从思想、从根本上进行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大纲的新规定,新教材的充分试用,无不标志着新一轮中学英语教学界的有力变革,尤其是广大英语教师教学思想上的改变,他们勇于告别旧教材,大胆尝试,锐意进取,在对新教材的合理使用,对新教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创立了“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点拨、对话及互动课堂教学法”等一系列课改教研显著成果。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能按部就班讲几句英语就有了英语交际能力,认为让学生多做几项课堂活动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甚至,认为教师课堂上用满口流利的英语讲解一通之后学生就有了“英语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改革中的英语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依靠新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既要钻研新教材,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活化教材,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反思问题是艺术中的艺术,它可以使从教者不断进步。只有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吸取教训,发扬优点,光大我们的教学技艺,推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前言:新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探索学习,同时也鼓励相关教育单位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而引导小组之间或学生之间探讨研究式的交流是最为有效的交流方式之一。因此,新英语课程改革的标准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式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鼓励和推进合作式学习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各高等学府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应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如何利用ESP理念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育服务,本论文沿着这一思路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 ESP 教学改革 研究  一、大学英语课程概况  近代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期。民国时期的现代教育由
摘 要:英语作为教学科目中一门主科,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以新课标下初中英语为例从课堂教学方面展开讨论,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任务的核心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工作者要提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得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应让学生学好,用好。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学习外语,不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负担,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画中学、唱中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成功感、树立必胜的信心,否则,正如
【摘要】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失误普遍存在,通过文化视角分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成因,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素养,对培养合格跨文化交际人才大有裨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虽然能说出或写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表达方式往往不恰当或不得体。究其原因,多数情况下这些句子违背了所学语言的文化规则,因此导致交际的失误。  一、教学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摘 要: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使传统小学英语单一的整体灌输式教学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往往导致英语教学事倍功半,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让更多的教育者关注并重视差异化教学,并对实际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差异化教学;差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摘要】本文以分析ESA语言教学模式三要素(E-engage-投入,S-study-学习,A-activate-运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了三要素对大学英语视、听、说的相关性及取得的教学效果,ESA理论对指导视听说课堂教学起到有效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从而探索适合于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ESA三要素 教学效果 运用  一、引言  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环节最终
【摘要】本文对《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课文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文 人文精神  一、引言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