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嗜酒者日趋增多,因长期嗜酒导致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人日趋多见,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慢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显得甚为重要。通过对2007年1月~2012年2月住院期间确诊的CAT 120例的调查,探讨CAT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酒精损害健康的重视。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发病机理;症状;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21—01
  慢性酒精中毒(CAT)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1-2],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停止饮酒后常感心中难受,或出现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恢复饮酒则这类症状迅速消失,由于长期饮酒,多数合并躯体损害,以心肝、神经系统为明显,最常见的是肝周围神经病变和癫痫性发作,有的则形成酒精中毒性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酒类消费和酒精依赖呈上升趋势。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CAT120例(男112例,女8例),年龄36~78岁(平均43)岁。饮酒史5~47年。饮酒量50~250g/d,按美国标准:轻度饮酒13例,中度饮酒81例,重度饮酒26例。
  1.2患病情况 120例中患返流性食管炎9例,慢性胃炎89例,十二指肠球炎8例,酒精性肝病(ALD)35例,胰腺炎8例,营养不良9例。
  2 发病机理
  酒精为亲神经物质,长期饮用可产生慢性中毒,造成神经系统难以逆转的损害,大脑皮层接通功能减弱,灵活性减低,是慢性酒精中毒主要发病机理,其病理改变是神经细胞的炎性改变及变性改变,严重者出现脑萎缩,脑的体积减少,除中枢神经外,周围神经同样受累,并可导致其它脏器的病理改变,而产生临床症状。
  3 临床症状
  逐渐加重的个性改变和智能衰退是慢性酒中毒者的特征,病人渐变得自私、孤僻、无责任心、情绪不稳定、情感迟钝、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对酒极为渴求,以酒当饭,以致胃炎,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失眠,性功能紊乱,并最终导致内脏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以及衰竭,常有肝肾硬变,心脏扩大,酒精中毒性心肌炎等,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常出现躯体合并症,神经系统可有震颤,神经炎,肌萎缩等改变.
  4 治疗
  只有当嗜酒者认识到该病的危险性并同意戒酒时治疗才能开始。一定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戒酒阶段,另一则是康复治疗阶段。对酒精中毒早期阶段的患者,戒酒会引起焦虑和失眠;而对长期依赖酒精的患者来说,戒酒则会引起不能控制的颤抖、惊慌和震颤性谵妄(DT)。患DT的病人如果不被专业人员治疗,死亡率将超过10%,因此,晚期阶段酒精中毒的患者戒酒,应该住院进行。治疗可能要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戒酒硫能干扰酒精的代谢过程,喝少量酒就会引起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和呼吸困难。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能减少对酒精的依赖,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并二氮卓是抗焦虑药物,常用于治疗戒酒症状如焦虑和失眠,也用来预防癫痫发作和谵妄,有成瘾性。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以用来控制任何原因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戒酒后如仍存在这些症状才使用此类药物。嗜酒者有可能再次对酒精产生依赖性,因此康复阶段的关键是彻底戒酒。康复阶段可采取多种治疗措施,包括教育计划、分类治疗、家庭治疗和参加自助小组等。
  5 讨论
  酒精是细胞毒性物质,可直接损害食管-胃-小肠粘膜和平滑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120例中106例上消化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烂、出血,106例病理活检显示病灶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9例返流性食管炎见到胃食管返流,提示酒精的肌性毒和神经毒作用使食管蠕动减弱,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降低。
  CAT也是慢性胃炎常见病因之一[3]。胃粘膜炎性损害较广泛,以胃体部、窦部为重。窦部粘膜见肠上皮化生6例,非典型性增生5例,这种病理改变提示酒精的慢性持续作用是否也是国人胃癌促发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组8例胰腺炎有7例呈慢性,说明酒精对胰腺组织长期刺激使其呈慢性增生,导致纤维化,逐渐损害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并削弱机体对感染的防御机能,有资料报道这种损害在缺乏临床症状之前即已存在[4]。
  西方国家ALD发生率高达84%,本组为29.2%,在ALD中肝硬17.1%,低于国外报道,但原发性肝癌高达8.6%,高于国外文献。这可能与国人病毒性肝炎较多有关,ALD对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的易感性已被确认。本组ALD的HBV和/或HCV感染率40.0%,3例原发性肝癌HBV阳性1例,HBV+HCV阳性2例,值得警惕的是“乙肝健康携带者”多有长期饮酒习惯,酒精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醛,损害线粒体,促进胶原纤维合成和癌基因表达导致肿瘤发生。
  营养不良是CAT致消化系统多臟器损害基础上的综合病症。本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国外报道,这是因为国外常以酒代餐,酗酒能抑制食欲,忽视营养物质的摄入。
  有关CAT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早期彻底戒酒是防治消化系统多器官损害的关键。及时补充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支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长期饮酒者在血液不含酒精的情况下对多种药物耐受性增强,医生对其用药应慎重。
  参考文献:
  [1] 郑瞻培.精神医学临床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3.
  [2] 汪开达,周东丰.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
  [3]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1.
  [4] 战丽萍.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36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病杂志,2008,25(1):12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高血壓的病人进行原因的分析,高血压对病人的危害处理和应用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通过观察和血压监测,患者的症状及调节透析过程中的透析液的钠值,温度,对病人限制钠盐的摄入,通过控制病人的干体重,增加透析次数,降低血容量,指导病人正确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上述方法,正确选择和应用药物收效良好,
期刊
高血压的联合治疗,是指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成分的药物,或采用固定复方制剂的药物,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使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达到目标血压.
在历时半年甚至一年多的酝酿与布局后,药房托管的利好效应似乎正在不断释放.rn8月份,国药一致药业中报就明确表示,经过其分销事业部多种业务模式创新如DTC(院外销售)、药房托
经过现场急救或者急诊室抢救后多数病人需要即时转运,包括院前和院内转运.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无益的转运和不当的转运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造成危重患者第二次伤害,导致医疗纠纷
【摘 要】目的:探讨间歇導尿术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26例脊髓损伤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的次数,并在导尿前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结果:26例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经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有效性达90%,20例患者经20-40天间歇导尿,残余尿量达到80mL,可以终止导尿;75%患者中段尿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结论:间歇导尿配合膀胱
期刊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期刊
目的 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子宫次全
卫生部下发以后,各省已行动起来,积极针对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展乡村医生考核工作.近日,安徽省卫生厅就制定下发了,要求各县(市、区)于2009年5月底前完成乡村医生考核工作.
目的 对比分析双极电凝止血与丝线结扎止血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关键词】 炎琥宁;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29-02  炎琥宁系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关于该药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较少,偶见皮疹等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较为少见。过敏性休克是炎琥宁的一种不良反应,也是最严重的,如抢救不及时有效,将导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