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

来源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对研究HBV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HBV的复制和致肝细胞病变的关系,HBV感染和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以及HBV感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HBV转基因小鼠及其在研究HBV中的应用进用综述。
其他文献
1994年Sato等[1]首次克隆鉴定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embrane-typ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MMP)家族的第一个成员(MT1-MM),随着分子基因学的进展,现已知的MTs-MMP有六种[
丙型肝炎病毒(HCV)受体一直是HCV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至今仍无定论,已经提出的可能受体有: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粘多糖、清道夫受体及C型(钙离子依赖型)凝集素DC/L-SIGN等,本文就上述与HCV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HBV基因全长PCR扩增为HBV基因结构的多样性与致病性和传播途径等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在HBV研究中显示了巨大优越性。本文对该方法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HIV-1gp41在病毒侵入早期,发挥重要作用。针对gp41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良好的工具广泛地应用于以gp41为靶点的抗HIV-1药物和疫苗研究工作中。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是一单股正链RNA,全长9600个碱基对(bp),含有一个大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约3010个氨基酸的病毒前体蛋白,HCV基因组5′端(5′UTR)和3′端(3′UTR)为非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为典型特征的病死率极高的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发生的CCHF称为新疆出血热(XHF)。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诊断、抗体
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是一类单链线状DNA病毒,可引起无症状性感染和症状性感染,是导致人类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因.本文就细小病毒B19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临床表现和治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是分节段单负链RNA虫媒病毒。该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为典型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疾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病死率高达67%。
HCMV被膜磷蛋白pp65(phosphoprotein 65,ppUL83)作为GCN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及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HCMV的致病机理,探讨H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