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铁道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

来源 :铁道机车车辆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铁道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于1995年11月8日至9日在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召开,全路各高等院校,各铁路局共19个单位61人参加会议,铁道部科技司、工务局、铁道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计算机世界编辑部、北方交通大学、铁科院等单位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还特邀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叔梁老师作关于信息技术及其进展的报告。会议共宣读了13篇论文,并评出优秀论文3
其他文献
1303年洪洞和1695年临汾特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均在临汾盆地内,时间仅隔392年,所以引起地震学界的极大关注。前人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认识,但是也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商榷和思考。本文从临汾特大地震的震级,震源体和震中所在的次级构造单元,地震断裂的延伸和深部构造,震源破裂区的应力状态等方面提出商榷意见和思考的问题
期刊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特征的方法,讨论了近600多年来鄂尔多斯地块不同时段的构造运动。结果表明,大华北第3地震活动期中该地块运动增强,其构造运动参数2倍于正常期,指出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在此区域构造运动背景下产生的。
期刊
山西地区是著名的强地震活动带,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M≥7地震6次,其平均重复周期约300年左右。1695年临汾地震的灾害非常严重,死亡人数52600人。震中烈度高,极震区面积大,有感范围广。研究表明主震的震源深度大。
期刊
本文叙述了1695年临汾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指出16~17世纪是华北强震活动的全盛时期,而山西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中的最后一个,其孕育过程处在华北强震活动由“密集”转为“平静”的转折时期,认为1642年平陆6级地震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广义前震。
期刊
本文选取判别每年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的4个地震活动指标,对临汾盆地315年至1995年2月M_s≥4.75的地震(余震除外)序列,应用模糊数学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判别3个震级范围,即5.5≤M_s<6.0,6.0<M_s≤6.5,M_s>7.0的模糊关系方程。对此方程通过对3个典型类地震样本,以及未参加建模的2个地震样本进行了检验与预测。结果均与实际符合较好。本文还对1995年2月之后1年内临
期刊
PC-1500计算机编审报表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艳梅(忻州地区气象局034000)微机编制气象报表是一项人机结合,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新技术,它不仅代替了人工抄录、校对、初算、复算和大部分审核工作,而且还代替了人工凿孔、纸带输入等作业,使测报业务和资...
期刊
微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武茹芳,刘效文,郭五娃(山西省电子研究所030006)微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现以气象高空报为例进行论述。各地气象台站按国际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各类气象要素的观测,并按一定的格将各气象要素编报及时发往气象中心枢纽...
期刊
微机远程服务终端前程似锦李玉爱,赵国善(大同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037004)我们大同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1995年1~9月份共创收39万元,经济合同达79万元,开展的服务项目除原有的三大项(即警报服务、充气球、避雷监测)外,又开拓了微机远程终端服务...
期刊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致洪暴雨系统在计算机中实现的过程,以及集成的思路
期刊
3、多媒体技术有那几大特征答:多媒体指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声音包括话音和音乐;图像既包括静止的,也包括活动的。多媒体有三大特征:数字化、交互性和集成性。数字化指各个单媒体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来处理。声音要将模拟量经过取样、量化以及多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