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山西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武茹芳,刘效文,郭五娃(山西省电子研究所030006)微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现以气象高空报为例进行论述。各地气象台站按国际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各类气象要素的观测,并按一定的格将各气象要素编报及时发往气象中心枢纽
其他文献
“含羞草”的感震与地震莫怀东(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621000)含羞草的感震性很典型,只要轻轻碰一下小叶,小叶立即闭合。这种刺激还能传到其它部位,刺激越强,传递的距离越远。如果用手重重的碰触一下含羞草的一片小叶,它的整叶闭合叶柄就会下垂,要经过10...
期刊
通过邢台震情窗口的成组震兆与中国大陆及边邻大地震整体链式活动的对应关系,指出该“窗”具有遥联性的特点。它可以为我国大陆及边邻活动大形势作中期遥联预报或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文末对这种遥联现象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期刊
本文利用1900年以来M_s≥4.7地震目录,系统分析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与晋冀内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同步涨落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对这2地区未来二三年内地震活动趋势预测提供一个方面的证据,本文给出了预测方案,报道了应用实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本文对美洲中南部西海岸14个孕震区的强震复发时间T进行了计算,并进行地震预报。提出在未来10年内(1992~2020年),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对14个孕震区的发震概率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的高概率地区(P_(10)>0.80)包括瓦哈卡,恰帕斯和秘鲁南部。
期刊
1303年洪洞和1695年临汾特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均在临汾盆地内,时间仅隔392年,所以引起地震学界的极大关注。前人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认识,但是也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商榷和思考。本文从临汾特大地震的震级,震源体和震中所在的次级构造单元,地震断裂的延伸和深部构造,震源破裂区的应力状态等方面提出商榷意见和思考的问题
期刊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特征的方法,讨论了近600多年来鄂尔多斯地块不同时段的构造运动。结果表明,大华北第3地震活动期中该地块运动增强,其构造运动参数2倍于正常期,指出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在此区域构造运动背景下产生的。
期刊
山西地区是著名的强地震活动带,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M≥7地震6次,其平均重复周期约300年左右。1695年临汾地震的灾害非常严重,死亡人数52600人。震中烈度高,极震区面积大,有感范围广。研究表明主震的震源深度大。
期刊
本文叙述了1695年临汾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指出16~17世纪是华北强震活动的全盛时期,而山西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中的最后一个,其孕育过程处在华北强震活动由“密集”转为“平静”的转折时期,认为1642年平陆6级地震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广义前震。
期刊
本文选取判别每年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的4个地震活动指标,对临汾盆地315年至1995年2月M_s≥4.75的地震(余震除外)序列,应用模糊数学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判别3个震级范围,即5.5≤M_s<6.0,6.0<M_s≤6.5,M_s>7.0的模糊关系方程。对此方程通过对3个典型类地震样本,以及未参加建模的2个地震样本进行了检验与预测。结果均与实际符合较好。本文还对1995年2月之后1年内临
期刊
PC-1500计算机编审报表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艳梅(忻州地区气象局034000)微机编制气象报表是一项人机结合,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新技术,它不仅代替了人工抄录、校对、初算、复算和大部分审核工作,而且还代替了人工凿孔、纸带输入等作业,使测报业务和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