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断点回归分析的长沙市住宅限购政策对成交面积影响的评估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2016年中国多个大城市房地产过热的态势,多地启动了住房限购进行调控.限制外地户籍人群购买新建住宅是广泛采取的手段,旨在通过提升购买门槛强制降低成交面积的方式为楼市降温.文章以该类政策代表性城市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以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为基本单元,通过断点回归模型量化评估限购政策“长七条”对长沙住宅成交面积产生的冲击.结果 表明:受限购影响,①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新建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下降5.3万m2;二手住宅月成交面积平均上升0.63万m2.②新建住宅的套均购买面积平均提升10.55m2.③限购后,城市边缘区和老城区的新建住宅成交降幅更大,中心城区的二手住宅和户均成交面积提升更明显.限购政策极大降低新建住宅的成交面积,但同时也激发更多二手住宅和更大户室面积的购买需求,且限购效果在城市内部呈现明显空间异质性.从最终效果来看,住宅限购属于过渡性的行政指令,楼市最终还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长效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性举措,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客观赋权法,从增长动力转向、体制机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等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全国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析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导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①科技创新引领是中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逻辑;②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并呈现一定的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较高水平省区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的重大战略,研发要素作为参与创新过程、影响创新绩效、体现创新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对数双引力模型测算2008-2018年研发要素省际流动指数,描述其时空特征和地理分异现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 发现:①研发要素省际流动具有较强的网络特征和一定程度的“中心—外围”特征.②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同时受“惯性效应”“示范效应”和“制约效应”的作用,且在全国范围及“胡焕庸线”两侧呈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通过建立以
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模型来探讨2006-2018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时序上: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低下,2018年全国平均水平仍处于中等偏下类型.②空间上:中国普惠金融水平以上海和北京为相对高水平起点,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扩散,最终形成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中部塌陷”的空间分布格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状态,高—高聚集区
基于流动空间,借助GIS、Matlab和Gephi等技术手段,构建多元流动要素网络,分析港—城网络体系空间重构的特征与过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①流动空间重塑了港—城体系的结构和方向,核心港口城市能级提高,港口城市间由单纯的竞争关系变为新型的竞合关系;社团结构组合变化促进多元流网络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枢纽港及其城市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②多核心的扁平化结构取代原来的金字塔结构成为流动空间视角下港—城网络体系的典型特征,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等综合性港口城市的辐射作用凸显.③港—城网络体系空
行政壁垒、利益角逐和公共产品性质导致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屏障效应”与“囚徒困境”以及合作流程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非线性、非均衡、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开放系统,与协同学原理高度契合,是实行协同治理的逻辑与机理.构建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型,在上一级生态环境部门(必要时应急管理部门)协调下,利用法律法规、制度、经济、伦理等控制参量,整合各个主体、各行政区等各类要素,充分发挥主体互补效应、空间配合效应、过程一体化效应,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政府应在多中心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社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要位,涵盖31个地级市.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各城市产业消费“双循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选取经济、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口和外贸承载力指标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灰色GM模型对城市群各指标未来五年综合承载状况进行科学预测,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结果 表明:2009-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W”型变化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域包容性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包容性绿色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00-2018年中国包容性绿色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演变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的不均衡特征.②中国包容性绿色效率的空间关联呈现中心—外围的圈层式复杂网络结构形态;包容性绿色效率在省际间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多重叠加特征和网络稳定性不断增强,但整体关联网络的等级结构较
借助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航运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 显示:①航运竞争力大致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地区发展不平衡,极化效应十分严重.②航运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呈正偏态分布,偏度值较大,分布较为分散,得分较低的国家(地区)占较大比重.③航运竞争力核密度曲线逐年向右移动,曲线波峰高度逐年下降,函数区间呈现小幅扩大,仍存在双峰形态,航运竞争力绝对差异逐年变大,极化现象在不断增强.④根据航运竞争力综合得分指数,可划分为航运竞争力强、较强、一般
文章基于DPSIR框架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构建包含10个要素层、33个代表性指标组成的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浙江海域承载力进行动态时序分析,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浙江海域承载力系统的综合协调程度,并对海域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要素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发现:①除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年份外,2006-2016年浙江省海域承载力水平总体上扬趋势明显,响应和驱动力指标值对海域承载力影响明显.②浙江海域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系统耦合协调度偏低是制约海域承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1-2018年的时空面板数据,应用耦联评价法与DEA-Malmquist法测算大湾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指标,绘制产业融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拟合图,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关联关系,耦联度表现为负向关联,耦联协调度表现为正向关联.应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器分析,初步定量确立大湾区产业融合是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最后,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