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策略初探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使其形成既符合社会需要,又具有个人特色的完美人格,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建立体系,拟定指标;确定方法,实施评估;诊断问题,反馈信息等指标和手段,幼儿教师能在不同教育阶段及时了解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经常反映信息,密切配合幼儿社会化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向高一级的水平发展。
  关键词: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5
  作者简介:马建英(1977—),女,福建龙岩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幼儿园教学。
  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最近几年以来,较多研究者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研究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前期,幼儿各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但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积极行为逐渐增多;在性别方面,儿童积极行为的性别差异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儿童积极行为的性别差异会随行为类型、行为情境的不同而变化。为了密切配合幼儿社会化教育,使教师能在不同教育阶段及时了解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经常反映信息,我们探索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的指标和手段。
  一、建立体系,拟定指标
  任何一项评估,都要有一个指标体系作为它的直接依据。因此,要做好评估,首先要设计目标体系,并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内容应注意各项指标在语言的表述上要清楚、简明,使人一目了然,各级指标不能重复,尽量使目标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以上几点,我将大班幼儿社会发展目标分解为三级别:一级指标为情感、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把一级指标的三方面内容,具体划分为二级指标,再划分为三级指标,做到逐步分解。
  为了确保评估时有操作性、有确定幼儿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程度,我们应该规定评定等级标准。如评估幼儿“自覺使用礼貌用语”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根据这一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大班幼儿的个别差异对其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使评估指标成为完整的体系,以表格形式呈现(如表1)。
  二、确定方法,实施评估
  1.日常观察、定期观察(每月一次)、情景观察相结合
  教师与幼儿相处时间较长,交往机会多,应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观察。为更好随机观察,我们为幼儿设计了日常观察分析记录表,而定期观察,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在一定时间里的表现,于是我们设了定期观察记录表,这两种表结合使用,则较为科学。
  2.施行团体观察和个别观察相结合
  团体观察节省时间,且幼儿的某些行为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会表现出来,某些指标应在同一个活动中全面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可以在创造游戏中全面观察幼儿“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协商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现;但有些指标,如“能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不适于团体观察,只能用个别观察的方式加以补充。
  3.家长问卷及测查
  评估中,我们采用家长问卷、测查等方法,但这是辅助的方法。家长问卷法采用判断形式,对有关内容,凡肯定者,打钩,反之则打叉。根据钩的个数评定等级,优级8个,良级2个,中级4个,差级2个以下(见表2)。调查中发现,个别家长怕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不敢如实反映情况,肯定得多,反映缺点得少,影响了评估的可信度。因此,家长问卷应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这种方法只能作为评估的辅助手段。
  根据评估的内容教师可采用对幼儿进行测查的方法,此方法在使用时要选好材料确定好导语,如要测查“社会交往”评估指标“分辨是非”这一项内容。我准备了几张是非图,设计了导语为“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谁做得对,为什么?”规定了评定等级,优为“能分辨是非”,良为“基本能分辨是非”,中为“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分辨是非”,差为“不能分辨是非,但能说出人物及活动”。我们测查工作准备就绪后又制作了表格(见表3),就可以进行评估,但幼儿的表述能力有限和有时会词不达意,不能作为评估的手段。
  通过上述各种途径,我们收集了全体和个别幼儿社会性发展表现,建立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评估档案,以利于能及时掌握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诊断问题,反馈信息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评估档案建立后,我们就着手诊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水平。针对个别幼儿的诊断要参照团体的平均成绩,如果某一个幼儿的成绩明显低于团体的平均成绩,就要配合幼儿家长采取措施,加强教育;如果某一幼儿的成绩明显高于团体的平均成绩,则要对该幼儿提出高一级的目标。诊断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幼儿的智力水平、身体情况等条件进行。
  对问题的诊断不仅确定实施教育的重点对象,还可以调整班级教育的整体目标,如果全班的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教育适宜,如果全班的成绩呈偏态分布,说明教育要进行调整。比如,如果百分之六七十的幼儿成绩定为差,说明教育存在缺陷或是指标定得太高;如果百分之六七十的幼儿成绩都属优秀,说明指标定得太低。
  总之,大班幼儿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适应性、个性、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以便能准确地反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后,我们将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向高一级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琴. 向阳花木早逢春——科学教育应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95.
  [2]韩拴胜.浅谈如何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J].科技信息,2009(21):594,602.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也逐步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在阅读教学中适当使用网络资源,能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魅力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
过去,商业技术和设备创新的步伐都相对较慢。通常隋况下,企业通过获得机械或技术,期望在5~10年内得到期望的业务收益。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企业创新步伐明
儿童诗以它独有的形式和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应该去研究、挖掘、弘扬,教学中不断尝试与实践,从"诵读"到"欣赏",从"模仿"到"创作",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儿童诗歌写作的兴趣
摘 要: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纵观许多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剖析而忽视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不分离”,将阅读和写作完美融合?文章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指向写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做法,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指向写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尝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向写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