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巨擘刘文西

来源 :中国艺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五年制国画系,受绘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教导。1956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委员会授奖给刘文西“优秀的‘三好’积极分子”。受延安革命历史和古元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毕业实习时,第一次奔赴延安。从此他热爱上了陕北这块土地和那里的人民。毕业后,被刘蒙天院长选调分配去西安美术学院工作。
  1960年,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在《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看了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极大地增强了刘文西创作的积极性。1981年,刘文西先后访问了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画家,并同夫人陈光健一起举办二人作品展。1984年,刘文西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刘文西受到江泽民同志接见。1993年5月21日至31日,刘文西画展在北京举行。
  2013年,刘文西与靳尚谊、刘大为、周河河、韩美、何家英共同出版《骄傲中国艺术特刊——画坛巨擘》书画作品集。2013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cctv翰墨音缘》。
  数十年间,刘文西发表作品千余幅,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部,获国家级奖七次。代表作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中国美术馆收藏有《祖孙四代》、《知心话》、《毛主席身边拉家常》等25件作品;9件作品获国家级奖。李瑞环同志鼓励他说:“你在三十余年美术生涯中,希望继续朝着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走下去,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
  刘文西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作”,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他以大量动人的作品和高尚人格,与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实力画家,共同创立了世界闻名的“黄土画派”。
  刘文西以画陕北著称,并以此奠定了中国当代国画大家的地位。他的绘画创作注重形象塑造的独特性、生动性与真实性,同时也十分注重形式、语言、技巧的不断创新。
  在当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刘文西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仍然坚持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寄托在陕北那片黄土地上,讴歌革命领袖、讴歌人民是他作品的灵魂。2004年创作《黄河子孙》、《黄河汉子》等,以朴拙亲切的笔调表现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不失为具有思想含量、艺术质量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
  刘文西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在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感动自己的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处理作品诸要素的协调整合,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刘文西认为“创新要从深入生活开始,从观念的扩展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视觉、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脑子和眼睛去观察认识生活,要有区别于历史、区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
  刘文西的作品以表现领袖、歌颂人民为主流,也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坡的人物写生,还有出访欧洲的景色描写。其表现手段和语言丰富多彩,并大胆突破中国画已有的审美程式,创造性地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注重在东西方艺术大交流中开拓中国水墨画的新领域。
  艺术造诣
  刘文西是当代杰出的国画家,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绘画洋溢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完美呈现人民性、时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刘文西先生还因成功塑造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像,成为中国“画作”发行量最大的画家。
  刘文西以擅画陕北、画活了陕北而蜚声画坛,其早年的陕北系列作品,至今依旧散发着亲切而隽永的气息,时时唤起人们的美好记忆。因此也足见其画作生命力之强,影响之深远。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的震撼。在这幅永载史册的作品中,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他以高瞻远瞩的胸襟,以高屋建瓴的智慧,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作品。从《毛主席和牧羊人》至《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统领一切的地位。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不愧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刘文西的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他以前是一致的。他在不断探索创新,在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感动自己的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处理作品诸要素的协调整合,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在当今时代,刘文西的这种创作精品力作的方法和规律,尤其显得可贵。
  刘文西并非固守传统而不化。他主张“创新”,并认为“创新要从深入生活开始,从观念的扩展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视觉、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脑子和眼睛去观察认识生活,要有区别于历史、区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刘文西一生非常注重人物的素描,各类人物的素描就留存2万多张,为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刘文西先生的人物画采用中西合璧、古今兼融、循序渐进、科学严格的造型方法,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气韵生动、意境深远。他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在造型上吸取西画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并加进民间艺术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一体。画老农形象多用焦墨干皴皱纹,染以淡墨表现结构,最后赋彩润色之,色墨结合恰到好处;画姑娘形象则重染色,能够用不露笔痕的饱色表现面部皮肤的新鲜圆润。
  刘文西先生笔下的人物群像,主次分明而又构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关系,具有很强的内在张力。其《黄土情》、《陕北人》,所绘近百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人物之间的呼应,人与景之间的关系,乃至群像所连成动态的变化,人物的疏密起伏与姿势表情,构成了戏剧的情节,极具内在张力,是罕见的人物群像杰作,是史诗性的巨构。
  刘文西先生以表现黄土地传统文化精神风骨为主题,语言淳朴遒劲而又精当缜密,其笔下的“黄土地文化”已经被彻底“中华民族精神化”了,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中国气韵。其笔下的人物画已成为中国画坛一绝。刘文西先生为养育红色中国的陕北热土树碑,为勤劳朴实的中华民族立言,用饱含情感的生命拥抱艺术,堪称中国画坛德艺双馨的光辉楷模。他的艺术创造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画坛,并且在伟大的中国梦时代继续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绘画技巧
  在人物画笔墨技巧方面,刘文西按照李可染的办法: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以形神兼备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目标,通过形象思维,追求“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他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加进民间艺术中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游刃有余,使画家能够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刘文西画老农形象多用焦墨干皴皱纹,染以淡墨表现结构,最后赋彩润色之,色墨结合恰到好处:画姑娘形象则重染色,能够用不露笔痕的饱色表现面部皮肤的新鲜圆润。总之他的人物画与一般国画“人物”大不相同,有的寄托了他对杰出人物的仰慕,对他们的理解与想象;有的表现了对正义,对真理,对真情,对光明幸福的憧憬;有的是对劳动者创造世界的热情讴歌:有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关注。
  人物画难,人物群像更难。人物群像能表现出有如小说或戏剧的整体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场景,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致成为孤立的人像拼凑,这是更难达到的艺术境界,绝非仅仅依赖“功力”而可获致。而要有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领悟力,以及长期的苦练(默记、背写、素描、速写等反覆锤炼)。
  其核心为:一、继承并发展传统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艺术理念;二、采用中西合璧、古今兼融、循序渐进、科学严格的造型方法;三、坚持关注生活、反映生活,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现实主义道路;四、重视笔墨、重视创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西部风情的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台媒称,美国纽约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上11日刷新纪录。已故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汤伯利(cytwombly)的作品《黑板》创下7053万美元之高价,在黑板上6行的连续圈圈,就像小朋友的涂鸦一样,打破了他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  据台湾东森ETtoday新闻云11月12日援引美媒报道,汤伯利创作了一系列《黑板》的作品,风格就像孩童式的涂鸦,仿佛书写和绘画之问是没有界线的:他的创作方式也很特别,是坐
期刊
医技科室在医院平面中的布局  医技科室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导致其与门诊、急诊、住院等其余空间产生紧密联系。合理组织医技科室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关系,使不同门诊科室、急诊和住院的患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相应位置,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影像诊断,多设在首层  影像诊断与急诊、门诊、住院均有较密切的联系,且由于其设备较重、需要做防护处理、改扩建可能性较大等原因,故多设在医技楼首层。  *特检科,与
期刊
书中有“文”,就是要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弘扬独特艺术价值;书中有“道”,就是要遵循书法艺术规律、彰显时代精神气象;书中有“人”,就是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焕发艺术生命力;书中有“德”,就是要追求艺文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和书法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和强烈的共鸣。  书中
期刊
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在京举行   本刊讯8月18日,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主题,研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卫生部部长、论坛主席陈竺讲话。    《中国医疗电子行业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发布  本刊讯8月25日,赛迪顾问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医疗电子行业战略
期刊
2010年,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楼、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州市人民医院新院三个设计项目同时招标。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激烈竞争,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三所一举全部拿下,所长姚红梅就是这3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这无疑是姚红梅建筑设计生涯中值得书写的一笔。  姚红梅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设计项目涵盖办
期刊
近年来,《琅琊榜》《甄嬛传》《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国产优秀电视剧作品,走出国门,在北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播出,真正实现了国产电视剧从“拿来主义”到输出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末《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走向海外市场,到如今《者患传》登陆美国,到最近的《琅琊榜》在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受到追捧,再到11月30日播出的电视剧《芈月传》,尚未
期刊
德国沙芬堡医院位于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内,占地5万平方米,设有700张床位。在风景区中建设的医院,不得不让我们好奇万分,建筑师如何定位的?怎样处理好医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一起分享德国建筑师的设计思路吧——  缩小体量,融入环境   建筑师选择了尊重环境,利用地形,化整为零的办法。通过缩小体量,使新建的医院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过分强调自己。从医院主入口方向看,医院体量很小,不像一个有着700张床位
期刊
摘 要:通过深圳市滨海医院打造绿色医院的实践过程,阐明了在绿色医院建设中,医疗功能布局、医疗流程是关键。建筑应服从功能需要,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应以绿色建筑、先进的装备及数字化医院建设来保障,达到运营高效、服务高效,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设实践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xplained that medical functional
期刊
茫茫宇宙间,人人都是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才有了爱的渴望,爱的理由,爱的价值。人是离不开同类的,而在同类之中,你和谁结成了亲密的关系,则缘于相遇。亲情,一个生命投胎到一个人家,把一对男女认作父母,这是相遇。爱情,一对男女原本素不相识,忽然生死相依,成了一家人,这是相遇。友情,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共鸣和相知,这是相遇。相遇是一种缘,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贵。  那么
期刊
(本网讯 艺海)12月17日至21日,主题为“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的2014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在厦门市美术馆举行,共展出来自海峡两岸近80名书画家的350幅作品,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好评。  本届书画展由中国艺术学会、北京龙山艺术院、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福建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联合主办。书画展自八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