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论唐宋词三大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论唐宋词三大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摘 要】
:
唐宋词的意象系统十分丰富。在众多的唐宋词意象中,有三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即和流连光景的生命意识对应的残阳意象,和美人迟暮的伤春意识对应的落花意象,以及和伤别念远主题对应的春草意象。这三大意象及其衍生出的意象群,构筑起唐宋词的基本主题类型,凝固并深化了唐宋词的主体风格取向。
【作 者】
:
王靖懿
张仲谋
【机 构】
: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
:
中国韵文学刊
【发表日期】
:
2021年2期
【关键词】
:
唐宋词
意象
残阳
落花
春草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历代词籍总目提要与文献数据库建设”(18ZDA2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中的明词特质研究”(16YJC75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词的意象系统十分丰富。在众多的唐宋词意象中,有三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即和流连光景的生命意识对应的残阳意象,和美人迟暮的伤春意识对应的落花意象,以及和伤别念远主题对应的春草意象。这三大意象及其衍生出的意象群,构筑起唐宋词的基本主题类型,凝固并深化了唐宋词的主体风格取向。
其他文献
略论李商隐“背恩无行”形象的型塑
早期李商隐接受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其人品问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他与牛、李两党的关系,由此出现一种“背恩无行”的说法。这种说法早在唐五代就已基本定型,影响所及,至于清代。唐五代对李商隐“背恩无行”形象的塑造是由《旧唐书》《唐摭言》《北梦琐言》共同完成。作为李商隐人品贬抑的源头,三种文献互相借镜,可梳理出两条发展线索:《旧唐书》直接记载了李商隐“背恩”“无行”;《唐摭言》《北梦琐言》则借助《九日》诗本事的虚构和衍化塑造了一个行为放纵诡激的文人形象,进一步坐实了其“背恩无行”的人品形象。
期刊
李商隐
人品
背恩无行
塑造过程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