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社会角度反思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高等院校也面临挑战。以社会风险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框架,以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着重探讨英语专业人才所面对的社会适应性缺失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案。
  【关键词】社会风险 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其撰写的《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个从学理角度将风险社会概念化,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风险社会理论”。其后出版《世界风险社会》和《自由与资本主义》,使风险社会理论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当前:环境破坏、边境问题、经济衰退、政治危机层出不穷。以此类推,社会逐步进入风险社会。面对风险社会,应如何应对风险社会冲击与挑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在风险社会中,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该如何改革,在风险社会视角下,关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将直接面临社会选择,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人的“社会化”,亦即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人。以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框架,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反思,尤为重要。
  一、风险社会与教育
  风险社会是社会发展使然,避无可避,应主动应对。人作为社会主体,是应对风险社会的主要力量。社会全体民众,都应调整自己,积极应对。一方面普及并增强风险意识;另一方面,提高适应风险社会的能力和品质。在普及和提高问题上,教育,无疑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必须具有预见性。可以说,风险社会与教育相辅相成。风险社会理论,从未来视角思考问题,对未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防范,具有在文化上“自省和反思”的特征。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等教育,在与风险社会发生联系受到风险社会制约,必须有助于风险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自省和反思。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是否能普及风险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所培养英语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或者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该专业又该进行哪些改革,此类问题,都需斟酌再三。面临多变的风险社会,高等教育需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容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以高等院校当前所设置的专业为例,面向风险社会的反思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直面社会,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其是将来社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和解决者。必须在高等教育中普及风险意识,培养具备应对风险社会的能力的高素质者。
  二、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1.大学生风险意识缺乏。理性的风险意识,要求民众,对现代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洞察力,既不要出现过度恐慌,亦不要漠然无视;它要求人们,既能客观看待风险,又能运用适当手段规避风险。贝克提出,要构建风险文化,而理性的风险意识,是风险文化构建的重要维度。
  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社会潜在风险缺乏关注。一些“只读圣贤书”;有些沉醉网吧;少数终日做白日梦。诚然,是学生自行抉择但隐含的则是培养制度和社会导向的偏颇。风险意识缺乏,必然导致对社会风险认识的缺乏;对社会风险缺乏认识,则导致准备不足;没有充足的准备,在风险社会中不会有立锥之地。最终,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缺失。
  2.学生社会适应性缺失。风险意识的缺乏,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社会适应性的缺失。表现为:毕业后对社会状况估计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很多找不到工作,变身为“啃老族”。背后固然有一定社会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缺乏社会适应性。换言之,学生没有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社会化”。或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只是被动接受,不知怀疑与批判。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中,大学生的“社会化”,要求其必须具备适应风险社会的品质。风险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学以致用,且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进行判断,做出选择与决定。而当今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灵活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危机的能力。英语专业大学生面临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就业困难、失业等问题时,手足无措。
  3.倡导风险教育,从容面对风险社会。面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社会适应性缺失,高校要引导学生正视风险,积极寻求化解风险途径。要在高校中提倡风险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和形成大学生风险意识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教育的重要性。风险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风险和危机意识,提升预防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危机,客观、理性地应对困境;最重要,能增强其对风险社会的适应性,亦能缓解风险社会造成的危机。
  三、结语
  风险社会面前,人人平等,高校应具有忧患意识。其所设置专业,更应顺应风险社会的来临,培养能够应对风险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乌尔里希·贝克著.吴英姿等译.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范珊珊,女(1982.6-),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Percy Bysshe Shelley was the 4th son of an aristocratic family.It was a misfortune to him that his father was a conservative and narrow-minded baronet. Shelley
期刊
【摘要】随着英语高考制度的改革,英语作文斐然考试题型向最新的Summary转变,并且,这种考试题型已经在近几年的一些省市的高考试卷上频频出现。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Summary,高考拿高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平时的有效训练是根本。本文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写作 Summary 有效训练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英语高考书面表达也由原来的命题作文,如看图作文、表格作文
【摘要】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了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 听力理解 因素 对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Introduction:The myth of the noble savage is a significant concept to understand colonial literature.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loyal Indian friends from“the La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情景的设置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课程设计来引发、形成和创造不同课堂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们积极地学习。  【关键词】高中 英语 情景 创设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情景教学对提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气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了一个多智能体并行设计环境中自然语言通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设计方法建立在受限语言的基础上,突出了在协商式多智能体之间进行自然语言通信时的准确性.通过建立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每个单元的C部分都设计了一个“Story time”专栏,这个专栏的内容是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而编写的卡通故事,它体现了新课程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不断激发
Art of poetry,in fact,expressed Horace’s idea abou poetry and poet from readers’point of view on the basis of the quotation in his works“Though I write nothi
期刊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刊60周年以来,曾经报道过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畅想,早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就曾刊文报道“未来”可能出现的磁悬浮列车的雏形。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制解答题的热点之一,本文对2007年高考安徽卷理20题作一些探析,供读者学习参考。  【高考题目】(2007年,安徽卷,理20题):在医学生物学试验中,经常以果蝇作为试验对象,一个关有6只果蝇的笼子里,不慎混入了两只苍蝇(此时笼内共有8只蝇子;6只果蠅和2只苍蝇),只好把笼子打开一个小孔,让蝇子一只一只地往外飞,直到两只苍蝇都飞出,再关闭小孔,以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