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在保障债权人权利以及完善司法体系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民事强制执行中“执行难”是最突出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以及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的探讨,最后对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关键词: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8-0232-01
作者简介:先文灏(1994-),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在读,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
强制执行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指人民法院按照执行根据,依照法定程序,利用国家强制力,迫使被申请执行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定权的一种司法制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则是民事权利实现的最后一道法律保障。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事执行案件不断增多,民事强制执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法律权威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一、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
民事强制执行是指债权人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在债务人为履行相应义务的情况下,请求有权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明确规定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通过34个条文对民事强制执行作出了规定。民事执行具体分为两种,一种为人民法院制订的法律文书,另一种为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作为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在保障债权人权利以及完善司法体系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讲,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利于司法权威性的维护;有利于民众合法权利的维护,构建起稳定的法律秩序;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平衡债务人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
二、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条文数量较少,并且具体内容较为原则,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民事强制执行中“执行难”是最突出的问题,其在我国长期无法解决,如今也成为了社会与大众所关注的重点。“执行难”具体表现为协助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寻等。“执行难”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如今中央政府对于“执行难”问题保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对“执行难”的治理,但整体来看收效甚微,一些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而“执行难”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引起。而以下则是其主要的几个原因:首先是立法方面的原因,我国民事执行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但这两项法律中对于民事执行的内容规定较为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在执行上也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民事强制执行机构设置不完善,以及执行中对执行程序的不重视;此外为当事人自身问题,具体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被执行人多方面的问题。
三、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立法
目前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都有着单独的强制执行法律,例如日本与我国台湾等地区将《强制执行法》单独出来。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虽然我国于2007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修改幅度较小。现阶段,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实践经验,制定出更全面、更严谨的强制执行法律。法律制定中,需要将民事执行中所需要的具体问题通过立法进行规制,杜绝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一些法律术语以及概念需要进行明确界定;强制措施具体程序、范围以及应采取何种措施等,都需要明确规定;此外也应当加大针对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法等恶劣行为的执法力度。
(二)健全执行体制与执行机构
全国各地人民法院所设立的执行机构必须要保持对执法的重视,完善执行体制,进一步明确“审执分离”制度。其次,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机构的设置已不符当前国情,针对“执行难”问题,可进行一些调整,提升司法效率。例如可对民事执法机构实施调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执行总部,高级法院设执行部门,中级法院设立分部,以此将民事执行有效统一,促使管理、部署、指挥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同时可在法院内部设置执行官,具体负责动产扣押、查封等,执行部门与执行官各司其职,提升民事强制执行的案件处理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执行程序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完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完善程序公开机制,确保程序活动的透明化,这对于监督法官行为、提升法院司法权威以及保障当事人知情权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应当明确程序调查机制,强制执行中财产调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程序推进有着重要影响,因而需要在调查机制中明确分配当事人举证责任,理清举证以及法院查证的关系,公开证据审核;此外应明确程序时效机制以及终结机制,坚持程序时效性,符合终结条件的予以中止,维护程序公正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体现出了诸多问题与漏洞。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其需要通过立法,相关制度的保障以及程序的构建等多方面完善,才能够更全面地解决“执行难”等问题,促进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健康稳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赵小琳.完善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
[2]王晓华.论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
[3]李哲.论我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02.
关键词: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8-0232-01
作者简介:先文灏(1994-),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在读,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
强制执行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指人民法院按照执行根据,依照法定程序,利用国家强制力,迫使被申请执行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定权的一种司法制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则是民事权利实现的最后一道法律保障。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事执行案件不断增多,民事强制执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法律权威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一、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
民事强制执行是指债权人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在债务人为履行相应义务的情况下,请求有权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明确规定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通过34个条文对民事强制执行作出了规定。民事执行具体分为两种,一种为人民法院制订的法律文书,另一种为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作为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在保障债权人权利以及完善司法体系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讲,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利于司法权威性的维护;有利于民众合法权利的维护,构建起稳定的法律秩序;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平衡债务人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
二、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条文数量较少,并且具体内容较为原则,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民事强制执行中“执行难”是最突出的问题,其在我国长期无法解决,如今也成为了社会与大众所关注的重点。“执行难”具体表现为协助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寻等。“执行难”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如今中央政府对于“执行难”问题保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对“执行难”的治理,但整体来看收效甚微,一些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而“执行难”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引起。而以下则是其主要的几个原因:首先是立法方面的原因,我国民事执行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但这两项法律中对于民事执行的内容规定较为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在执行上也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民事强制执行机构设置不完善,以及执行中对执行程序的不重视;此外为当事人自身问题,具体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被执行人多方面的问题。
三、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立法
目前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都有着单独的强制执行法律,例如日本与我国台湾等地区将《强制执行法》单独出来。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虽然我国于2007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修改幅度较小。现阶段,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实践经验,制定出更全面、更严谨的强制执行法律。法律制定中,需要将民事执行中所需要的具体问题通过立法进行规制,杜绝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一些法律术语以及概念需要进行明确界定;强制措施具体程序、范围以及应采取何种措施等,都需要明确规定;此外也应当加大针对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法等恶劣行为的执法力度。
(二)健全执行体制与执行机构
全国各地人民法院所设立的执行机构必须要保持对执法的重视,完善执行体制,进一步明确“审执分离”制度。其次,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机构的设置已不符当前国情,针对“执行难”问题,可进行一些调整,提升司法效率。例如可对民事执法机构实施调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执行总部,高级法院设执行部门,中级法院设立分部,以此将民事执行有效统一,促使管理、部署、指挥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同时可在法院内部设置执行官,具体负责动产扣押、查封等,执行部门与执行官各司其职,提升民事强制执行的案件处理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执行程序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完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完善程序公开机制,确保程序活动的透明化,这对于监督法官行为、提升法院司法权威以及保障当事人知情权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应当明确程序调查机制,强制执行中财产调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程序推进有着重要影响,因而需要在调查机制中明确分配当事人举证责任,理清举证以及法院查证的关系,公开证据审核;此外应明确程序时效机制以及终结机制,坚持程序时效性,符合终结条件的予以中止,维护程序公正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体现出了诸多问题与漏洞。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其需要通过立法,相关制度的保障以及程序的构建等多方面完善,才能够更全面地解决“执行难”等问题,促进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健康稳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赵小琳.完善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
[2]王晓华.论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
[3]李哲.论我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