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养老家”模式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老人进城养老已很寻常,可您听说过城里人寄住乡下村民家养老吗?在江苏南京,有社区和医院正在运营这种“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新型养老模式。
  城里老人到美丽乡村养老
  在江苏省南京市徐慕社区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一块“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主人童道云,今年45岁,原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城里的一位老人已经跟随她生活了4年。
  小楼外的院子不仅种了花,还摆了不少盆景、园艺,四周木栅栏围着,门口还有一方池塘,水质清澈,一派田园人家的风光。
  城里未的老人姓盛,家住雨花台区,2012年得了脑中风,老伴已去世,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盛老长年住在医院,但昂贵的住院费令老人承受不起。
  2013年,童道云在一家医院做陪护时,了解到老人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就问老人愿不愿意跟她到乡下生活,老人非常乐意。没想到这一住就是4年。
  既能在家赚钱,又能照顾老小
  村民杨祥珍8年前在南京一户人家做保姆,照顾一对年迈的老年夫妇。2013年老爷子病故,对老太太打击很大。而这时杨祥珍家里有事便提出辞职返回杨家村,子女要另请保姆,老人说祥珍照顾得好,已经离不开她。
  就这样,祥珍便把老太太接到了自己家中。“我因为照顾得好,现在每月报酬高达6000元,比我老公挣得都多。”杨祥珍自豪地说。
  没想到新型的“养老家”,为村民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条新路径。徐慕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为国说,杨家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匮乏,村民就业增收一直是个难题。
  把城里老人接到家,做些自己擅长的家务活,为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和亲情关怀,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养家,既照顾了老人,也不耽误照顾自己家庭。时下农村多数村民盖起了楼房,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城里买了房子,乡下不少房子闲置着,刚好可用来发展养老事业。
  医院社区乡村联手规范养老
  童道云和杨祥珍的尝试开拓出一个新的养老模式。看到这一模式的可能性,这一年多来,徐慕社区和江苏省老年医院合作,正在推广这一“养老家”模式。
  怎么保证村民的服务质量?去农村养老生病了怎么办?江苏省老年医院院长许家仁说,村民需经专业培训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杨家村和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的养老管理、医疗护理资源也做好了对接,护理院全科医生负责每周巡诊,提供常规检查及健康宣教。
  另外,江苏省老年医院也安排心脏科、内分泌科、老年专科等专家上门巡诊,如有需要可以立即安排转诊。
  “这些‘养老家’都要经过严格评估,家庭不和睦、有虐待老人现象的是没有资格申请的。”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强调,“我们还与附近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保证老人突发急症的救治。”
  目前杨家村有申办“养老家”意向的达118户,经过适老化改造已达到“养老家”标准条件的有20多户,床位30多张。为了规范村里“养老家”的运行,社区专门制订了《乡村养老规范化管理手册》,就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收费标准和满意度考核等作了明确规定。
  在南京,这种“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很受欢迎。南京市杨家村俨然成了“养老村”,这里自然风光秀麗,城里无法照顾老人的家庭纷纷将老人送到乡下农民家庭养老。
  退休后,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种一块地、养一只狗、住一座屋,这里池塘清澈、花香满院……
  很多在城里做保姆的农村人,将城里的老人带回自己的家庭,让城里的老人在乡下养老,成为了一家人。
其他文献
靠老本 一定要事先准备好一笔足够养老的本钱,才有底气步入老年。  生活跟意外,永远都不知道哪个先来。年纪变大,身体衰老,病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留够医药费和看护费,这是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  靠老健 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子女多孝顺,都禁不住被父母的疾病折磨;无论多厚的家底,在重大疾病面前,都会被掏空。  健康要记住三个“养”:吃得营养、注重保养、要有修养。  靠老伴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丈
期刊
关于孩子,最喜欢诗人纪伯伦的诠释: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未的力最和智慧,他们独立而丰富,活泼且敏感。他们有时就像一个智
期刊
他坚强也柔软,简单也深刻,善良也有爱,清澄也明亮。他来自我的身体,却丰富着我的生命。  他称呼我为妈妈,却纠正着我的航行。他是我的孩子,也是我最好的老师。他是老天派来陪伴我的小人儿,也是上苍派来治愈我的天使。  1 他两岁时,我要出差10天,与他第一次短暂且长久地分离。  爷爷奶奶不让告诉他,怕他哭闹。我想了想,还是提前如实说。他听后,大哭。我解释,出差是离开家到远方办事,办完后就回来,不是扔下他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为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更大健康而努力。中国正面临着健康卫生革命的战略转移,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还在积极思考和寻找健康生活与生命文化的意义。  所谓生命文化,就是关于生命存在的文化,即对于生命的认识和生待生命的态度。人的一生,或健康或生病,或成功或失败,或快乐或痛苦,都和生命文化分不开。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
期刊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对国家养老事业着墨厚重,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作为我国诞生最早以“慈善”命名的国家级社会组织,中国慈善行业的“排头兵”,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之日便将“安老”作为自身主要工作之一,长期致力于
期刊
“我在慈善老年大学,我健康,我快乐,我精彩,我阳光!”石泉北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学员、石泉县医院妇产科原主任,64岁的李新华老人激动地说。她参加的这所慈善老年大学成立于2017年初,现有学员300余人,设有“音乐、舞蹈、体育、书画”四个班,以及志愿者服务宣传队。他们的演出志愿服务在城乡产生广泛影响,唱到了西安、演到了北京大剧院、走进了香港大舞台。  石泉北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是陕西省慈善协会设立并实施
期刊
摘要: 审计问责制,实际上是对政府审计结果中涉及的个人或组织使用资产流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的一种责任追究体系。审计问责应当有一个系统的制度保障,应当建立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依据以及问责程序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问责; 国家审计问责制度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0)04-0014-
期刊
2018年初春,天朗中老年大学、天朗社区健康养老中心组织学员、会员和社区老人免费观看电影《遗愿清单》,希望以此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趣味,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活动还邀请资深影评人对影片进行点评、互动,“感谢天朗为我们搭建了正能量的平台,让我们这些老人能快乐、积极的生活。”看完影片后,观影者如是说。  这,只是天朗社区健康养老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完善新型社区养老体系,探索推进社区养老
期刊
在银发时代,在养老时代,在城市养老设施还难以满足需要的当下,这种“跟着保姆到农村生活”的养老模式是一种智慧打造的创新。  城市老人体味乡村宁静。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大多都有一种心愿,就是在老年的时候能远离喧闹,享受平静的、恬静的生活。而到农村养老就能满足这方面的诉求。  城里的老人走进了农村,感受到的是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可以种点菜,可以养只鸡,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什么都是新鲜的,换一种生活
期刊
如今“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媒体对两千多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3%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里也有类似情节,相关角色并不受观众待见,可见对于“陪伴式啃老”,多数人并不认同。但具体到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