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平面木雕的艺术特性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作为视觉空间而非物理空间的特性已被普遍认同了。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的“过渡”形态(非形体),平面木雕呈现模棱两可的特点,有人冠以2.5维的“二不像”的称谓,令人想到“二元论”的尴尬处境。把平面木雕看作是半立体的还是平面的,对木雕艺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找到充足的理由去证实平面木雕的特殊性,是本文作者试图探讨、研究实证的,而空间形态的确定则是走出的第一步。
  
  
  平面木雕的空间形态
  
  探讨平面木雕的空间形态,就是区别视觉空间还是物理空间。它的标志是空间的维向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维与三维。物理空间的基本特征就是物体在宇宙空间的、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维向度的广延性,以及运动方向的向度的无限性。物体可以像“热气球”上升,亦可下降;可膨胀,亦可收缩;可外视,亦可内窥,…视线可以由任意视点发出,不会受到角度、方位的限制。与物理空间相悖,视觉空间是二维的,是人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视觉、心理的空间形态。视觉空间不具备三维物理空间的广延性和视线向度的无限性。它只是一种图形符号,一种充其量作为图形符号的承载体。平面空间中的近大远小,以及直线物体汇聚于消失点的透视现象,都是由视觉的特性决定的。即由人的眼睛正常视角(大约六十度)所决定的。是由视角产生通过制作得到的结果。平面雕刻所呈现的特点是符合二维的空间形态要素的。
  对二维的空间形态而言(如平面木雕,)它所攫取的只是空间运动物体三维的一个静态的视觉平面图。受视角的限制,只要是聚焦透视、人站在图像的中间,以左右90度计算,当左右两边大于45度的角度、去观察图像时,就会产生变形,更不用说按照三维上下、左右、前后作360度运动观察。如果画面大,只要角度变化,结果仍然相同。这是一个被选择的结果。在三维的自然中,我们则完全是处在主动的选择状态。而不存在选择的限制。
  平面木雕与图形、图像类比确实有不同之处。但问题是这些不同之处是否改变了二维的基本特性而成为三维特征的一部分呢?这才是平面木雕空间归属性的关键所在。因为从西方的油画的肌理看,从库尔贝的画刀运用到前苏联弗拉基米尔画派以颜色堆积造型,还有木刻、版画,不因为平面上的肌理变化、平面空间厚度的增加,而改变二维的特性。所以把平面木雕看成是木刻的延伸似乎更顺理成章。从三维与二维基本定义的研究出发,可以发现即便是深圆雕、只要它不具备三维的要素它,就仍然是二维的,它们仅仅只是一个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改变。
  
  平面木雕的主要技巧
  
  正因为平面木雕的二维特性,保留平面对平面木雕变得如此重要。
  为什么要保留平面?在平面木雕中平面表示的是最前端的物像。可以是人、动物、房屋、丛林…,它是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参照物。因为有了平面,推进、深入的部分才会暗示出前后的关系。对平面木雕而言,最主要空间推移的手段不是近大远小,而是通过层叠、前后排列的方式。即由前面层次盖住后面的层次、由后至前层层叠加去表达实现。由于木雕不是通过光影表现,所以物象小了就会看不清楚,削弱表现力。因此,远处的物象只要象征性缩小、暗示就可以了。同时也获得了平面的保留,得到雕刻平面饱满的效果。
  物体越小在同等物象的显现中厚度就大,必须把平面削去,这样一来就会在整个大平面中陷落下去形成空洞。如果一块木雕板的四角不能保存,从视觉上就会感觉前端的部分是“贴花板”(三夹板上贴上印有人物、山水的木块)降低了雕刻品的档次。看了以后,会留下不是一整块木板的印象。对平面木雕而言,厚度永远不可能达到真实空间的程度,因此,如何让压缩透视在意象上表现出空间的厚度与深度是技巧的关键。其中始终把物象置于45度透视角度、交错排列,是最主要的手法。要表现得很自然而不让人看出刻意的痕迹,是高级技师才能达到的境界。使用视错觉来掩盖木板真实厚度,从技术上讲,越是用薄板创造出厚板的效果,就越能显示技术水平的高超,而不是增加木板的厚度。所以,在雕刻艺术中,图像的平面设计是首要的。没有绘图基础但有实践经验的师傅,能画出形体比例不是很准,但雕刻时很实用的图稿来。刚从美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和画家,设计的稿子通常是好看而不容易雕刻,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只有懂得如何保留平面,才会掌握设计技巧。
  传统的平面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和实用性雕刻相兼容的类型。常用于家具中的箱子、衣柜、桌橙和茶几,还有用于装饰的屏风、壁挂、建筑构件,如斗、梁、枋和拱门、窗等。在室外还有门楼,墙挂。大部分属于“装裱”类型的。多用于喜庆、欢乐的场面。按照国人的审美习惯,饱满代表着兴旺发达,圆满代表合家幸福,所以饱满也是传统审美习惯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保留平面所产生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出民族、民间审美情结的特点。
  
  平面木雕的艺术境界
  
  如果从平面木雕的特性出发,就应该把表现内容作为根本的目标,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深度和其他形式上。如此看来,古人的作品所饱含的气韵生动,活灵活现,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所得到的必然结果。气韵生动不仅仅是平面木雕的艺术境界,也是传统艺术共同的理想境界。
  
  气韵生动在哲学上阐明的是;动与静的辨证关系。从物理上看,一个流动物象的运动是有轨迹的。而这轨迹经过分析,定位、延迟就会形成一幅相对静止的画面。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每秒静止的片段是24幅(格),按正常速度播放时,视觉残留会连接影片构成活动的画面。如果以一秒一张或更慢速度播放,就成了“幻灯片”连播。显示不出运动的痕迹。从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考察,静是动的延迟拉长,动则是静的缩短靠拢。
  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把握气韵生动的实质:其一是指艺术家在观察对象的过程时,抓取物象运动最生动的片断,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状态。其二是艺术家的心灵表达也随着对象的运动而运动,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其三是表现技法有助于上述情绪思想的表达。如此看来,一幅尺寸巨大、内容丰富的画作,并不一定比尺寸狭小,内容简单的画作强。(例如齐白石小幅的瓜果、鱼虾画)
  平面木雕艺术价值的定位,也不是依据尺寸的大小、立体的程度或眼花缭乱的形态变化。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心灵互动,而他把这种感动通过技巧物化在作品上。为什么一些旧时的平面木雕,对象简单朴实但却生动传神,而另一些则在巨幅繁复的平面木雕后背,显露的是作品灵魂的苍白。萨特说:人就是创造。除了气韵生动的创造,平面木雕的艺术价值还能在何处体现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上海的老艺人与青年艺工、以及工艺美校木雕班的学生,曾创作了一批现代题材的作品,如“五四”、“五卅”运动,工厂、农村题材,以及“样板戏”等等,今天看来是极为珍贵的探索。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保存的作品来看,虽然传统技术上不一定符合专业的水准,可是热情及独特的气韵、生动的时代感仍真切感人,而且在技艺上也有鲜明的个性,极富于当代艺术的特征。
其他文献
In Autumn Auction for Gold and Silver Coins in 2011, a set of rare gold coins appeared in special auction event of HosaneAuction Co., Ltd. A Set of Panda Sample Gold Coins of 1984 was auctioned at t
期刊
4月30日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时刻,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携手举办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展在上博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个专题展陈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奇与艺术文物的大展。来自大英博物馆的108件(组)反映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珍贵文物齐聚一堂,从神话、宗教、体育、音乐、生活等各个角度,通过各种材质的雕塑以及彩绘陶器、青铜器、金器、银币、宝石和镶嵌画等,为中国观众勾画出了一幅
期刊
Dai Ronghua (Master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holds his ground to his era, his art, his aesthetic perception for crafts and aesthetic mode with his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历经了工匠艺术到画师艺术再到
期刊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于家居用品的需求已不是简单的功能需求,人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产品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体验。本文从幽默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幽默、家居用品与人的关系,并结合典型的幽默家居用品案例,归纳总结出幽默的家居用品带给消费者感官、反思、情感、互动等方面的不同体验。  With the coming of experience economy, function can’t meet peo
期刊
Mr. Zhang Zong-xian, also known as Robert Chang, is an outstanding connoisseur in Hongkong. He enjoys a good reputation in relic collection and auction home and abroad. Zhang’s ancestral home was in S
期刊
On the occasion of Salvatore Ferragamo’s 80th anniversary, MoCA Shanghai is honor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leading Italian brand in organizing “Salvatore Ferragamo Evolving Legend 1928-2008” exhibition
期刊
Hand carved lace embroidery is unique to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shu,which is Jiangnan ancient folkembroidery and weaving products in foreign snag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Changshu lace
期刊
Seal Stones are specialized for colour, texture, charm, lenitive, firm and soft, which conformed the Chinese magnificent Seal Stone culture. Among these, Shoushan Seal Stone is the most popular, becau
期刊
The charm of an artwork may be reflected in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 by each person appreciating it. Such interpretation and the artwork are integrated in one, whichform the aesthetic community.  艺术作
期刊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artistic culture in bamboo-carving of Chinese nation and to display the many year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bamboo-carving artists as well as experts of the two sides of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