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两则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遣将守关者”中的“故”
  
  《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段,有这样一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语文教材将“故”解释为“特意”。窃以为不妥。
  许慎《说文解字》“使为之也”。段玉裁注“原故是也”。原意是原故,引申为因此,事变,故意,后来又引申为原因,旧交,本来(通“固”),特意等。“故遣将守关者”的“故”当特意讲,似有不妥。原因一, “故”“夫”为鱼部叠韵字,故训夫,夫亦训故。“故”通“夫(fú)”。“故”用在句首,是提示,起发表议论引出下文的作用。如,“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谋攻》)。“故圣人耐(néng)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礼记·礼运》)。“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浊”(《荀子·臣道》)。 “故竖谷阳之进酒也” (《吕氏春秋·权勋》)。“由是观之,岂不伟哉!故龟,可不敬欤?”《史记·龟策传》。其中“故”均是提起发表议论的作用。原因二,“故”当特意讲时是副词,往往不用在句首。如《史记·陈涉世家》中“将尉醉,(吴)广故数言欲亡”;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
  又《韩非子·问辩》“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故夫”连用,加强要发表议论的语气。
  所以,故解释为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更符合原意,符合当时讲话人樊哙的议论语气,也符合“……者……也”这一判断句式。
  
  “能”可训为“则”
  
  古汉语中常用同义连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并列用在一起。审察同义连用,可以由一个已知的同义词来推求另一个词的词义。试用这种方法考察《孙子谋攻》里的一句话:“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按这句话整齐的句式,我们推断“则”“能”是同义词,“能”犹“则”也。
  用“对文”的训诂方式进一步证明。 如:“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左传》)。“能”“为”“则”三字相对为文。又如,“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勉其君子焉”(《诗·小戎序》)。“能”“则”相对,意义相同。又如:“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孙子·虚实》),句中的“能”均是“则”的意思。
  所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中“能”,不等同于现代的能够、能力,而应该是和能同义连用。
  
  (由亚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39号)
其他文献
张明非先生主编的<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作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教材,有显著的特点和优点.比如,所选作家作
武鸣高级中学坐落于著名的全国三大恒温湖之一的灵水湖畔,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现有学生3000多人。学校创建于1908年,始名思恩府官立中学堂,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中学,是广
若不是1980年高考题没延续前一年难题怪题的风格,在重庆市第二十中学(重庆市育才中学)这所重点中学重点班一直当班长、并且数理化竞赛多次获奖的尖子生刘浩,如今可能就是一位
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马克思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些说法都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作用。好的口才不是天生的,浅薄庸俗之辈写不出锦绣文章。一个人言语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敏捷的思维是构成言语修养的最重要因素。  思维对语言表达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思维混乱的人,表达不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个思维反映迟钝的人,表达不会流畅自然。在言语交际特别是口语交际中
基于OH&#183;对luminol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清除作用,采用声致化学发光技术建立一种评价水果体外总体抗氧化活性大小的方法,在luminol浓度为1&#215;10-3mol/L、超声脉冲作用时
拉迪斯拉夫&#183;兹古斯塔在<词典学概论>中指出:"词典编纂者应该意识到,所有他写下的内容都会产生某些规范作用,因为词典使用者有时候会遵从这些提法."由此可见辞书对语言文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庆大霉素残留的方法。采用免疫竞争法,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庆大霉素偶联抗
现在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为了让学生尽快走出这一误区,文章从课外阅读兴趣的内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学生缺失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四
以鹅骨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6种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选出最优酶为风味蛋白酶。在
要想学生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融于生活,就需要以语文课本作为媒介进行渗透教育。语文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人文性。文章从热爱国家、融入社会、友爱他人方面探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