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我的青春阅读 王雨霖
  我的成长来源于阅读。
  不同的年龄对阅读的感受也不同。少年时代十分喜欢连环画,连环画中独爱“四大名著”之中的《西游记》。一条虎皮裙、挥舞金箍棒的孙大圣,肥头大耳、爱耍小聪明的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还有总是教导悟空不要滥杀“无辜”的唐僧。每每看到唐僧念起紧箍咒,我就为孙悟空打抱不平,也恨极了不识真相的唐僧。所以那套连环画里,只有唐僧念紧箍咒的那几页平整如新,其余书页不是有折角,就是有脏手印。小时候,总在姥姥姥爷家,我一个人趴在小屋的床上,翻着那永远看不厌的连环画。无论窗外花开鸟鸣、柳絮飘飞、大雪漫天,屋里的我的思绪早已随着师徒四人飞走了……
  飞呀飞,我慢慢长大了,终于放下手中的连环画,拿起了整本书都找不到一张插图的文学名著。那个趴在床上天真地“愤恨唐僧”的小孩儿不见了,为青春留下的是对阅读的向往。
  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我看到了几百年前的社会风貌,遥远又似曾相识的人际关系,我感觉穿越了时空,走进他们的生活,心中却有淡淡的焦虑。后来又看了《巴黎圣母院》《简·爱》,我开始明白什么是人性之美、什么是人性的坚强……渐渐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充满变数,爱恨交织,颠沛流离,是否这就是生命的“赞歌”?
  我意识到,自己已不能是那个只关注自己的小孩儿了,该长大了。那些独一无二的著作塑造了我青春的性格。我改变了很多,不变的是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我发现这个世界充满压力,我不再有趴在床上看书的闲情逸致,无法挤出大量时间无拘无束地看书。我只能挤出课间十分钟阅读,眼镜片越来越厚。我要放弃阅读吗?
  尽管时间很紧,阅读依然给予我太多的东西——我靠在墙角,贪婪地阅读《撒哈拉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明白快乐从何而来。撒哈拉,那个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喝水都是困难事,可三毛毫无痛苦感,在那种地方,她能做任何事,任何能使自己快乐的事。快乐源于自由与无拘无束……我彻底打消了放弃阅读的念头,反之,我更加贪婪地阅读,极力在书中寻找我需要的东西,让阅读充实我的青春。
  因为我的青春阅读,让我的青春自由美丽,让我在人生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了一些享受,多了一些快乐,感动与无拘无束……
  教师点评
  青春期接触到更加广阔与复杂的世界,所以迷惘与挣扎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共同话题。小作者紧扣自己阅读的几本书,铺陈自己成长中的认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情绪上的纾解,很巧妙地扣住了文章主题。
  (罗豫)
  评判他人的生活 朱子安
  我妈妈说她有这样一位朋友。
  妈妈坐在藤椅上,慢条斯理地说:“她年轻时秀外慧中,相貌出众,成绩很优秀,薪水也高……仿佛上帝一不留神,把所有羡煞旁人的美好都给予了她。”妈妈喝了口茶,继续说:“可忽然有一天,她放弃了事业、金钱、爱情……远走高飞了,什么也没带走,一个人去了澳大利亚旅行……你问后来?后来我忘了,只是啊,她现在都五六十岁了,也没成家,就这么一直周游世界呢!”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仿佛在地板上绣上斑斑驳驳的花;知了叫声慵懒,我还想追问,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别问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理解不了是因为我们不是他们啊。”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于是他问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人想了想,告诉他:“太阳像个大铜盘。”盲人回去敲了敲铜盘,记住了铜盘的声音。清晨他听到敲钟的声音,以为那就是太阳。
  后来又有人告诉他:“太阳会发光和热,像蜡烛。”盲人又摸了摸蜡烛的形状。后来他摸到一只箫,以为那就是太阳。
  因此,他一直搞不清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我给朋友讲这个故事时,他们哈哈大笑。可我觉得盲人想的没错,那两个人说的也对,只因各自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在正常人眼里,太阳就像发光发热的铜盘,可盲人只能按照自己的其他感官来体会,其结果必定背道而驰。盲人无法理解正常人眼里的太阳,而正常人也不明白盲人的无奈,谁也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于是无法沟通,更无权评判。
  但我想,无论是那位周游世界的阿姨,还是搞不清太阳样子的盲人,一定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正确的。纵使其他人不能理解,他们仍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建造着独属于自己的“城堡”,用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语言撰写自己的故事……盲人每天清晨听到了钟声,一定觉得太阳升起来了,这有什么不好呢?他认为会像正常人一样能感受日出东方的喜悦。
  所以,为什么要评判别人的生活呢?自己不处在他人的小世界里,当然无法明白对方。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判断,有什么理由妄加评论呢?
  教师点评
  小作者分别引用一个生活里的真实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盲人的寓言,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因为缺少深层的沟通与理解,所以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生活观评判别人的生活,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分析简练到位,虽然较浅显,逻辑脉络却清晰可见。
  (罗豫)
  我的青春阅读 张砚修
  温暖的午后,阳光也变得慵懒,斜斜地照在地面上,投下不规则的阴影。青春花季的我们席地而坐,手捧一本纸页已泛黄的书细细品读。青春,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小时候的我识字不多,喜欢读图画书。花花绿绿的插图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长大一些,我喜欢读电子书,既不重,也不占太大地方,最主要是花钱少。翻阅着电子书,我兴奋地认为自己能利用大量零散时间,事半功倍。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想回忆看过的电子书的一些内容,我盯着书本上的图标想了半天,头脑中只剩下“加载中”那个旋转不停的小网圈。书中的内容如同插上翅膀飞走了一样,从我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意识到电子书只能算速食快餐,主要情节都记不清,细节更不用说了。而回忆读过的纸质书,所有内容历历在目,几乎不存在“遗忘”问题。
  看来,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感受着油墨香与沉甸甸的分量。一本纸质书,我喜欢反复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情与意味。我甚至读一些理论深奥、情节较少的书。从此,我完全放弃了电子书,常把那些别人看来已过时的纸质书带在身边,方便阅读。
  我知道,电子书只是时髦的选择,它如同快餐,招之即来,却缺乏营养。
  越是青春年少,越要沉下心来。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阅读纸质书是沉静心灵的方式。阅读,也不仅限于书籍。阅读生活时,我们更要沉静,如同阅读纸质书一般细细品味,寻找生活的本色。将生活积淀转变为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感悟。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开篇提出“青春,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这样的问题,之后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比电子书和纸质书带来的不同阅读结果,得出“喜欢纸质书”的结论。值得称赞的是,文章结尾又从“阅读书籍”上升到“阅读生活”的高度,告诉读者,在浮躁的时代,人们需要找到“沉静心灵的方式”,生活如同阅渎,都需要“沉静”,需要“细细品味”。
  (单巨兵)
  我的青春阅读 宋芊钰
  岁月如诗,青春有言。激情昂扬只是青春的一种形式,青灯黄卷,簟纹灯影,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与书为伴,且歌且行,我的青春,枕书待旦,指引希望的明天。我的青春,与书为伴,阅读为友。阅读是我的青春前进的风帆。
  夏夜,漆黑的夜空,闷得看不见一颗明亮的星。白天的阳光太过热情,劈头盖脸地炙烤后,热气即使在夜间也无法消散。中考将至,繁重的学习压力使我透不过气来,精神与身体濒临崩溃的边缘,我疲惫得像家里的懒狗,连眨一下眼都觉得很累。取一本徐志摩的诗集慢慢读,感觉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凉爽,冲破沉闷的夏夜,心绪也渐渐平静下来……仔细想来,阅读的习惯伴我已近十年,书籍成了心灵停泊的港湾。
  我的四个书柜,贴在墙角,安静地站在我的背后,一直默默注视着我埋头苦学的身影,默默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迷茫时,我会读北岛的诗。“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抬头望去,漆黑的夜空没有一颗星,我却望见一条天路,带着青春的梦与激情,笔直向前。梦想在夜幕中闪着亮光。原来,有梦便足矣,有梦便可大胆追寻。率性洒脱的诗人呀,你带给我的,何尝不是一种青春的色彩。
  烦躁时,我读《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原来外物荣辱悲喜都可以放下,我似乎望见古往今来那些风云人物潇洒随性,心境恬淡,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迎着初春的朝阳,我的心荡起波纹,又一点点平静下来。笑容摇曳在脸上,映在水里。怀古伤今,前人的路指引我拥有博大的胸襟。品读古人的智慧,未尝不是青春的历练。
  收获成功时,我读马尔克斯的小说。“他在自己的荣光中无比孤独,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一语点醒梦中人,在隆冬的清晨,我打了个寒战,眼前浮现出那位魔幻作家悲凉模糊的身影。在马尔克斯揭示的爱与孤独的本质面前,所有成功都显得毫无意义,我悄悄低下了头,再无骄傲之心。是他刻画的彻底的孤独感平复了我骄傲的心,我意识到只有拥有谦卑的孤独才可能成为生命的智者。探寻生命的意义,未尝不是青春的激情。
  青春是一首高亢的歌,踏着激昂的鼓点,我们是长路上奔跑的少年。捧起书本,在灰暗的夜色里,我们散发着青春的光彩。我的青春阅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点评
  此题看起来很开放,内容范围很宽,实际上却暗含一定的限定性,例如人称的限定为“我”,导语的提示“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谈”限定了对“阅读”二字的理解。作为初三学生,宋芊钰同学却非常有底气。正如文章中说的,她的成长一直有书相伴,是一本本薄厚不一、浸润着墨香的书籍,让她充实又快乐;也是这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伴随她度过生活中惆怅迷茫、烦躁困顿的时期。文章思路明晰,语言流畅,虽未达到高三学子认识世界的深度,但仍是一篇相当优秀的考场作文。希望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在书籍的陪伴下,能登高望远,人生更辽阔;在未来的风雨中追求生活最朴素的意义和价值。
  (沈洁)
其他文献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规的治疗难以短期奏效。1978—1988年间我们应用激光治疗100例111眼与1970—1977年的常规治疗的147例157眼相对比,病程明显缩短,其治疗效果较
目的研究合欢叶、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合欢叶、茎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17个化合物,其中合欢叶挥
The uniformity of flow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 melt in tip cavity is a precondition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hin-gauge high-speed casting can be accomplished
国标舞是来源于各个国家的民间舞蹈;是由古老的民间舞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是一项即体育、表演、竞技等多种艺术及体育于一体的体育竞技项目。在西方,从早期的舞厅舞,国标舞经历
萱草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已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其根部入药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黄疸、膀胱炎、月经不调、鼻出血以及由体热引起的便血等顽固疾病;其花朵中的提取成分更具有镇静
本文根据笔者参加CIMS系统设计的体会及我国CIMS实践的规模,论述了CIMS系统设计的工程化和自动化趋势,据此研究了相应的CIMS规划设计系统或组织的功能和信息模型及其在基于数据库的CIMS规划设计数据
患者,男,52岁,住院号65565,1990年7月27日晨在放牧时不慎被一头雄牛踢倒后用牛角顶入右眼眶内致右眼球脱出眶外,立即失明,无意识障碍。右侧头部可见40×60mm、70×90mm皮下
我们应用平流电刺激睫状体部,观察其对眼内压的影响,以探求一种能用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激发试验,现报告于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50眼(其中闭角型34眼,开角型16眼)作为试验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条件均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到各级政府,小到普通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整个社会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