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内需的若干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运行困难还没有根本好转,扩大国内需求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实有效选择。强化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仅具有现实迫切性,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各种现实矛盾的关键,也是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扩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内需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二、扩大农村内需的必然性
  
  内需不足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矛盾累积的经济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扩大我国的国内需求;而我国农村人口有7亿多,如何扩大农村地区的内需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对于扩大农村内需,有的学者比较乐观地认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认为,农村这一“黄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空间。目前,农村消费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04--2007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3%,明显高于1994--2004年8%的水平。也有人认为,农村内需扩大前景并不乐观,赵霞等通过分析得出四点结论:1 当前城市消费大于农村;2 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消费差距在不断扩大;3 城市的当前消费潜力大于农村;4 未来一段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市而不在农村,并进一步做出一个总的判断,认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市而不在农村。
  其实这两种观点从根本上并不对立,因为学者们对当前农村内需较低这一事实的认知都是一致的,只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不同。扩大农村内需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这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又能够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因为扩大农村内需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仅仅为了刺激经济转而把重点放在鼓励城镇内需的扩大上来,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甚至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三、西部农村扩大内需面临的困难
  
  不少学者都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内需不足的原因。作为西部农村地区来说,除了这些共性的因素之外,也有其特殊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水平低下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居民消费的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支付能力制约问题集中体现在预期收入不确定,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三是农资价格不稳定,上涨速度过快。四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此外,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丰富,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所以价格较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依靠出卖劳动力从事技术水平不高的职业,工资性收入同样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等问题,所以,农民只有将有限的收入分出一部分预防医疗和养老支出。这样农民仅靠农产品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来支付子女的教育、赡养老人、买药看病,还要为生产经营做一定的投资。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金融机构帮助的条件下,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自我保障意识强,储蓄用于防老养病、子女教育仍是首选,这无疑减弱了农民的消费倾向,影响了即期消费。
  
  (三)消费观念有待更新
  勤俭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西部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有很大影响。农村攒钱留待以后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消费观念降低了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执行效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和导向作用,不利于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即便是一些先富起来的群体,消费观念也未能与时代同步,在养生、保健、旅游等上面舍不得花钱,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而同步提高。
  
  四、西部农村扩大内需的对策分析
  
  扩大西部农村内需,有许多现实的困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国家现有的政策措施,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并进一步对西部农村地区实行有效的政策倾斜,实现西部农村内需的稳步快速增长。
  
  (一)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收入水平
  在规划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时候,需要有机地将区域发展和促进西部农村地区内需结合起来。我国的农村市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与城镇相比呈现相对倒退态势,广大农村消费市场还远未启动起来,市场经济的机制与活力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还十分缺乏。建立完善的商品销售网络,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还可扩大一部分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是增加农民消费的首要条件,要打开农村消费市场,有效刺激农民消费,拉动内需,就要考虑从长期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路径之一是给予农民成本支持。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又能构成社会即期投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即期增长和社会稳定。实现和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福利发展,加强公共财政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因此,构建农村生产性福利供给体制,让各种公共服务更多地惠及农民,是给予农民成本支持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农民持续增收、拉动内需的长效机制。
  
  (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保障体系,激发消费热情
  制约农村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保障性福利水平过低,未来不确定性增大。对于我国西部农民来说,由于缺乏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的保护,他们要考虑将来的养老、看病等问题。没有可靠的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农民自然不敢增加即期消费,从而使农村消费率不高甚至下降。因此,要启动农村消费,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家庭子女教育制度、农业保险制度等多层次的农村保障性福利体系,才能改变农民对未来的预期,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这需要相当的资金,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时,需要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的保障有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三)逐步引导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提升消费品位
  要通过各种媒介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要鼓励花钱,但消费又不能变成浪费。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应当在农村大力培育,让广大农民明白消费的价值,了解消费的必要性,并逐步提升消费的品位,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其他文献
在2015年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会召开前夕,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
根据对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价和推进锡赤通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认为:锡赤通地区要实现协调发展,尽快成为自治区东部区域增长极,必须按照"着眼于未来、
从1985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实行定编定员制度,这就要求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每年招收学生数与教师数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使这个比例关系符合国家教委的规定,不致于招生过
目的: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利用弯针上挑法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经颈外静脉置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置管;Ⅱ组改良法采用弯针上挑法穿刺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的内部环境基础。税务筹划不可避免地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建立公司治理结构,通过税务筹划内部治理机制、制定税务筹划计划,实施税务筹划内部控制,开展信息识别与沟通,实施税务筹划监控,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防范税务筹划风险。  关键词:公司治理税务筹划风险防范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的制度保证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标志着中国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从制度需求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1 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发病率为1/10万。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呈指数增长。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首发症状不一,误诊率可达69.1%。我院1995—09/2007—09共收治35例,其中误诊2
近来,笔者在山西省长治部分乡村走访时发现,一些山区乡镇不少自然村大多破败不堪,没几个人居住,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有的村庄虽然建起了不少新房,但大多建在公路边或交通
摘要:文章通过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通辽市工业节能降耗面临形势和注意问题,对“十一五”最后一年节能降耗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通辽市 节能降耗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 单位GDP能耗    2009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节能工作力度的加大,通辽市规模工业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万元产值能耗为0.61吨标煤,同比下降7.38%,为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奠
3月12日,安徽省庐江县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证书颁证仪式在该县农委举行,安徽省双福粮油工贸集团、庐江县龙潭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成为第一批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