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周泽磊(198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机关管理。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产生背景的特殊性,尤其是“双重管理体制”使非政府组织缺乏自主管理权,面临着自我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自身管理 困境
改革开放后,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缺乏
人力资源是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有酬员工和志愿者是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两大主要来源,但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招不到人、用不好人、留不住人”的困境。
(一)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首先,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一样,使用社会公共资源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公共产品,运作过程必须保持公开性和透明性,接受社会监督。工作人员既要接受组织内部监督,还要接受外部社会监督等。另外,非政府组织不同于企业,内在驱动力是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利润,即以志愿精神为支柱的互助主义和利他主义。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必须将组织使命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非政府组织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非政府组织对员工素质的高要求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导致很难找到合适的和优秀的人才。
其次,旧体制阻碍了优秀人才的流入。我国大部分非政府组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成立的,大量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政府淘汰的冗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占据了为数不多的编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全职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升迁机会少、薪酬低,对优秀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后,公众的认同度不够。我国非政府组织起步较晚,许多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公众很难体会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出现了一些不良事件,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很难把握,对非政府组织的信心不够。
(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我国许多非政府组织没有专门的人才培训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公众对服务质量和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面临新的挑战。而非政府组织由于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未能为其成员提供培训,导致非政府组织内部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意识,落后于其他组织。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中接近三分之一是志愿者,这是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最具特色的部分,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志愿者招聘、培训、激励、评估和保障等方面,都没有做到位,特别是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机会少。志愿者由于缺乏培训,对组织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足,无法胜任工作。
(三)优秀人才的流失严重
首先,非政府组织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优秀人才流失。非政府组织内部有大量专业人员属于知识型人才,他们注重组织提供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当非政府组织不能提供相應的机会时,这些成员因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流向别的社会组织。另外,物质生活对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忽视对成员给予物质激励,员工可能会在钱少事多的压力下,另谋出路,造成人才流失。
其次,非政府组织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导致优秀人才流失。我国非政府组织对员工,尤其是志愿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如由于编制或资金缺乏,不能解决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其无法安心工作;另外,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如果发生意外,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定。
二、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2000年的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来源构成和比例,政府财政补贴占50%以上,会费和营业收入占将近30%,企业和个人捐款占10%,国外捐款仅占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看似合理,其实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首先,支出规模小。其次,支出结构不合理。
三、信息资源缺乏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成其宗旨,运用各种综合手段,通过对信息活动中各要素的全面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机会,提高效率,并且使组织运作更有效。我国非政府组织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信息采集处理方式落后
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网站,大多是政府部门设置并管理的,而非政府组织在自身管理中由于采集方法不够科学,标准化程度较低,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性、规范性,影响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很多地方的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处理仍停留在手工处理阶段,各类软件、数据库建设滞后,分析加工能力不足,影响工作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组织信息的灵敏性弱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董事会——秘书长——职能部门”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等级森严,导致信息不畅,整个组织稳定有余而灵活不够,无法适应客户需求多样化、组织竞争激烈、信息技术运用日益普及等环境的变化,从而逐渐失去优势。
四、诚信缺失
诚信是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的重要资源,这是由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只有讲究诚信,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资助。但是,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失信丑闻层出不穷。
(一)贪污腐败
非法侵占和贪污钱款现象使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大跌。2001年,“中国妈妈”胡曼莉利用“两江妈妈联谊会”的法定代理人身份,盗用慈善组织的名义不断的谋取私立,最后被告上法庭。希望工程的捐款被名义上的“被捐助者”私吞。2002年,山东黄河孤儿院院长董玉阁,打着慈善组织的幌子进行诈骗,最终从一名“慈善妈妈”沦为阶下囚。 (二) 违规筹资
沈阳“阳光儿童村”的付广荣利用慈善组织的名义,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如利用儿童演讲、“辽宁法制教育中心”、“社会救助烈属护理院”、“社会救助烈属护理院”等巧立各种名目四处拉救助和捐赠。直到“烈士遗孤”跳墙逃跑事件发生后,付广荣的真实面目才真正被揭穿。
(三) 商业化经营
非政府组织违规从事商业性活动。如对组织的盈余私下分红、利用挂靠在政府部门的特权或非政府组织免税的特权,肆意谋取钱财。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因从事商业性活动被曝光。该基金会先后从事贷款、捐款付息、投资房地产、钢铁、计算机网络、商品贸易等,并且以“公益医保”的名义在农村大量“吸金”,进行商业性活动。
(四) 公益服务异化
非政府组织出具假证明,使公共服务异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将自己看作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以管理的名义,谋取私利。
五、行业自律不健全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管理在行业自律环节相当薄弱,存在以下困境:
(一)行业准入标准不科学
行业自治组织是非政府组自律的组织载体,它承担的是政府让渡的有关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资格审查的职能。目前行业自治组织并没有建立科学的会员准入标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导致很多非政府在设立环节就胎死腹中。
(二) 行业竞争行为不规范
行业自治组织由于受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社不分等问题的影响,在规范行业竞争方面还存在垄断市场,限制竞争的困境。
非政府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营利,仍需要竞争。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行业自治组织却条件式的排斥、抵御竞争。在某一个地方,如果存在某類非政府组织,那么行业自治组织就会限制与之相类似的非政府组织的成立。由于缺乏竞争,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差、态度差、管理效率低下,违背了非政府组织成立时追求公平的宗旨。
(三)行业评估制度不健全
从原则上讲,民政部门应该对非政府组织组织自身管理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但是,我国的民政部门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人员紧张、经费有限,又将工作重点放在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阶段,监督和评估能力很弱,无法对每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年检报告做认真、细致的检查。另外,我国的行业自治组织现在尚不健全,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中行业自律的评估制度还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2]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27.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甄茜.胡曼丽被推上被告席[N].南方周末, 2001-12-13.
[5] 翟明磊.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N].南方周末, 2001-11-29.
[6]蒋莉莉.揭开儿童村“付妈妈”的慈善面具[N].南方周末, 2004-06-10.
[7]“丑闻年”:谁的狂欢,中国公益慈善网[N]:2012-03-01
[8]华商论坛华商杂谈公益组织又报丑闻[N]:2011-08-29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产生背景的特殊性,尤其是“双重管理体制”使非政府组织缺乏自主管理权,面临着自我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自身管理 困境
改革开放后,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缺乏
人力资源是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有酬员工和志愿者是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两大主要来源,但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招不到人、用不好人、留不住人”的困境。
(一)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首先,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一样,使用社会公共资源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公共产品,运作过程必须保持公开性和透明性,接受社会监督。工作人员既要接受组织内部监督,还要接受外部社会监督等。另外,非政府组织不同于企业,内在驱动力是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利润,即以志愿精神为支柱的互助主义和利他主义。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必须将组织使命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非政府组织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非政府组织对员工素质的高要求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导致很难找到合适的和优秀的人才。
其次,旧体制阻碍了优秀人才的流入。我国大部分非政府组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成立的,大量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政府淘汰的冗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占据了为数不多的编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全职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升迁机会少、薪酬低,对优秀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后,公众的认同度不够。我国非政府组织起步较晚,许多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公众很难体会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出现了一些不良事件,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很难把握,对非政府组织的信心不够。
(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我国许多非政府组织没有专门的人才培训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公众对服务质量和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面临新的挑战。而非政府组织由于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未能为其成员提供培训,导致非政府组织内部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意识,落后于其他组织。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中接近三分之一是志愿者,这是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最具特色的部分,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志愿者招聘、培训、激励、评估和保障等方面,都没有做到位,特别是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机会少。志愿者由于缺乏培训,对组织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足,无法胜任工作。
(三)优秀人才的流失严重
首先,非政府组织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优秀人才流失。非政府组织内部有大量专业人员属于知识型人才,他们注重组织提供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当非政府组织不能提供相應的机会时,这些成员因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流向别的社会组织。另外,物质生活对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忽视对成员给予物质激励,员工可能会在钱少事多的压力下,另谋出路,造成人才流失。
其次,非政府组织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导致优秀人才流失。我国非政府组织对员工,尤其是志愿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如由于编制或资金缺乏,不能解决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其无法安心工作;另外,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如果发生意外,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定。
二、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2000年的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来源构成和比例,政府财政补贴占50%以上,会费和营业收入占将近30%,企业和个人捐款占10%,国外捐款仅占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看似合理,其实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首先,支出规模小。其次,支出结构不合理。
三、信息资源缺乏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成其宗旨,运用各种综合手段,通过对信息活动中各要素的全面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机会,提高效率,并且使组织运作更有效。我国非政府组织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信息采集处理方式落后
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网站,大多是政府部门设置并管理的,而非政府组织在自身管理中由于采集方法不够科学,标准化程度较低,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性、规范性,影响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很多地方的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处理仍停留在手工处理阶段,各类软件、数据库建设滞后,分析加工能力不足,影响工作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组织信息的灵敏性弱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董事会——秘书长——职能部门”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等级森严,导致信息不畅,整个组织稳定有余而灵活不够,无法适应客户需求多样化、组织竞争激烈、信息技术运用日益普及等环境的变化,从而逐渐失去优势。
四、诚信缺失
诚信是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的重要资源,这是由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只有讲究诚信,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资助。但是,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失信丑闻层出不穷。
(一)贪污腐败
非法侵占和贪污钱款现象使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大跌。2001年,“中国妈妈”胡曼莉利用“两江妈妈联谊会”的法定代理人身份,盗用慈善组织的名义不断的谋取私立,最后被告上法庭。希望工程的捐款被名义上的“被捐助者”私吞。2002年,山东黄河孤儿院院长董玉阁,打着慈善组织的幌子进行诈骗,最终从一名“慈善妈妈”沦为阶下囚。 (二) 违规筹资
沈阳“阳光儿童村”的付广荣利用慈善组织的名义,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如利用儿童演讲、“辽宁法制教育中心”、“社会救助烈属护理院”、“社会救助烈属护理院”等巧立各种名目四处拉救助和捐赠。直到“烈士遗孤”跳墙逃跑事件发生后,付广荣的真实面目才真正被揭穿。
(三) 商业化经营
非政府组织违规从事商业性活动。如对组织的盈余私下分红、利用挂靠在政府部门的特权或非政府组织免税的特权,肆意谋取钱财。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因从事商业性活动被曝光。该基金会先后从事贷款、捐款付息、投资房地产、钢铁、计算机网络、商品贸易等,并且以“公益医保”的名义在农村大量“吸金”,进行商业性活动。
(四) 公益服务异化
非政府组织出具假证明,使公共服务异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将自己看作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以管理的名义,谋取私利。
五、行业自律不健全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管理在行业自律环节相当薄弱,存在以下困境:
(一)行业准入标准不科学
行业自治组织是非政府组自律的组织载体,它承担的是政府让渡的有关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资格审查的职能。目前行业自治组织并没有建立科学的会员准入标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导致很多非政府在设立环节就胎死腹中。
(二) 行业竞争行为不规范
行业自治组织由于受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社不分等问题的影响,在规范行业竞争方面还存在垄断市场,限制竞争的困境。
非政府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营利,仍需要竞争。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行业自治组织却条件式的排斥、抵御竞争。在某一个地方,如果存在某類非政府组织,那么行业自治组织就会限制与之相类似的非政府组织的成立。由于缺乏竞争,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差、态度差、管理效率低下,违背了非政府组织成立时追求公平的宗旨。
(三)行业评估制度不健全
从原则上讲,民政部门应该对非政府组织组织自身管理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但是,我国的民政部门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人员紧张、经费有限,又将工作重点放在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阶段,监督和评估能力很弱,无法对每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年检报告做认真、细致的检查。另外,我国的行业自治组织现在尚不健全,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中行业自律的评估制度还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2]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27.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甄茜.胡曼丽被推上被告席[N].南方周末, 2001-12-13.
[5] 翟明磊.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N].南方周末, 2001-11-29.
[6]蒋莉莉.揭开儿童村“付妈妈”的慈善面具[N].南方周末, 2004-06-10.
[7]“丑闻年”:谁的狂欢,中国公益慈善网[N]:2012-03-01
[8]华商论坛华商杂谈公益组织又报丑闻[N]: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