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两年,万州工业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双双名列全市前茅——
2010年1月6日,万州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喜讯:2009年,万州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增速双双名列全市前茅。
“这个速度,终于让万州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万州区经信委主任陈保余说,“连续两年,我们的工业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
而在2002年三峡工程135米蓄水之前,万州区的工业总产值仅有25亿元。
短短七年间,万州工业增长了十倍多,“井喷”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破题:承接产业转移
工业一直是万州经济发展的短腿。
建国以来,由于受三峡工程长期处于论证阶段的影响,40年间,国家对万州几乎没有“关照”过一个大工业项目,投资总数仅为6亿元。
在135米蓄水之前的移民搬迁中,万州370家淹没搬迁企业,关闭破产近90%,本来底子就薄的万州工业,被置于“死地”——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仅为37.9亿元,净利润只有1.23亿元。
“置之死地而后生!”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说,“正因为如此,万州人憋足一股劲,要找一条工业重生之路。”
万州,在移民机遇里找寻工业的春天。
在三峡移民中,上海市对口支援万州,从2003年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无偿支援万州2000万元发展产业。
有了对口支援,万州聚集全区之力,盘大现有企业,成就了诸如鱼泉榨菜、诗仙太白、飞马味精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企业。但对于积重难返的万州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2007年,万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宁波、福建、厦门等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省市考察,改革前沿翻滚的浪潮,让他们嗅到商机——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戏拉开了序幕。
承接产业转移,就是万州工业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这个理念迅速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
万州区委、区政府借三峡移民工程、全国对口支援之机,主动向沿海企业抛出橄榄枝。
引题:万州招商诀窍
“万州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围绕资源引龙头,依托龙头引配套,盘活存量引增量,扶优扶强树品牌。”区委常委、分管工业的副区长刘忠一语点中要害。
引进江苏大全集团就是一个精彩案例。
2006年,时任万州区区长的吴政隆到南京考察。与江苏大全集团董事长徐广福同桌就餐时,徐无意间说到集团有一笔资金,正在寻找投资项目。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吴政隆回来后,立即让有关部门策划高新技术项目。区有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万州周边有着丰富的硅矿石资源,而以其为原料生产出的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液晶显示屏的重要材料。当时,中国的多晶硅90%以上依赖进口。
项目策划出来后,万州便向大全集团抛出绣球,双方一拍即合。2007年6月,大全集团与万州签下协议,投入12亿元,启动一期工程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看到这一项目的喜人前景,2009年6月30日,大全集团又与万州签下协议,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年产将超过1万吨,届时,万州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随着大全集团的引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到万州落户。“以大全新能源、兰花科创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达产后,可望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万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汪海云说。
如果说大全集团落户万州靠的是资源招商的话,那么雷士照明扎根万州看中的却是环境。
“企业遇到任何困难,每天24小时都可以打通党政领导人的电话。”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穆宇感慨地说。
当初,广东雷士照明集团董事长率队来万州考察时,只有少数人同意,其他人都反对,原因是硬环境太差。但万州用良好的服务弥补了硬件的不足,让雷士照明留在了万州。
穆宇讲了一个小故事。
2007年5月18日,雷士照明灯饰项目投产。为了按时给客户交货,运输车辆只能超常规运载,结果在路途中,被万州区交警发现后扣押。
情急之下,公司董事长从广东给区长李世奎打电话,当时李正在主持一个会议。获知情况后,李世奎暂停会议,马上进行协调。不到一小时,问题得到解决。
事后,李世奎针对雷士照明公司的物流运输问题,召开专题办公会,并拍板为公司修建一个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雷士照明公司不仅投资6.5亿元,在万州打造中国最大的灯饰照明基地,而且还引进了十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雷士照明公司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约两亿元,安置就业人口3000多人。
截至2009年12月,全区已签约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153亿元,已到位区外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30%。
解题:弯道急速超车
弯道超车,在赛车运动中,是车手决胜赛场的法宝。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万州区委、区政府决定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没有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协调,我们根本无法挺过金融危机!”重庆合智思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尔欢谈及政府的支持,不无感慨地说。
合智思创IT出口产品研发基地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当年6月28日建成投产。然而,在节骨眼上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企业资金链一下子断裂!如果不能按时交货,企业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
陈保余获知情况后,立即率领区经信委专贷办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并协调区国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为企业贷款20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事后,重庆合智思创公司的股东们感激地说:“有万州这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企业不好好在万州加快发展,就对不起万州人民!”
去年以来,万州主动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工业融资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各大银行共为万州工业企业审批贷款金额32亿元,其中已发放到位资金约30亿元。
有了政府的力挺,万州工业企业先后创造了“宜化速度”、“长安速度”、“合智思创速度”等奇迹,助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万州不仅全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前茅,而且实现了在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中主要产出增量、主要产出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四个第一和重庆“两翼”园区经济总量第一。
万州工业,已成为库区产业的领头羊。
2010年1月6日,万州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喜讯:2009年,万州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增速双双名列全市前茅。
“这个速度,终于让万州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万州区经信委主任陈保余说,“连续两年,我们的工业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
而在2002年三峡工程135米蓄水之前,万州区的工业总产值仅有25亿元。
短短七年间,万州工业增长了十倍多,“井喷”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破题:承接产业转移
工业一直是万州经济发展的短腿。
建国以来,由于受三峡工程长期处于论证阶段的影响,40年间,国家对万州几乎没有“关照”过一个大工业项目,投资总数仅为6亿元。
在135米蓄水之前的移民搬迁中,万州370家淹没搬迁企业,关闭破产近90%,本来底子就薄的万州工业,被置于“死地”——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仅为37.9亿元,净利润只有1.23亿元。
“置之死地而后生!”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说,“正因为如此,万州人憋足一股劲,要找一条工业重生之路。”
万州,在移民机遇里找寻工业的春天。
在三峡移民中,上海市对口支援万州,从2003年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无偿支援万州2000万元发展产业。
有了对口支援,万州聚集全区之力,盘大现有企业,成就了诸如鱼泉榨菜、诗仙太白、飞马味精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企业。但对于积重难返的万州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2007年,万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宁波、福建、厦门等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省市考察,改革前沿翻滚的浪潮,让他们嗅到商机——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戏拉开了序幕。
承接产业转移,就是万州工业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这个理念迅速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
万州区委、区政府借三峡移民工程、全国对口支援之机,主动向沿海企业抛出橄榄枝。
引题:万州招商诀窍
“万州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围绕资源引龙头,依托龙头引配套,盘活存量引增量,扶优扶强树品牌。”区委常委、分管工业的副区长刘忠一语点中要害。
引进江苏大全集团就是一个精彩案例。
2006年,时任万州区区长的吴政隆到南京考察。与江苏大全集团董事长徐广福同桌就餐时,徐无意间说到集团有一笔资金,正在寻找投资项目。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吴政隆回来后,立即让有关部门策划高新技术项目。区有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万州周边有着丰富的硅矿石资源,而以其为原料生产出的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液晶显示屏的重要材料。当时,中国的多晶硅90%以上依赖进口。
项目策划出来后,万州便向大全集团抛出绣球,双方一拍即合。2007年6月,大全集团与万州签下协议,投入12亿元,启动一期工程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看到这一项目的喜人前景,2009年6月30日,大全集团又与万州签下协议,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年产将超过1万吨,届时,万州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随着大全集团的引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到万州落户。“以大全新能源、兰花科创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达产后,可望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万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汪海云说。
如果说大全集团落户万州靠的是资源招商的话,那么雷士照明扎根万州看中的却是环境。
“企业遇到任何困难,每天24小时都可以打通党政领导人的电话。”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穆宇感慨地说。
当初,广东雷士照明集团董事长率队来万州考察时,只有少数人同意,其他人都反对,原因是硬环境太差。但万州用良好的服务弥补了硬件的不足,让雷士照明留在了万州。
穆宇讲了一个小故事。
2007年5月18日,雷士照明灯饰项目投产。为了按时给客户交货,运输车辆只能超常规运载,结果在路途中,被万州区交警发现后扣押。
情急之下,公司董事长从广东给区长李世奎打电话,当时李正在主持一个会议。获知情况后,李世奎暂停会议,马上进行协调。不到一小时,问题得到解决。
事后,李世奎针对雷士照明公司的物流运输问题,召开专题办公会,并拍板为公司修建一个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雷士照明公司不仅投资6.5亿元,在万州打造中国最大的灯饰照明基地,而且还引进了十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雷士照明公司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约两亿元,安置就业人口3000多人。
截至2009年12月,全区已签约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153亿元,已到位区外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30%。
解题:弯道急速超车
弯道超车,在赛车运动中,是车手决胜赛场的法宝。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万州区委、区政府决定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没有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协调,我们根本无法挺过金融危机!”重庆合智思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尔欢谈及政府的支持,不无感慨地说。
合智思创IT出口产品研发基地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当年6月28日建成投产。然而,在节骨眼上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企业资金链一下子断裂!如果不能按时交货,企业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
陈保余获知情况后,立即率领区经信委专贷办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并协调区国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为企业贷款20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事后,重庆合智思创公司的股东们感激地说:“有万州这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企业不好好在万州加快发展,就对不起万州人民!”
去年以来,万州主动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工业融资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各大银行共为万州工业企业审批贷款金额32亿元,其中已发放到位资金约30亿元。
有了政府的力挺,万州工业企业先后创造了“宜化速度”、“长安速度”、“合智思创速度”等奇迹,助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万州不仅全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前茅,而且实现了在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中主要产出增量、主要产出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四个第一和重庆“两翼”园区经济总量第一。
万州工业,已成为库区产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