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寻求人生坐标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明同志:
  你好。看了编辑部转来的信,我认为你是一位有事业心、想干事的干部,你对大部制改革的担忧和困惑,我完全理解,因为就在一年前,我们好多干部经历了和你一样的困惑。
  在全市大部制改革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作为过来人,我想结合市农委的改革历程,和你及与你一样有着同样烦恼的干部进行一次沟通。
  首先,我们要搞清大部制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革。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
  所谓大部制,就是把政府相同及相近的职能进行整合,归入一个部门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机构。
  我国政府部门经过多年精减,目前仍然有28个,而日本是12个,美国是15个,英国是17个,加拿大为19个。
  实行大部制,这既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制度,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如此,一个地区和部门亦然。
  市农委在改革之前,有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市农综办及其二级单位等涉农部门11个,其中综合协调部门1个,业务部门10个。与兄弟省市特别是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我市原农业口部门机构设置偏多,行政运行成本较高,工作效率较低。
  在這种情况下,大部制改革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农业口担当了这次改革的“探路先锋”。
  其次,还要弄清大部制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会给干部带来哪些挑战。
  说实在的,进行大部制改革,就是从现有行政机构身上“割肉”,把职能交叉、重叠的行政资源合并重组,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
  手心手背都是肉,割谁的“肉”呢?再说白点,就是你所说的谁该上谁该下,谁又该分流呢?
  这项改革,就像剥蚕丝一样,每一根丝都触动一大片官场神经,稍有不慎,不是形成权力真空,就是形成新的权力交叉、重叠,还会引起官场“地震”。这就是当时许多干部吃不香、睡不着的原因所在了。
  大部制改革引一发而动全身,非常考验改革者的政治智慧和操作水平,既要大刀阔斧,又要心细如丝,做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确实不容易。
  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口大部制改革非常重视。
  从2007年8月起,市编办开始对机构设置相对分散的农业口部门进行调研,制订整合方案。经过半年的酝酿和几上几下的调整,改革方案最终定型。
  为确保平稳推进,农业口大部制改革采用了“先合并后挂牌”的过渡办法。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原4个涉农部门整合工作于2008年4月30日基本完成。
  在人员分流中,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我们按照干部职工自愿选择的方案,积极协调相关接收部门,实现了走的顺心、留的安心、接的称心;在内部人员分配上,先就职能相同相近的处室人员合并,再按个人特长、经历、专业、愿望进行微调,保证了处室格局、工作性质、人员安置“三稳定”;在中层干部配备上,本着营造一个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的原则,按照择优任用机关处长、民主推荐机关副处长的工作方案,经过报名选岗、组织审定、竞职演讲、民主推荐测评、工委会研究决定的程序,实现了被任用干部较为满意,干部职工评价良好的积极效果。
  可以说,这次改革,没有一点“暗箱操作”,所以改革实现了“软着陆”。2008年8月8日,新农委挂牌,整合后的农委行政编制为189名,比整合前减少63名,其中厅局级领导职数减少7名,处级领导职数减少32名。
  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新农委运行顺畅,工作正常,重庆大农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经过这次改革,我感觉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职责明显理顺。比如,整合以后,将每年近40亿元的涉农资金,改为一个部门管,统筹使用,有效解决了“九龙治水”的尴尬,避免了政府分配资源时出现的“撒胡椒面”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重庆直辖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市农委取得2008年全市执政为民考核综合排名第六位的好成绩。可以说,重庆大农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最后,我想结合你目前的困惑谈谈面对大部制改革,党员领导干部应持怎样的态度。
  第一,要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制绝不是简单的部门叠加,那种“换汤不换药”的思想是错误的。如果是简单的叠加,在大部制下,原来的“局”降格为“处”,“阎王”变成了“小鬼”,但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过去“局”的职权,改革就没有意义。当然那种认为实行大部制后就能解决一切矛盾的思想也有失偏颇,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新农委来说,部门大了,权力集中了,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这将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第二,要有平和的心态。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领导干部尤其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改革进程中,对于个人的进退去留,要保持心态平稳,做到“宠辱不惊”。我认为要做到这一条,就要做到补台而不拆台,团结而不分裂。在改革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做到不贪不沾,不给群众丢脸,不给党组织抹黑。
  第三,要有勇敢的精神。大部制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割别人很容易,但割到自己,确实很难。政府自身改革对我们每一个公务员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其要有一种勇敢的精神,上了不窃喜,下了不气馁,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既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就容不得丝毫退让。你作为一名干部,更应该做好表率作用。高尔基说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希望你融入改革,锻炼自己、打磨自己,在火热的改革中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
  祝你工作顺利。
  中共重庆市委农工委副书记 谢金峰
  2009年3月19日
其他文献
3月15日,飞机钻出云层,马上就要在万州机场降落了,望着机窗外熟悉的土地,黄焕心潮澎湃,离家20多年,每次回来,他都很激动。而这次,他的心情格外不同,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刚刚被重庆市总工会推荐为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  站在大家面前这个身穿意大利名牌服装、腕戴劳力士金表、谈吐不俗的亿万富豪,很难让人联想到16年前那个穷得叮当响、穿着女式裤子出门打工的黄焕。这巨大的反差在见到他的每一
“三項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不落地、难到人、作用弱”等难题。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经典,通篇闪烁着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经典中富含和谐思想的代表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道德经》蕴涵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道法自然——自然之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法自然”是社会和谐的根本。魏晋时的王弼指出:“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
王进喜(1923—1970),男,汉族,甘肃省玉门市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代石油钻井工人。  1956年,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他带领的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的称号。  1960年春,我国发现大庆油田,一场石油大会战随即展开。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战。下了火车,脚下是一片荒原。王进喜和同事们下定决心: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
领导干部要当好“二传手”、“主攻手”,绝不能当“甩手掌柜”。  “二传手”,是工作上的中坚力量,总揽全局,搭台补台,起协调作用;“主攻手”,是负责攻坚任务、战斗在一线的人。而“甩手掌柜”,就是光指挥别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是有名无实,在其位不谋其事、尽其职的人。  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作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或多或少存在“五多
1月15日,46岁的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司法所原所长刘玉美,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她心爱的司法行政事业。  1月17日,刘玉美出殡。  居民群众为他们的知心大姐送来一幅挽联:“四十六年尘与土,一心为民永造福。”  刘玉美的官不大,责任却不小。她既是铁山坪街道的司法所长,又是综治办主任,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    “有事就找刘所长评理!”    基层的矛盾纠纷盘根错节,调解不仅要讲
今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槌重重落下。历时3年,律师彭静代理的涉及标的3亿多元的重庆太极集团与朝华科技、四川立信、西昌电力等担保合同纠纷案胜诉,太极集团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迁建企业5000余名移民及下岗职工的生存和一方稳定得到了保证。  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感慨地说:“为了这个案子,彭静查资料、取证据,往返重庆、北京几十次,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案件的最后胜诉作了
2009年10月30日,对于邱宇来说是个幸福的日子——他掌舵的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为首批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标杆性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重庆企业。  上市,成为这家民营企业跨越成长门槛的重要助推力。    勾勒轮廓“产学研”搭建新版图    睿智而低调,是莱美药业员工对董事长邱宇勾勒的素描像。  然而进入2009年9月,邱宇在公开场合的露面突然多了起来。上市前的路演,几十个一对一的投资者
孙统庆是沙坪坝区井口镇南溪村一名年轻党员,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他与同在该企业打工的另外4名党员的组织关系都在村党总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孙统庆与其他4名党员要求回村党总支过组织生活,但企业负责人说:“你们是来打工的,我不管你们是不是党员,也不管你们能不能过组织生活,只要你们上班时间离开岗位,我就得按规定扣钱,一天扣50元。”  孙统庆与另外4名党员一起,拿出了沙坪坝区委组织部发的党员维权服务卡,
几百年的历史在这里似乎只是一个符号,无论是有趣的故事还是新艺术建筑,都不能完全述说属于里加的独特。  波罗的海三国中,拉脱维亚通常是游客们造访的第二个国家。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里加——拉脱维亚的首都,也是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城市。从火车站出来,步行了20分钟便找到地处闹市区的酒店,房间正好面对“祖国与自由”纪念碑。  里加老城很美,人们查看着地图,把要去的地方标注出来,但后来发现,随意走走似乎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