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w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它既是师生教与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古人的作文表现为对字和写作两种形式,这与我们今天的口语训练与写作练习是一样的,只是古人的行文往往有一定的定格,写作时思维受到限制,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不如今人灵活。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水平的一个标准。而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往往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忽视了成文后的批改工作。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因此,作文批改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能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事实上,学生自改、互改,或教师改,师生同改,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把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到作文批改教学实践中去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精神。
  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能动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发挥主体意识,又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习惯,使学生具备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教给学生批改方法
  
  书写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关乎到一个人的写作态度。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书写是否格式规范,字体是否工整。构思立意,是评判一篇文章重要的一项。立意高远、深刻、新颖,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谋篇布局,是写作能力的重要展示。真实与虚假,感情的真挚与空洞,关系到给人的印象。用字的规范与准确,标点符号的运用等,这只是个大概的范畴,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
  
  二、互评
  
  在实际批改中,学生个人修改不如相互修改。限于个人水平与思维的定势,“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生有时还会陷入自我欣赏的境地,文章的毛病往往自己看不出来。如果通过学生共同磋商,师生一齐研究,就能比较迅速与准确地发现其中的不足。
  评改时,以四人小组为宜,学生程度适中,也可以优劣搭配。学生先读自己改的作文,然后和同學相互交流意见,每个学生抱着真诚与欣赏的态度,对他人的作文情况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恭维的话,从总体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到某一字词的运用上,都要切实中肯,同时要尽量去发现别人作文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自信心和写作的激情。评改时,可以本人执笔,也可以组内一人执笔到底,在作文本上写上简短的评语,或做一些旁批,评亮点及不足之处,或提出修改建议等。在相互批改中,学生有热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协商及团结合作精神。在相互的评改中,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查资料、咨询其他小组或教师,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发挥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写作全过程的乐趣、美感和收获。事实上评改他人的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思维。
  学生间知识水平处于同一界面,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接近,对于同学的评改比起对教师的评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可以对同学的作文表现出“高见”,因而学生参与意识很强,热情很高,自己再修改时,再创造的欲望也很大,收到了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的效果。
  而传统的教师评改大多是一种封闭的方式,学生不能参与体验,认识可能比较肤浅,收获也不大。教师以成年人的心理和眼光、自己的标准来评改,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都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学生面对教师的评改,常常是看一个等级和评语的好坏,而不去深思老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改。教师的良苦用心体会不出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就提升得很缓慢。再加上教师的思考并不一定处处都比学生强,就如韩愈所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师生共评
  
  每小组评改后,推荐一篇优秀作文,进行全班展示。据各小组介绍的评定,师生再集体研讨,评点优劣。这是师生的一个即席发表看法,当场显示自己评改、欣赏水平与个人才华的过程。课堂往往气氛活跃,时常精词妙句碰溅,箴言慧语飞扬,让人如沐春风,其乐无穷,即使是教师的观点学生也不相让,真正劲头高昂,往往下课还意犹未尽。
  
  四、小结反思
  
  面对写作的要求和过程,在全班欣赏评改后,学生常常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或“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认识。这时再让学生动手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写下本次评改的感受,或写出本次写作的反思,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深化和升华的过程。
  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推荐,或毛遂自荐读作文,然后大家一齐评改,尽量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提高的平台。最后,教师还要尽可能浏览每位学生的评改情况,以掌握学生的写作发展状况,以利于下一次的指导。这样评改作文也不是一个固定程序,有时可以学生间小组互评、互赏,自己修改;有时可以师生共同评改几个人,或是抽签评改,然后每个人自己修改;有时则可以学生互评与师生共评结合;当然也少不了教师自己的评改。每种方式都要灵活运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事物的水平和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充电学习,从事教学研究和课堂预设,进行教学活动反思,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前sRAGE水平,446例行CAG及PCI治疗的
“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史料座谈会最近在上海举行。座谈会由义勇军南下先遣队的负责人、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同志主持。一九三六年三、四月,共青团临时江苏省委所属
摘要: 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语文课前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沟通,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语文课前活动 综合素质 方法 作用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先进通讯的运用,使口语在现代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电话、谈判、管理、介绍产品、洽谈生
当今,随着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增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当仁不让地承担着培养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
目的 观察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治疗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正清风痛宁定点(星
目的:通过与P—转移因子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比较,评价口腔愈疡冲剂对RAU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确诊为RAU的5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口腔愈疡冲剂组、P—转移因子口服液组
摘要: 数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高职数学教学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本文剖析了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 现状 改进措施    高职教育是我国汲取一些發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内实际需求,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它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视实际操作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阶
一年级上册中《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课文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巧妙设计,灵活运用填空,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语文,燃起思维的火花。    一、巧用填空,总结课文    在教学《北风和小鱼》的第一段时,我首先范读了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为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地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培养学生的语
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认识到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的。    一、课堂情景入手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而且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应具有创造性,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课堂情景中去,为学生创设敢想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