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离子的检验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离子的检验问题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会考还是高考,离子检验都是一个必定涉及的内容,因此,掌握离子检验的方法,熟悉检验中应该产生的现象,对于高中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试剂、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容易产生干扰的离子,供高中学生参考。
  


  以上检验方法大多数只适用于某种离子单独存在的情况,在具体检验当中,还应注意:
  (1)当检验硫酸根离子时,Ba2+最好以氢氧化钡的形式加入,若用BaCl2溶液则容易造成Cl-干扰。
  (2)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CO32-时,不能仅凭加入酸后生成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就断定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因为SO32-或S2O32-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只有生成气体为无色无味时,才能根据上述现象断定有CO32-
  (3)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若溶液中可能存在SO32-,则应先用稀盐酸将待测溶液酸化,再加入Ba2+,若仍然使用硝酸,则硝酸可以将SO32-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造成对检验的干扰。
  (4)当溶液中CO32-、SO32-共存时,在检验过程中可先加入酸,将生成气体通过品红,品红褪色证明有SO32-,余下气体通入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将二氧化硫气体吸收,再将余下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收稿日期:2010-06-19
其他文献
目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最为核心的就是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将心理学、教育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融合到化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成了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1. 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化学教学的前提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机械而缺乏感情交流,教师照本宣
期刊
【摘要】 人类的教育始于将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给后代,以延续原始部族的存在。所以人类教育的起点本身就伴随着教者的经验传授和学者的实践探索的同时存在。我在经验、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探索开展校本课《吹塑纸版画》教学,并在实践中深深地体验了“教学相长”、体验了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的具有更深教育意义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 教学相长;吹塑纸版画;单色版画;一版多色版画     多少年来,我们在中学的教学实
期刊
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对我们教师新的挑战。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 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人们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写作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且把“口语交际”作为语
期刊
【摘要】 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  【关键词】 方法;效率     只要认识到预习的作用,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就会尝到预习的甜头,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    1. 要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1.1 学生听课,大致有两种情况:虽全神贯注听讲,但自己进行分析的机会甚少,或者有闻必录,手用得多,脑用得少;带着预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听课,就能手脑并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本土资源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材料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美术积极性与动手实践能力,这是近年来农村美术教师们不断思考和摸索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基于教学改革与实践,现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 美术课;能力;改革     在这几年的美术新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在农村学校上美术课程比较起其他的课程来说,有了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老师有扎实的基本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1. 激发学习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
期刊
我校是新疆唯一一所国办的外国语学校,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我认为进行历史双语教学会让学校更具魅力,名副其实。近年来,我尝试在历史课上运用外语(即英语)教学,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和感想。    1. 中学中国历史课堂运用外语教学的优势    1.1 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思维,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英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那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
期刊
收稿日期:2010-05-19
期刊
2009年中考结束后,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成绩反馈之后我像以往一样,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把我所带的这一轮学生的英语成绩,按照各种数据与比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分析了一遍,任教已有十多年,每教完一轮毕业班,我都认为自己把握教材很全面、很透彻了,所有试卷的题型也已被自己琢磨得差不多了,初中三年英语的课程没什么问题了,可每次毕业考试之后,我又会有这样的感觉:教同样的内容,但是每轮又都会有或多或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