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小学体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操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队列练习、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徒手体操、技巧、跳跃等六项。它的新颖、优美等特性以及它强身健体和塑体美体的功能使得体操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在学校里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同时体操又是体育项目中难度较大,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一类运动项目,它对运动参与者的专项技术、身体素质、场地器械条件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把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是提高体操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国内有关体操教学的论文;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论著。
  (二)访谈法
  运用访谈法,访谈了我实习所在的学校和我家乡周边的个别中学的体操教学情况总结教学影响因素。
  (三)比较分析法
  通过访谈的各学校情况总结进行比较分析各学校的教学经验和特点总结出我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二、影响中学体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层面因素
  1.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并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基础,身体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体操课的教学效果。但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条件下身体素质水平也会发生较大变化。面对难而复杂的体操项目,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体操课中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而目前各中学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学生长期缺乏身体锻炼及学校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体育课的锻炼等原因,导致一些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身体素质水平比较低 。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降低,将增加学生体操学习和教师进行体操教学的难度,影响体操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体操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可塑性较强,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得到提高。
  2.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影响体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体操教学效果的影响已成为体操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体操教学中,当练习者对难度较大的复杂动作了解不深或掌握不夠熟练的时候,极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导致技术动作不能顺利完成。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引发了教学事故——运动损伤,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因此,在体操课中,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消除恐惧心理,激发练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操教学的心理训练方法有:放松与联动训练法、意志训练法、暗示与自我暗示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表象训练法等。教师应根据体操项目的技术特点、学生对该项目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各种因素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等客观因素,采用切实可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另外,在体操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强化安全意识,带领并逐渐让学生形成自觉的专项准备活动行为,并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具体的,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准备活动中,为了避免学生因准备活动的单调而丧失行为动力,教师应结合专项特点,对准备活动进行创新,采用趣味性专项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②在技术教学中,教师既要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还应努力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能力。这不仅可以极大的避免体操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还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加学生间的友谊,便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教学气氛。
  ③在新的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工作重点,首先是标准的示范,即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产生心理愉悦感,激发其参与兴趣;其次,要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在学生练习中做好保护与帮助,提高学生自信心,此时,应淡化其危险性,淡化并不代表忽视它的危险性,而是尽量减少其危险性对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在全体基本掌握技术要领的情况下,要及时的通过各种反馈信息纠正错误,在学生心中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师资队伍的配备情况
  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配备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尤其是像体操这种较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如果师资配备较少或者教师素质不高的话,很难保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更难做到教学进度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学校对体操课程的师资队伍的配备状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体操教学的师资配备,笔者认为,首先分析学校具备多少体操教师,即体操教师的数量,还应包括体操教师的学历、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等等。其次,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数目的多少以及不同年级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体操技术水平配备体操老师。既要做好学校体操课的师生比例设置,又要统筹安排,兼顾学生的技术发展。再次,完善对体操老师的培养机制,提高体操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能力,使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术创新、教学创新。最后,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提高道德修养,使学校的师资水平达到一个较高层次。
  2.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影响
  新课改后,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体操课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上。体操教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直观方法类教法、语言方法类教法、练习方法类教法等。体操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选择适合教学条件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时刻注意做好保护与帮助。
  (三)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结构的影响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或技能,而是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影响力往往至关重大。
  体操场地器械是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体操动作的主要工具,它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完备的器材设施,不仅可以减少练习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给练习者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感觉,进而可以较为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在学校体操课的开展过程中,校内体操器材的配备状况以及维护保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体操教学的效果。
  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一部分学校的体操设备配备比较齐全。但是由于对体育设施的投入花费比较大,受学校财政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很多学校体操器材比较简陋,对于这样的学校,笔者建议,可通过体操教学重点的转移来弥补现有设施的不足。比如,既然没有单双杠,不能进行单双杠的教学,学校可以把教学重点转移到队列队形、广播操等方面来,或者通过一些相关身体素质的练习,弥补不能进行单双杠练习造成的损失。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教育方针中强调“现代的教育,要能塑造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体操教教学根据这一方针的指引,积极从事教学形式的探索与更新,将学生基本体操的能力培养当作体育专业的通识课程进行教学的共识,力争提高学生的自学与操作能力。并以此实行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方针,较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气管置入术治疗肺癌并气道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8例肺癌并呼吸道梗阻患者18例,在病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
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教学效果评价来源于多方面、多角度、多过程的评价。本文选取了与高校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传统的人才体系有其自身发展的缺陷,如:实践能力不强、学历普遍较低、相关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缺乏稳定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的探讨CT对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NHL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10例CT表现为:肠腔扩大,类似瘤样扩张改变;6
在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梦”都是良性贯通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青年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介质。因此,我们可以将共产主义信仰具体化为对中国梦的信仰,引导
创新能力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源动力,产品设计专业在因其专业性质在教学中格外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了目前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的启示,明确了产
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等成为高职院校目前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针对《施工项目管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及其
互动式课堂教学遵循教学相长、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教学原则,着力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国家高等教育面临改革转型大环境下,以更好的服务社会为宗旨,职业型、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