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温变对低渗透煤层孔渗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煤田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我国高瓦斯煤层渗透性差导致瓦斯抽采率低的难题,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强扩散和溶解增透等独特优点,采用自制三轴渗透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温度下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后煤的宏观增透实验,在宏观增透实验基础上进行煤微观扫描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恒定体积应力和孔隙压力条件下,不同温度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后,煤的渗透率较增透前提高一个数量级,但在二氧化碳的超临界温度范围内,煤的渗透率随温度增加呈负指数变化规律。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后,煤微观孔隙率较增透前提高两个数量级,随着温度增加,煤微观孔裂隙的演化速率减慢,孔隙率随温度增加呈负指数变化规律。宏微观实验数据同时表明,煤宏观渗透率随微观孔隙率增加而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透过程中,孔隙压力对低渗透煤层的增透效果起主控作用。
其他文献
构造煤与原生煤的物性差异明显,是煤层气储层建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构造煤厚度分布预测这一关键问题,以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为数据输入,综合分析了构造煤识别和厚
在分析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多样化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理论为指导,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以4个真实的装配体为载体,对计算机二维绘图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在东北地区已经大面积应用和普及,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归纳出东北地区几种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作业方式,对免耕播种遇到的问题和免耕播种机使用调整及
为了解决在构造煤发育区及其它煤质分布地区,有效利用煤层顶底板间接压裂工艺技术,以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从煤粉形成机理、裂缝形成机理以及压裂液滤失机理出发,开展了适用于间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由于其工作压力和灵敏度较高,外廓尺寸较小,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结构相对复杂,消耗较大的功率,而且易泄漏,转向力大小也得不到最佳控制。而电子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区块地质历史时期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煤体结构复杂。基于研究区钻井煤心和测井资料,分析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并按断裂带与非断裂带建立了研究区5号
农机维修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从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机维修质量的建议。
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新增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开展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但是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河北省部分
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农机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是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认清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对现阶段的推广工作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希望从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