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看图讲述活动是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来启发、引导幼儿理解分析图片的意义,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图片的内容。本文通过激发幼儿对看图讲述创造想象的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抓住图画中有利于幼儿创造想象的因素、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的分析、讲述。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分析,培养幼儿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大胆的创造想象。
  【关键词】创造想象
  一、激发幼儿创造想象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创造想象的关键所在,兴趣越浓,创造想象的意识也就越强。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活动多变、有声音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具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幼儿注意的特点,向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注意的图片,因为只有图片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才能激发幼儿创造想象的兴趣。如:卡通片中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造型多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图片应该是多样的,除了印刷的图片、图书或者教师绘制的图片,还可以利用电视、电脑和多媒体设施,屏幕上活动多变的画面更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适当的调整图片顺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述。如:教学“我不”这一活动时,我就出示首尾图画,通过设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一开始不高兴,后来笑得合不拢嘴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知道吗?”使幼儿产生悬念,对图片的观察会更仔细,对画面和情节产生更多的想象。
  二、教师设计各种问题,抓住图画中有利于幼儿创造想象的因素
  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断的开阔幼儿的思路,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让孩子们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幻想。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重要方法。教师往往通过提问来启发和引导幼儿思维,抓住图片中有利于幼儿创造想象的因素,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提出各种問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创造想象。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是怎么样的?”“是什么表情?”等等,可以促进幼儿对画面的感性认识。而一些判断性的问题,如:“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则需要幼儿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这种问题的设计往往没有固定答案,它需要幼儿摆脱画面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多角度回答问题。如:小班蒙氏故事“挤在一起”的教学中,我问:“幼儿鼠宝宝为什么害怕?怎么样才会不害怕?”幼儿发言踊跃,有的说:“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有的说:“怕小偷从窗户进来,偷东西。”还有的说:“怕有坏人来敲门。”这种问题能使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获得了成功、愉快的体验,而且在想象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想象意识。传统的看图讲述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比较保守,一个问题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一个幼儿答对了,就很少有幼儿再去思考。当教师提问的问题越来越灵活时,同样一个问题,就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使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广阔。
  三、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的分析、讲述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仔细观察图片是幼儿看图讲述的前提,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有把握去讲出图片的内容。因此,在看图讲述活动过程中,幼儿要真正理解图片中的意思,就必须仔细观察图片。不管是单幅图片还是多幅图片,都要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上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仔细看任务的表情、神态、动作等等,领会图中的大概意思,在次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对图片进行分析和合理的构想。如:在“战胜大灰狼”的教学中,我要求幼儿通过观察出示的首图与尾图,找出首图与尾图的相关联线索,然后讲出小动物们战胜大灰狼的经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让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幼儿的想象十分丰富,有的幼儿想出让动物过河的办法,有的幼儿想出让动物躲起来的办法,有的幼儿想出让大象来帮忙的办法,有的幼儿甚至想出要警察叔叔来帮忙等等 。面对这么多办法,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观察图片,讨论出哪种办法比较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在整个看图讲述活动中,仔细观察图片是幼儿理解图意,讲述图片的前提条件。教师引导幼儿有步骤的仔细观察图片,使幼儿在分析图片时,分析的更全面,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内容。
  2、引导幼儿对图片内容进行讲述并及时给予鼓励
  在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的时候,教师应有顺序的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组织好整个图片故事的结构。如:“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是怎么样解决的?”这样的问题便于幼儿按照“人物—地点—事件—结果”这样的顺序较清楚的完整地讲述故事。在幼儿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幼儿开始讲述。幼儿的讲述往往比较混乱,他们急于把图片内容表达出来,常常会流水账式的讲述,重点不明确。这时教师的知道就能较好地体现作用。要对在集体面前讲述的孩子逐一点评,在肯定的同时,把存在的问题及时作纠正引导,对主次作详略说明并示范。即使会花上较多的时间,但在集体面前教师的示范会使每个孩子都受益,会让孩子们再次看图和下一次讲述活动中尽量避免犯同类错误。而且,还应该考虑到大批孩子们的年龄不同,生长发育也不同。如果经常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那么只能对一部分的幼儿产生影响,而对那些智力水平高或低的幼儿就达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小组、个别的教育形式进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如:在讲述时把能力强的几个幼儿放在一起,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讲故事,尽量讲的详细一些,而胆子小的幼儿,老师可以先带着他们讲,然后让他们讲给老师一个人听,慢慢地锻炼他们的讲述能力,从而使每个幼儿的讲述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以提高。幼儿期时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如果能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讲述活动,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想象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来时还要把讲述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促进幼儿的言语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增强幼儿表达的自信心,有的尽管编的很离谱,也不要批评,应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再创造。这样既锻炼了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话的胆量,又增强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总之,幼儿时学习的主体,看图讲述是一种意愿活动,更是需要幼儿主动的地去观察图片,然后积极的思考,再用语言进行讲述,这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和平、民主的氛围,尊重幼儿的看法和说法,尽量让幼儿多说,教师站在听与指导的立场,以亲切、鼓励的态度激发幼儿想与说的欲望。虽然幼儿想象中的创造成分还不大,还只是创造想象的初级形式,但是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看图讲述活动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看图讲述活动中积极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空间发挥想象能力,不要将孩子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局限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课题研究背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了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衔接。而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
会议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地方特别重视的一项教育阶段。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幼儿作为家庭的宝贝以及民族的希望,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笔者认为,幼儿正处于各项认知观念的形成时期,幼儿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最应该重视他们的健康品质教育,以便他们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特征。本文笔者就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策略进行
【摘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有一句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可见心理健康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高中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存在各种各样的青春期困扰以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在此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谓意义重大。笔者认为,想要做好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摘要】要推进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抓好幼儿道德教育,这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的素质问题。本文探讨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几点幼儿品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为幼儿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幼儿品德 教育内容 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和关注。孩子一出世,就全力开发孩子的智力,不到四岁就学舞蹈、书法、英语等,这样的培养方式往往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正因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因此,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兒创建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口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家长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幼儿最温暖、自由、快乐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