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探讨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西替利嗪片,观察组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替利嗪与复方
其他文献
1教学依据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2004版第三章第6节。图文混排是Word 2000中重要的一节内容,也是对Word知识综合运用的一节。本节课以制
本文将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与具有“头领效应”的有效微生物群(EM)有机结合,利用二者去除水体污染物的互补性形成组合工艺,对藻型富营养化源水进行处理。通过对PFS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科技初创型企业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力军。同时科技初创型企业又因为其高科技和高成长的特征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科技初创型企业自诞生之初就存在着
通过对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在校学生BMI和肺活量等体质测试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医学院在校学生的体质状况,找出影响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有针
针对湿法脱硫PH值变化过程的非线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采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应用于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系统中。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原理,建立了吸收塔浆液PH值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PBL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中选取56例,以上对象根据其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分为
摘要: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于诸多复杂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不高,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笔者经过调研,试图从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及辅导员个人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